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军工资产整合“大跃进”军品上市欲有限突破
2008-04-27 10:57: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470
回帖数:21860
可用积分数:9974237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2-05
主题:军工资产整合“大跃进”军品上市欲有限突破

黎明之前静悄悄。军工板块的未来空间悄悄却坚定地被打开了。

  在大飞机公司前景越来越清晰之时,记者近日获悉,其挂牌将再次延期,而这与科工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尚未正式挂牌,以下简称科工局)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不无关系。

  然而大飞机公司挂牌延期并不能阻碍航空业整合重组的进程。

  军工整合路径:航空先行 航天随后

  航空板块的整合绝不仅是科工局的单一动作,蓄势待发的还有航天业的整合。

  航天系统下的两大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的整合传言将成为现实。近日,记者从航天系统内一家企业获悉,目前航天系统内各家企业正在应要求准备材料上报上级部门。

  上述科工局知情人士表示,航天板块的整合虽未正式启动,但也在科工局长期计划之中,未来的方向也是要合并成一个公司,目前正在做集团下属企业资产清算、部门理顺工作。

  “一旦大飞机设立成功,航天板块的整合也将立刻启动。”他说,“军工板块的整合首先以航空业为龙头,航天业随后启动,而兵器、核工业尚处观望中。”

  未来航天系统的整合也要效仿一航、二航的整合路径。一航、二航的整合思路为:首先,将二者的优质资产整合到大飞机公司,例如中航一集团旗下的西飞国际(000768.SZ)、中国沈飞工业集团等几个大的飞机制造厂、研究所等;其次,逐步整合进一部分核心配套的资源;最后,将二者旗下的民品资产,如南京金城集团有限公司等逐步剥离。

  “最后航空这块只有大飞机公司,剥离出去的民品资产划归地方国资委或者中央管辖。初步设想在上海、西安形成军用、民用两个基地。”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一航、二航下属企业最近几年大多以民品为主,因此资产剥离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航空业的整合有大飞机项目,而航天这块可能围绕北斗定位系统和探月工程这两个核心项目。但具体怎么运作,现在还没有到设计方案的那一步。”该人士表示。

  银河证券行业分析师鞠厚林判断,航天业的整合将以航天科技(000901.SZ)为主,主要围绕火箭、卫星相关资产的整合,另外也包括相关民品资产的整合。

  航空、航天业的整合为军工板块的前景拉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长江证券机械及军工行业分析师黄振认为,今年军工板块的投资价值主要有两个看点:大飞机项目和卫星运用,值得关注的个股有基于大飞机项目平台的西飞国际以及定位于整个卫星运用平台的中国卫星(600118.SH)。

  东方证券军工行业分析师表示,军工板块今年要关注的投资机会主要是有业绩支撑的、未来资产注入预期比较大的龙头品种。航空、航天这块例如像西飞国际、中国卫星、成发科技(600391.SH)等都是业绩支撑和资产注入预期都比较好的上市公司。但同时他也表示,航天业短期内整合的可能性很小。

  另据透露,中国卫星曾表示,其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五院)有资产注入的可能性,但时间不确定。

  据悉,航天五院是航天板块技术研发实力最强的研究机构。今年1月份,航天五院在中国卫星2007年度配股发行中完成34792934股有限售条件股的认购。4月2日,中国卫星发布业绩预告表示,预计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80%以上。

军品上市有望突破

  “军品剥离后民品上市”之前是军企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这种思路下,军工企业的发展不能直接受益于资本市场,而且民品上市的进程也较为复杂。目前科工局的思路正在有所转变。2007年11月15日,原科工委出台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中介机构参与军工企事业单位改制上市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将军工企业按照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相对控股、国有参股等四种类型实施改制。

  军品上市,民营甚至境外资本被允许参与军工企业改制在法规上成为现实。

  记者从可靠消息渠道获悉,北京一家年盈利额达10多亿元规模的军工企业日前获得国防科工委的上市批准,该企业属于兵装集团下属企业,目前已经履行完证监会、国资委一切行政审核程序,择日将登陆资本市场。

  比较特殊的是,该企业并非传统的民品上市,而是包括相当大一部分军品在内的整体上市。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企的最后一块堡垒面对市场竞争的浪潮逐渐揭去它神秘的面纱。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能够以军品上市而获批的军工企业还是少之又少。“要么是非核心的资产,要么有一些特殊的政治目的,审核程序也会非常复杂。”

  上述知情人士也告诉记者,受国家政策、宏观环境影响,即使拿到所有的批复,包括军品在内的军工企业最终能否上市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天津中审联事务所高德贵表示,军品上市尚须制定相关细则。军工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上市过程中要建立防火墙等保密机制,选择承销商等中介机构时也要要求对方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

  原国防科工委企业管理协会股改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洪隽建议,军工企业上市较好的路径是先上民品,将其变成军工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然后再把军品整合进来,再做一些资产方面的重组,这样可以规避政策上的一些矛盾。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共有61家上市的军工企业,其中54家境内上市,7家境外,并且大多是民品资产上市,然后将一部分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无论如何,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中整体上市的“禁忌”终被有限打破。对民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军民结合,是我国未来军工行业发展必然之路。黄振表示,军工企业未来的投资前景主要在于军品技术转为民用,也就是产品军转民的市场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