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能源局发布2010能源形势展望 新能源受重视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实施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一揽子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能源行业化危为机,在困难中前行,抓住全球能源需求放缓的有利时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升行业整体素质;把握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下跌的难得机遇,创新模式加强能源国际互利合作;紧紧围绕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团结奋进,开拓进取,能源运行总体平稳,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2009年能源经济的总体情况
2009年全国原煤产量29.6亿吨,比上年增长12.7%。全年发电量36506亿千瓦时,增长7%;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增长5.96%。原油产量1.89亿吨,大体持平,下降0.4 %;原油净进口1.99亿吨,增长13.6%。天然气产量829.9亿立方米,增长7.7%;煤层气(瓦斯)抽采量达到71.8亿立方米,利用量23.5亿立方米,分别增长23.8%和36.6%。
(一)全年能源运行前低后高,总体平稳
2009年宏观经济持续向好,能源需求逐步回升,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年初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能源运行低迷。二季度开始,宏观经济止跌企稳,能源需求逐渐回暖,煤炭、电力、石油消费结束了持续下滑的势头。上半年国内能源供应总体较为宽松,价格平稳。三季度,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施工,企业开工率明显回升,加之夏季降温负荷高,能源消费转旺。进入四季度,钢铁、建材、化工和有色等行业快速恢复,拉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入冬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长时间遭遇极端低温天气,居民取暖用能迅速攀升,华中、华东地区天然气、煤炭先后出现供应紧张。总体上看,下半年能源消费趋于活跃,全国能源供需总体仍保持平衡,部分地区、部分时段、部分能源品种出现供应紧张。
(二)积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1、煤炭主产省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工作有序推进。至2009年底,山西省重组整合企业正式签订协议率达98%,主体接管到位率达94%。煤矿复工复产、改造建设、矿井关闭工作全面展开,“多、小、散、低”的产业格局发生根本转变。一是产业水平明显提升。矿井数由2598处压减到1053处,办矿企业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平均单井规模由36万吨/年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保留矿井将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二是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个5000万吨级、11个1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三是办矿机制明显优化。形成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其中,国有企业办矿占20%,民营企业占30%,股份制企业占50%。四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整合后的保留矿井将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省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原煤洗选加工率、主要污染源治理达标率、煤层气(瓦斯)抽采和利用量都将得到显著提高。贵州省通过国有大矿托管、兼并、收购等形式整合小煤矿,河南省推进现有国有重点煤矿强强联合。2009年全国累计关闭小煤矿1000个,煤矿个数下降到1.5万个。
2、电力结构继续优化。一是火电比重下降,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至2009年底,全国火电装机6.5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8.2%,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74.6%,较2008年底下降1.5个百分点;水电装机1.97亿千瓦,增长14%,约占22.5%,较2008年底上升0.74个百分点;风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光伏发电超过20万千瓦。二是火电建设继续向高参数、大容量、环保型机组发展。至2009年底,全国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重达64.6%,比2005年底提高21个百分点。全国在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1台,在建12台。三是核电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国在建核电机组20台,为全世界在建机组最多的国家,在建规模2192万千瓦。四是积极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风电突破500万千瓦,我国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和国内第一个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甘肃敦煌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工建设。
(三)创新模式加大能源国际合作力度,努力实现互利双赢
