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长虹:国内首条等离子屏幕生产线实现量产
2010-01-24 13:56:5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长虹:国内首条等离子屏幕生产线实现量产

在近33个月的等待之后,长虹豪砸20亿资金挺进上游产业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昨日,四川长虹对外公告称,由其投建的国内首条等离子(PDP)屏幕生产线正式宣布实现全面量产。长虹也将作为中国PDP等离子屏供应厂家,一改由日、韩等国外资企业的主导优势。

  寡头时代的扩能潮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四川虹欧投建的等离子(PDP)显示屏及模组项目,自2007年4月28日破土动工,历经了项目基本建设、设备及线体安装调试、批量试产、量产爬坡等重要阶段;因5?12汶川特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等原因,该项目进度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终在1月份进入全面量产阶段。

  长虹公告显示,四川虹欧等离子显示屏今年产能有望达到216万片,到2012年有望达到600万片。将进入全球等离子前三甲,届时,将超过LG仅次于松下和三星。

  随着等离子在全球出货量的明显复苏,上游寡头们也迎来了新一轮扩能潮。松下电器“十六面取”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今年1月将投产,到2012年其产能也将提高到1000万片以上。三星、LG虽然没有建新线,但也在提高八面取等离子屏生产线的产能。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目前至少有三大等离子产业群正在如火如荼的打造之中,其中包括LG、松下、熊猫分别在华东地区的等离子产业群;日立与安徽鑫昊在华中合作的年产150万片42英寸等离子面板的生产线;西部地区则有长虹的虹欧等离子产业群。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0-01-24 13:57:0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 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表示,“全球等离子面板的竞争已经进入寡头阶段,松下、三星、LG电子等拥有500万片以上的年产能,要想真正掌握等离子面板的成本优势,虹欧的等离子项目还需要继续扩能。”

  等离子成本优势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液晶电视的“面板荒”,此次本土等离子屏的量产,也为等离子电视带来了一定降价空间,成本优势凸显。“在平板电视产业链中,如果掌握了模组部分其价值链控制范围就达到了60%以上,而如果将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建成其成本又可以降低10%~15%。” 东方证券分析师张小嘎表示。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告诉信息时报记者,相比液晶,产业链实现本土化的有利条件让等离子的成本更有优势,对比来看,相同尺寸和配置的等离子电视的成本要比液晶电视的成本低近10%。本土化优势也让不少企业憧憬着等离子的前景,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进来。

  对此,信息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上游面板商的纷纷扩能,下游整机企业对PDP的前景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即便是曾将等离子电视弱化的三星、LG也开始重新发布等离子电视新品,“等离子电视作为平板电视的重要分支,三星在这块将继续保持一定比例的投入,包括研发和销售” 三星电子中国总部彩电产品营销部长李明旭接受采访时表示。

  有分析人士表示,随着长虹等离子量产,一旦良品率继续提升,生产效率提高,规模效应体现,面板价格降低,等离子电视将重现生机,同时对液晶电视市场形成巨大冲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