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地产引领反弹 主力反攻还是自救?
2010-05-06 08:50:5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地产引领反弹 主力反攻还是自救?

 地产反弹 基金漠然:现在无机会

  "今早的晨会上,研究员还表示对地产不看好。"在其重仓的地产股被反复"摧残"之后,这家上海的基金公司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们已经在逐渐减持地产股。

  然而5月5日地产股的集体反弹,似乎让不少在前一日抛货的基金杀到了"地板"上。但即便如此,基金仍显得不为所动。对于地产股将来的趋势,基金的看法出奇的统一:地产调控政策如暴风骤雨般接连而来,看不到介入地产股的机会。

  反弹前夜再出货

  昨日(5月5日)开盘,房地板块股随大盘再度下挫,但盘中陡然生变。大盘穿破2800点后,房地产股突然发力。卧龙地产、中江地产等二线地产股飚升涨停;午后该板块继续接力拉升,截止收盘,地产板块指数大涨2.27%。

  地产股如此凌厉的走势出乎大多数基金的意料。

  就在前一天(5月4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受到央行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消息的影响,以及北京市政府上周五公布的"一家只能买一套新房"的楼市新政,让地产股和银行股应声暴跌。

  在地产股的暴跌中,基金果断杀出。从5月4日交易所公布的席位来看,在绝大部跌停的地产股中,基金均站在了杀跌急先锋之列。

  苏宁环球卖出前5大席位由机构包揽,累计卖出1.16亿元,中南建设也遭遇三机构席位联手抛售4292万元;此外,嘉宝集团、滨江集团、北京城建等地产股也同样遭遇机构的集体大单出货。

  这样的集体性出货地产股已经不是首次。一季度以来,基金一直在持续大幅降低地产行业的持仓比重。就连一些曾经坚定看好地产行业的基金公司也表示,要开始"调整思路"了。

  冷眼旁观仍为上策

  然而,昨日大涨是否预示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控带来的恐慌已经过去?基金是否杀在了"地板"上?

  事实上,基金整体性对房地产行业的谨慎态度并未扭转。对于昨日房地产股的拉升,深圳某基金公司投资部总监认为,这仅仅是超跌之后的短暂反弹。"(地产股)再便宜,我们现在也看不到介入的机会。"

  大部分基金管理人都认为,调控政策尚未出尽,冷眼旁观则为上策。而有基金经理认为,昨日的反弹仅仅是大盘跌破2800点后,"市场在寻求支撑"。

  "我们早就没有地产股了,现在不看这块儿。"上述投资总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而继北京出台地方性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对其他地方性政策将陆续颁布的预期,也让基金短期内采取回避态度。有基金经理认为,此次房地产调控为供、需两头从紧,力度之大,影响不可小觑。

  对于房地产股介入的时机,"还是等房价跌下来再说吧。"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不过,逆向思维者也并非无人。

  在5月4日基金大肆抛售苏宁环球的同时,也有机构席位小额买入了460万元。同日,阳光城、嘉宝集团和北京城建也有个别机构逢低接盘。而昨日大涨之际,追涨房地产股的基金寥寥无几。有机构买入万业企业447万元,而阳光城在某机构吃进743万元的同时,也遭遇一机构席位逢高出货427万元。

  对于地产股的分歧来源于对地产行业估值的不同看法。在有基金大胆把握"交易性机会"的同时,也有基金公司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以固定资产拉动向消费拉动转换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的产业地位将随之出现改变,以此引发对其估值体系的重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