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笨鸟先飞 |
| 发帖数:247 |
| 回帖数:236 |
| 可用积分数:88891 |
| 注册日期:2009-06-09 |
| 最后登陆:2020-03-06 |
|
主题:25%股份换哈飞昌河东安 长安重组中航汽车曝光
网易汽车11月9日讯 就在11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以下简称“兵装集团”)将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前夕,网易汽车从中航汽车内部人士透露的方案中独家获悉,中航将以汽车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进入长安集团。也就是说, 长安汽车(行情 股吧)将与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汽车、昌河汽车和 东安动力(行情 股吧)等全部汽车资产整合,而与此前传闻的无偿划拨方式不同。
目前新集团内的股权比例也已基本确认,有中航汽车内部人士透露双方最终商定的持股比例是长安与中航各为75:25。该人士也表示,这一比例也基本符合两家企业在汽车产能、销量和业内地位的对比。 [IMG]http://p13.freep.cn/p.aspx?u=v20_p13_p_0911091839292173_0.jpg[/IMG]
中航、长安关系图
在面对之前就已纷传的并入长安汽车的消息,中航汽车高层,包括中航汽车董事长李方勇、总经理赵桂斌等都曾出面否认,表示中航汽车不会放弃汽车业,但不排除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
眼下中航汽车入股长安,并最终持有四分之一股权的方案,显然既避免了“被兼并”的敏感说法,同时也让中航集团依旧保持了一定程度上拥有汽车业务,并没有“食言”。
从目前的消息看,这个新的集团仍将沿用长安集团的命名,中航汽车不负责具体经营,并且长安会向昌河哈飞派驻管理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08年长安汽车的销量为86万辆,中航汽车旗下两大整车企业——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则分别为22.39万辆和11.15万辆。按此数字计算,中航系汽车资产的整车销量在新长安总量中仅占27%的份额。
2009年前三季度,受汽车下乡政策的利好影响,以微车为主打产品的这三家企业都取得了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尤其是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被列入国内新“四大”之一的长安汽车,2009年前10个月取得了销量106.5万辆的成绩,实现收入61.18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389%,增幅居四大集团首位。
但2008年刚刚超过80万辆销量的长安汽车,与同年销量全部超过130万辆的一汽、东风和上汽等三大集团相比,依旧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处于弱势,这也成为其最大的重组冲动所在。
据昌河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黄小冬透露,2009年昌河汽车有望完成上调后的13万辆销量目标,而哈飞汽车也将在今年达到28万辆的产能。可以说在这三个同以微车为重的企业中,长安汽车作为目前的微车行业第二,依旧保持相对强势地位。
这种业务和产品上的一致性,也成为外界看好这次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昌河汽车副总经理朱建此前表示,中航汽车内部的两家整车企业,目前已经实现了采购方面的统一,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成本。相信随着长安、哈飞和昌河的整合,类似的优势还将进一步体现。
同时,对于这个《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公布后第一宗央企间的兼并案,也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种规模企业的合并重组,仅靠国资委的引导已经很难实现,长安汽车与中航汽车的合背后,至少要有一位中央领导在推动。对于军工系统内部的这宗堪称“第一”的汽车业务整合案例,政府的重视也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也有外界评论担心长安与中航汽车的合并是否会存在后续的整合困难,并质疑长安汽车此举是否单纯为了销量数据,以早日实现徐留平对长安汽车2010年达到销售200万辆的目标,但也有内部人士透露未来的新集团仍将保持旗下各个企业的独立运作,只是将以类似目前中航汽车内部协调的方式,实现未来形成合力的局面。
如果考虑同为军工系的背景,以及长安和中航旗下企业的相似性,甚至还有如铃木这样的共同合资伙伴,以及东安动力这样的优质配套体系资产,未来的长安—中航汽车集团或许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