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长虹"上游屏"战略:认命,还是搏命?
2008-04-21 22:02:5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长虹"上游屏"战略:认命,还是搏命?

4月21日消息,国内新兴市场调研公司“三电咨询”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等离子屏和液晶屏的成本占平板电视总成本的65%以上,国内平板电视厂商利润微薄,基本上为上游厂商打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国的彩电企业长虹启动了通过一系列商业并购展开了自己生产等离子屏的“上游屏”计划。据称,在奥运会之前,第一块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等离子屏将下线。届时,中国人用自己的等离子屏看奥运,将成为现实,与此同时,看似抽象的知识产权则与这家中国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宿命?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产值仅次于美、日、德三国的制造业大国。然而“中国制造”在兴旺了几年之后,却没有成为全球商业市场上的大赢家。

经济学家用于描述了现代产业的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真切地反映了“中国制造”的“蓝领”宿命。再加上,超过50%的出口量及其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都掌握在外资、合资企业手中,所谓的“中国制造”不过只是“在中国制造”罢了。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的对外依存度,近年来呈现高速上升趋势(每年上升10%)。这说明,我们付出的“市场”,并未换来真正能够支持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而且,这一趋势还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在知识产权含量贫乏的低端产品上过度集中,可替代性极强,从而导致企业在国际贸易博弈中,极易处于被动地位;再加上出口渠道由其他国公司所掌控,中国企业根本无法获得发展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相信长虹正是察觉到了这一危险,才通过收购获取核心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举措,为自己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期改变只能居于产业链下游,且永远受制于人的宿命。


认命?

一家外国媒体称:“产品性能、质量、核心知识产权皆不在掌握,所以‘中国制造’只能处于世界制造业的底层。”话虽极不中听,但的确有很多中国企业如其所言,麻木地踯躅于“前途无亮”的“粗加工”小径。“能守住现在这摊儿就行,不就是少赚点钱吗,我们认了!” 这些企业的老板们如是说。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他们所想得那么乐观。

2007年,一场针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危机从宠物饲料开始,迅速扩大至海产品、牙膏、药品、玩具……于是,大量没有长远目标和方向、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认命”型企业,在这次危机中遭受了沉重打击。而对处于产业链下游且深陷白热化竞争中的长虹来说,如果“认命”,就等于将企业发展的命脉交予他人,在丧失“上游屏”的关键知识产权后,长虹只能寻求与松下、LG电子、三星电子等企业的合作,也就是说,受制于人的“蓝领”宿命仍将继续。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高声欢呼,视之为几千年中华文明嬗变的吉兆。殊不知“中国制造”不过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纯制造业环节的边际利润会变得越来越薄,最终“世界工厂”势必沦为全球低端产品的制造基地或粗糙产品的仓库。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连生存都将出现严重问题,更何谈发展呢?


搏命!

在全球化竞争不可逆转的今天,中国企业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认命,老老实实地待在产业链底层,逆来顺受;要么搏命,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支持企业发展的核心知识产权,扬眉吐气。其实,放眼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历程,几乎所有新兴出口大国都曾面对各种各样的逆境和危机,他们的企业同样须要作出选择。以今天生产“精工”牌手表而誉满全球的爱普生公司为例,在电子手表的商业化进程中,爱普生也曾面对“认命”和“搏命”的历史抉择。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宝路华公司的音叉式电子手表,将当时机械手表的计时精度提高了10倍。面对前者的压倒性精度优势,爱普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此同时,3个选择摆在了年轻的爱普生面前:一、购买宝路华公司的专利,追随宝路华走音叉式电子手表的路子;二、继续发展既有的机械手表技术,坚持传统;三,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英电子手表。

在这3个选择中,难度系数最高的是开发石英电子手表——在1960年,集成电路、进步马达的生产,以及石英晶体的精密切割、抗震及小型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均处于试验阶段,不仅技术需要摸索,就连生产工具都需要进行单独研发。因此,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审视,成功开发全新石英电子手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时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将动辄重以吨计的石英钟,微缩成电子手表,戴在俊男靓女们的手腕上,纯属天方夜谭。

在当时相对混沌、无序的商业社会中,唯有少数智者能够以睿智的眼光透过重重迷雾,预见未来。当时的爱普生敏锐地洞察到:在不远的将来,一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工业革命将席卷全球。届时,全球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结构将随着知识产权的更替发生巨变。所以,爱普生在与宝路华商洽购买音叉式电子手表的核心专利未果之后,便毅然踏上了研发石英电子手表的艰辛道路。

1969年注定是一个伟大的年份。7月,从卡纳维拉尔角腾空而起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承载着无限希望穿越茫茫太空,实现了人类的登月梦。同年12月25日,又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经过一番苦心孤诣的顽强研发,爱普生将向世人展示了天方夜谭式的奇迹——50块可以戴在所有人手腕上的“精工”牌模拟石英手表,而其计时精度则超越了宝路华音叉式电子手表整整10倍,爱普生一举轰动全球。

爱普生的故事已就极具借鉴价值。而长虹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代表企业,其今日的“上游屏”战略虽与当年的爱普生不尽相同,但两者面对产业“宿命”挑战,所展示出的创新、求变的精神却殊途同归——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一举把握企业发展命运。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