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haorenla |
发帖数:5383 |
回帖数:548 |
可用积分数:100060 |
注册日期:2008-07-04 |
最后登陆:2010-11-18 |
|
主题:人才辈出乃中国石油之幸
从上期“MOT现象”到本期的“物探海外智库”,国际周刊对中国石油国际业务开展至今能够硕果累累的基础——人才给予了深入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MOT项目中,黄永勃们面对的是“边成长边担当”的挑战,而在物探研究院,技术骨干则是在“先成长后担当”的过程中成为精英。大胆的西方开放式培养与循序渐进的传统中式教育模式,在异国的土地上都取得了成功,这也是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初见成效的一个缩影。
中国石油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将其视为战略工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而所培养人才也为中国石油交上了精彩的答卷。重视人才,是中国石油的一贯态度。
国际化趋势召唤着优秀人才走出国门,同时也使中国石油员工的国际化色彩更加浓重。相比具有上百年跨国经营历史的西方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作为一艘驶向海外不久的“巨舰”,需要众人划桨,方能百舸争流占鳌头。这击水前行的桨,是与国际接轨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方法,是全球领先的作业水平与经营思路。而为中国石油带来如上特质的,是许许多多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认可的骨干人才。
海外对于中国石油员工来说,是令人兴奋也充满未知的挑战,更是适者生存的竞技场——国际化意味着精英化,海外石油人不管出于责任感还是危机意识,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欲望,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完善,使自己变得立体而多元。这种向上的欲望,使中国石油收获“三赢”,员工能力进一步提高不仅强化了队伍的力量,而且使中国石油在适应与其他石油公司的合作之余,强化了在海外的良好形象。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能够以更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方式,来培养后备力量,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影响力,也使中国石油能够吸引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和教育经历的人才,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造血系统”,使公司能够保持活力与竞争力。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国际化人才必然将如雨后春笋。中国石油人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海外业务开拓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这实乃中国石油之幸也。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