主题: 银监会官员:国企衍生品维权应避免因此造成声誉损失
2009-10-21 20:29:5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银监会官员:国企衍生品维权应避免因此造成声誉损失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官员周三称,在衍生品交易中亏损的国企,维权是必须的,但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欺诈销售或误导销售,且不能因此造成中国企业在国际上不遵守法律的声誉损失.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对路透表示,目前国内衍生品政策都已到位,关键是怎样落实.除现有政策外,不会有更严格的限制,但可能会出台一个合理的市场准入政策.

  此前中国财经网报导援引国务院国资委称,对此前一些央企与外资投行签订的大宗商品挂钩产品,保留不付款的权利.

  "我觉得确实有些误导销售和产品欺诈,和产品过于复杂.银行和企业主张自己的权利是必要的.但是应该是在合理和遵守合同法的基础上."李伏安称.

  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此前曾表示,根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有28家中央企业在做各种金融衍生品业务,有盈有亏,亏损居多.他并强调,国有企业应该是衍生品的使用者,应以避险为目的,从事该业务要经批准,且要聘请财务顾问机构.[ID:nCN0778282]

  "应该允许企业去做衍生品,做合适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不让做.不让做并不能解决问题."李伏安续称.

  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中国爆出一系列国企在金融衍生品中的巨额亏损事件,包括中国国航(601111.SS:行情)(0753.HK:行情)和东方航空(600115.SS: 行情)(0670.HK:行情)的航油套保账面亏损;中国远洋(1919.HK:行情)(601919.SS:行情)公布远期运费协议浮亏;以及中国中铁(601390.SS: 行情)(0390.HK:行情)和中国铁建(1186.HK:行情)(601186.SS: 行情)出现大额汇兑损失等.

  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应调整

  李伏安在出席一论坛时并称,中国银行业对财富管理业务潜在客户的认识是不足的.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财富管理业务确实应该调整,但并不是减少或停止.

  "过去只是简单的去讲客户数量客户规模,把财富管理的产品销售给低端客户,甚至是不应该成为这些产品客户的人."他称,在看了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新中国高端财富人群报告後,"我认为这个门槛至少要提高到30-40万."待续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