2009年,我国分别与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签订总计600多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每年可获得约7500万吨进口原油保障,约为2008年进口原油总量的42%。中俄原油管道俄方境内段和我境内段工程均已开工,2010年底投产。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建成投产,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开工建设。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政府间协议已经签署,将建设通往云南昆明的油气管道。与我周边国家修建油气管道,不仅为我提供了稳定的能源资源,也为过境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沿线地区装备制造业、机械加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四)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能源装备自主化成绩显著
国家把重大能源装备自主化作为提升我国能源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依托重大工程重点推进天然气长输管线、大型LNG成套技术和重型燃气轮机装备自主化。2009年三代核电超大型锻件、主管道、安全壳等关键设备自主化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国产1.5兆瓦风机已成为主力机型,亚洲首台3兆瓦海上风机成功并网发电。海上钻井平台、海洋工程设备、LNG运输船自主化水平大大提升,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和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世界上第一条±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和100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2009年电站成套设备出口1800万千瓦。
二、2009年主要能源行业发展特点
2009年,在宏观经济复苏带动下,煤、电、油气行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看:
(一)煤炭供应前松后紧,我国从传统的煤炭出口国转为进口国
2009年煤炭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煤炭产销稳定增长,需求经历了缓慢回升到加速增长的明显变化。上半年受需求疲软影响,煤炭供应总体宽松,价格平稳;下半年在宏观经济持续回暖带动下,主要用煤行业需求快速回升。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日均消费量环比分别增长8.2%、4.1%和5.3%,同比增长-1.9%、0.2%和11%。进入四季度,电力、钢铁、冶金等主要用煤行业加速增长,煤炭需求超过预期,煤炭供应从相对宽松、供需基本平衡转为紧平衡,部分地区、个别煤种供应偏紧。主产地煤炭坑口价、重点集散地动力煤市场交易价以及主要消费地煤炭交易价格普遍上涨,年末秦皇岛港山西优混(5500大卡)煤炭价格比7月份上涨了近40%。
2009年累计进口煤1.26亿吨,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万吨,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煤炭进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亚太主要煤炭消费国需求锐减,国际煤炭价格及航运费大幅下跌,南方沿海电厂购买国际煤炭的成本低于从国内购买;我国经济率先恢复,煤炭需求稳步增长,价格从下半年开始持续上扬;从2007年开始,我国取消了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等。煤炭进口大幅增长,标志着我国煤炭供需已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平衡。
(二)全国用电市场稳步恢复,产业素质显著提升
2009年全国发、用电增速稳步回升,全年发电量增速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幅提高0.47个百分点,各季度用电量同比增幅分别为-4.02%、-0.59%、7.97%和20.72%,总体呈现逐步回暖、加速增长的态势。6月份月度用电量增速结束了八个月来的负增长,8月份累计用电量增速年内首次转正,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09年一、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比上年分别增长7.9%、12. 1%和11.9%,均超过全社会用电增速;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4.2%,低于其他行业用电增幅。主要用电行业中,建材行业从3月份开始最早实现正增长,化工行业7月份恢复正增长后持续好转,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在四季度带动全社会用电量高速增长,有色金属行业用电下滑幅度最大,但在12月末累计实现了正增长。工业增长是拉动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2009年轻工业用电受金融危机影响小、恢复早,但增速较慢,重工业用电受影响深、恢复晚,但增长迅速。在经济走出增速低谷的背景下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预示着用电量增长具有一定持续性。
受全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回升带动,月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逐步恢复到常年水平。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累计为4527小时,比上年下降121小时,降幅减小251小时。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分别比上年同期低151、114和18小时,降幅明显缩小,而四季度比上年同期高出130小时。12月份,全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为462小时,高出上年同期59小时,比居于高峰的2007年同期仅低19小时,已恢复至常年水平。
