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创新封基还需“求异”
2010-03-20 13:12:3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1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8993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13
主题:创新封基还需“求异”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沉寂多年的封基市场开始出现生力军———创新封基粉墨登场,开始演绎与前辈封基不同的故事,但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封基经过几年的发展,也演化出相当不同的格局来,有一些创新站在今天看,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交投活跃,另一些创新则收效不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今年以来出现的创新封基摈弃以往的“救生艇”条款,大多集中在“分级”、“融资”概念,给投资者的感觉不免有些似曾相识之感。

  封基是出现在中国基金市场上最早的品种,但是它们难以避免同样的命运,就是折价率长期处于高位,在上一轮牛市前夕,封基折价率曾经在40%左右,也就是说,在封基市场上,投资者可以打六折买到封基资产。为了避免这一条款,2007年的创新封基创出“救生艇”条款,规定若基金折价率连续50个交易日超过20%,则基金管理人将在30个工作日内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有关基金转换运作方式为LOF的事项。不过从目前表现看,设立“救生艇”条款的封基,均出现类似的情景———当折价率接近临界点时,套利资金就会进入,随后基金折价率减小,“救生艇”条款无法实现。这样虽然可以客观上起到减小折价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却也令套利空间减小,令投资者兴趣不大。

  相反,结构型的封基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投相对活跃,特别是瑞福进取,无论在牛市或熊市,交易量长期居封基之首,而在2009年的牛市,更是因为杠杆条款取得了收益冠军的称号。同时,这只分级基金更是突破溢价魔咒,长期处于溢价运作。或许因为这个,自2009年开始,结构化的创新封基队伍急剧扩容,长盛同庆、瑞和分级,还有刚推出的兴业合润分级基金、国联安双禧中证100指数分级基金等基金相继出现。

  不过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分级基金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模式:一个分级为固定收益产品,如一年定存加一定比例的年收益率来进行。另一个分级则具有杠杆效应,稍微复杂一些的就是为产品设计了不同的融资杠杆。这一类基金走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融资融券尚未推出,带有杠杆的产品设计满足了投资者的融资需求,迎合了市场。不过从目前来看,相似的产品结构,令投资者对于这几个创新封基的区分度有限,类似产品相继推出,更让普通投资者感觉区分度不高。总体而言,创新度不大,难免引起“审美疲劳”。虽然中国股市逢新必炒的传统显示,市场对于创新品种的热情从来不减,但经验告诉我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往往最后是属于横空出世的创新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