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6006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实现“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的任务,每年可节约原煤6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9亿吨。为鼓励淘汰小火电,国家累计核准清洁、高效、环保的“上大压小”项目6552万千瓦,另有4260万千瓦开展了前期工作。全国燃煤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由2005年底的每千瓦时370克,降至目前的342克,累计降低28克。2006年至今,由于燃煤火电机组煤耗降低、能效提高,全国累计节约原煤约2.1亿吨。南方电网区域内五省节能发电调度试点积极推进,两年来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850万吨、二氧化硫10万吨。
(三)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天然气保供能力增强
2009年初石油石化行业市场需求萎缩,价格大幅下滑,炼厂开工率一度降至70%,成品油库存居高不下。二季度以后,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石油石化产品需求逐渐恢复、价格回升。进入四季度,国内成品油需求趋于活跃。10月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创年内最高,达1926万吨,同比增长13%。11月、12月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均为正增长,全年表观消费量为2.07亿吨,同比增长1.4%。
随着2009年国内重点炼化项目的顺利实施,新疆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装置建成投产,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主体装置基本建成,四川炼化一体化工程开工建设,中海油惠州炼油装置顺利投产等,全年新增炼油能力近4000万吨。执行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以来,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地方炼厂加工负荷提高,市场上非标、替代等隐性资源增加。相对于缓慢恢复的市场需求,国内成品油市场总体呈供大于求态势。
2009年国内油气骨干管网建设稳步推进。主要有: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兰郑段建成投产,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增输工程等建成投用。核准了涩宁兰复线、安阳——洛阳管道等项目。至2009年底,国内天然气管道里程达到3.4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800公里。LNG项目取得新进展。江苏、大连LNG项目开工建设,核准浙江LNG项目,山东和海南LNG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
三、近期能源运行新情况与应对措施
2009年冬季,我国遭遇罕见的强冷空气袭击,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能源供应紧张现象。11月中旬,华中、华东等地陆续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12月下旬,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电煤告急,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分析原因,一是入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来水较常年偏枯三至六成,华中地区水电出力明显不足,火力发电大幅上升,电煤需求迅速攀升。二是进入四季度,宏观经济加速回升,全国发、用电量大幅增长,其中,火电量11月、12月环比分别增长7.7%和9.8%。12月份全国直供电厂日均耗煤246.2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34.2%;库存2147万吨,可耗用8天。三是华中、华东地区煤炭资源匮乏,绝大部分需从省外调入,由于上半年煤价一直平稳,电力企业维持较低库存运行,而铁路运力短期内无法大幅提升。四是11、12月份低温雨雪天气袭击全国大部分地区,居民取暖用能迅速攀升。
为缓解上述地区用煤、用气紧张状况,国家能源局紧急采取措施,协调有关地方和能源企业,从源头上抓起,加强需求侧管理,努力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一是组织协调跨区送电。主要是:通过灵宝背靠背直流工程,从陕西向河南送电111万千瓦;经宝鸡——德阳直流输电线路,从陕西向四川送电100万千瓦;利用晋东南——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送电湖北200万千瓦。上述三个通道,合计支援华中电网约400万千瓦电力。为解决西藏电网缺电问题,国家能源局组织实施援建西藏应急燃油机组工程,总装机10万千瓦。
二是组织增加煤炭市场供应。第一,指导煤矿企业合理组织生产。全国煤炭产量从7月份开始逐月增加,11月份达到2.9亿吨,同比增长26.3%。第二,积极协调主要产煤省和煤炭企业增加对缺煤省份的煤炭供应。湖北出现拉闸限电后,我局迅速与有关地方能源行业管理部门沟通,加大煤电双方衔接力度。
三是加大煤层气抽采及供应。一方面,积极指导晋城煤业集团、中联煤层气、中石油煤层气公司加大煤层气抽采量,提高输送能力,日抽采煤层气突破400万立方米,比最低时增加25%,保障河南、山西等地民用燃气和工业用气。另一方面,将煤层气液化成LNG(日供150吨左右),向江苏、浙江、河南等地输送。
四是紧急协调增供天然气。第一,紧急进口LNG现货增加供应。协调中石油、中海油、上海申能集团等单位,利用上海LNG项目富余接收能力紧急采购一船LNG 现货供应上海市,将原供应上海的部分气量转供西气东输沿线其他省市。12月16—31日,西气东输管道实际减供上海气量2400万立方米(日均160万立方米),1月份全月还可减供 6200 万立方米(日均200万立方米)。中石油采购的第一船LNG现货已于1月2日抵达上海,总气量860万立方米。第二,协调中石油向武汉市增供。11月份,武汉市天然气最低日用气需求急剧上升至210万立方米左右。经我局协调,中石油临时调集气源,通过淮武线向武汉市增供部分天然气,目前日供气约220万立方米,基本可以满足城市民用。
五是推动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督促中石油、中石化加快现有地下储气库建设,已列入规划的储气库尽快开工;启动中原油田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前期工作;在东部用气负荷中心启动地下储气库选址工作;就建立城市 LNG 储气调峰体系与有关部门协商出台鼓励政策;组织编制天然气基础设施和市场运营管理条例,为解决供气安全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四、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展望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中的投资项目大多数在2010年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期,将带动全社会能源需求保持增长。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将带动全社会能源生产稳步增长。但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持续,石油等初级原材料产品价格振荡可能加剧,美元疲软态势持续。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中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通货膨胀预期抬头等。2009年四季度以来,钢铁、建材以及化工等高载能重化工产品产量大幅回升,企业开工率显著提高,在通胀预期影响下,能源、原材料产品再库存化趋势明显,重工业快速反弹带来潜在的能源供给压力。
综上所述,预计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受基数和政策效应等因素影响,能源增速可能呈现典型的“前快后慢”特点。
煤炭。预计煤炭供应偏紧的格局将持续到一季度末。随着产煤省煤炭生产趋于正常和山西产能释放,煤炭供应量相应提高,市场将逐步趋于平稳,但其他产煤省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进程将对国内煤炭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全年原煤产量预计增长5%左右。2010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拉动煤炭需求增加,国际煤炭价格将保持目前的上升势头,预计2010年我国煤炭进口增势将明显减缓。
电力。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环境和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预计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呈“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电力消费弹性为1左右,年底发电装机容量约9.6亿千瓦,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在2009年基础上略有下降。
油气。2010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将呈恢复性增长。机动车仍然是成品油消费的主要推动力,汽车销量的增加将带动汽油消费继续增长,建筑施工用油、工矿企业及物流运输业的持续恢复将提升柴油需求,航空煤油在世界经济复苏和旅游业好转拉动下也将保持一定增长。但2010年全国将新增炼油能力2000万吨以上,加上地炼和社会资源,成品油市场总体仍将供大于求。预计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将增长4%左右。
相关新闻:
国家能源委筹备组建 新能源产业有望获更大机会
接近国家能源局人士获悉,国家最高能源领导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正在筹建成立中,以替代“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能,新的委员会将吸收多个部委的高级官员参加,强化价格、宏观管理权限,“以前能源局只能对能源产品价格调整提建议,以后这个权限可能会强化”,有关人士表示。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课题组成员、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家能源委筹建进展快的话,可能在今年底就宣布成立。
将替代能源领导小组据悉,由于能源管理工作日益重要,而且相关职能较为分散,成立更高级别的管理部门一直在酝酿中,去年挂牌成立的国家能源局虽然整合了一些管理职能,但其挂靠在国家发改委的定位使得履行能源管理工作多少有点尴尬,此外,国家能源局对口管理的能源企业属于正部级,还高过副部级的能源局。
韩晓平告诉记者,能源委将替代现在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吸收多个部委的重要领导进入其中,管理协调的作用将得到强化,“有点类似能源部”。
至于国家能源委主任,韩晓平认为,很可能由更高级别的国务院分管领导兼任,此外,国家能源委将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筹建中的“能源委”可能涉及的部委以及能源企业: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神华集团、中海油等大型能源企业。
国家能源委将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其中备受关注的资源品价格管理权限将有可能调整,“定价权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去年国家能源局成立时定价权并不在他们那里”,有关人士表示。
韩晓平告诉记者,国家能源委将强化价格管理职能,能源价格将有更广泛的协调机制,多个部门都会参加,能源价格改革将比现在有更大的推动,包括电价、气价、油价等多个品种。
此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管理,也将随着国家能源委的筹备组建,获得更大的机会,“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和规范将得到多个部委的支持,推动力度也会加快”,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专业人士说。
相关个股
新能源相关股一览 新能源个股一览 000767漳泽电力(000767)风电 600482风帆股份(600482)电池 600795国电电力(600795)风电 600220江苏阳光(600220)太阳能 600509天富热电(600509)煤化工 000862银星能源(000862)太阳能 600227赤天化(600227)煤化工 000767漳泽电力(000767)风电 000720鲁能泰山(000720)风电 600227赤天化(600227)煤化工 002080中材科技(002080)风电 600112长征电气(600112)风电 600151航天机电(600151)太阳能 000690宝新能源(000690)风电 000690宝新能源(000690)风电 000862银星能源(000862)风电 600089特变电工(600089)股权 600653申华控股(600653)风电 600151航天机电(600151)太阳能 600482风帆股份(600482)电池 600112长征电气(600112)风电 002009天奇股份(002009)风电 600740山西焦化(600740)煤化工 000049德赛电池(000049)电池 600416湘电股份(600416)风电 600795国电(600795)电力 风电 000767漳泽电力 风电 600482风帆股份 电池 600795国电电力(600795)风电 600220江苏阳光(600220)太阳能 600509天富热电(600509)煤化工 000862银星能源 太阳能 600227赤天化 煤化工 000767漳泽电力 风电 000720鲁能泰山(000720)风电 600227赤天化 煤化工 002080中材科技(002080)风电 600112长征电气 风电 600151航天机电 太阳能 000690宝新能源 风电 000690宝新能源 风电 000862银星能源 风电 600089特变电工(600089)股权 600653申华控股(600653)风电 600151航天机电 太阳能 600482风帆股份 电池 600112长征电气 风电 002009天奇股份(002009)风电 600740山西焦化(600740)煤化工 000049德赛电池(000049)电池 600416湘电股份(600416)风电 600795国电(600795)电力 风电 000767漳泽电力 风电 600482风帆股份 电池 600795国电电力(600795)风电 600220江苏阳光(600220)太阳能 600509天富热电(600509)煤化工 000862银星能源 太阳能 600227赤天化 煤化工 000767漳泽电力 风电 000720鲁能泰山(000720)风电 600227赤天化 煤化工 002080中材科技(002080)风电 600112长征电气 风电 600151航天机电 太阳能 000690宝新能源 风电 000690宝新能源 风电 000862银星能源 风电 600089特变电工(600089)股权 600653申华控股(600653)风电 600151航天机电 太阳能 600482风帆股份 电池 600112长征电气 风电 002009天奇股份(002009)风电 600740山西焦化(600740)煤化工 000049德赛电池(000049)电池 600416湘电股份(600416)风电 600795国电(600795)电力 风电 风能 金山股份(600396)(600396)风力发电,风力发电设备安装及技术服务 湘电股份(600416)控股股东与德国莱茨鼓风机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生产离心风机协议,目前风电资产主要在控股股东中 粤电力(000539) 风力发电 特变电工(600089)与沈阳工业大学等设立特变电工沈阳工大风能有限公司 京能热电(600578)(600578)为国华能源第二大股东,间接参与风能建设 东方电机(600875) 风电设备制造 核能中核科技(000777)(000777)大股东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中成股份(000151)(000151)与清华大学等共同研究开发核能源,科技含量高 G申能(600642)投资33601万元收购核电秦山联营公司12%股权以及投资10559万元收购秦山第三核电公司10%的股权 地热 京能热电(600578)(600578)为北京地区主要供电单位,具备地热发电和风力发电等题材 乙醇汽油 丰原生化(000930)(000930)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应单位 华润生化(600893)控股股东华润集团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和黑龙江华润酒精二大定点企业。 广东甘化(000576)(000576)利用甘蔗、玉米等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汽油代替品 华资实业(600191)(600191)利用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纯车用汽油代替品 荣华实业(600311)(600311)赖氨酸(豆粕的替代品)新增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 华冠科技(600371)在国内率先拥有了玉米深加工多项最新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氢能 同济科技(600846)(600846)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合资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燃料电池电动车。 中炬高新(600872)(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莱生产动力电池 春兰股份(600854) 中炬高新(600872)(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莱生产动力电池;春兰集团研发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动力型高能镍氢电池 力元新材(600478)主要生产泡沫镍 稀土高科(600111)利用1997年首次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开发镍氢电池项目; 锂电池 澳柯玛(600336)(600336)子公司澳柯玛(600336)新能源技术公司为锂电池行业标准制订者 杉杉股份(600884)(600884)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 TCL集团(000100)子公司生产锂电池 维科精华(600152)(600152)成立工业园,生产动力电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