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石油:油气供应链垄断势力无人匹敌
|
2010-07-07 08:39:07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中石油:油气供应链垄断势力无人匹敌
内容摘要: 2009年,中石油集团海外油气产量已经超越7000万吨大关,大致相当于中国海外原油进口量的1/3强,“海外帝国”布局初现雏形。5月30日的排行榜,中石油的市值高出埃克森美孚130余亿美元;相比“前十强”中另两家中企――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移动,中石油分别高出了831亿美元和1363亿美元。
出海十余年,中石油集团海外布局初具规模;从代表政府利益的国家石油公司NOC,逐步成长为在国际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国际石油公司IOC,一直是中石油的梦想。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动议多年的中缅油气管道6月初正式开工建设。中石油集团作为控股方,将全面负责管道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营、扩建和维护。
中缅管道被看作破解“马六甲困局”的关键一环,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南油气战略大通道。加上中哈、中亚管道,中俄管道,中石油在西南、西北、东北三个方向的油气通道构建大致成型。
2009年,中石油集团海外油气产量已经超越7000万吨大关,大致相当于中国海外原油进口量的1/3强,“海外帝国”布局初现雏形。
“中石油要建设一个国际的大型能源公司,未来10年内公司在海外计划投资600亿美元,将海外油气年产量提高至2亿吨。”5月20日,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向《财经国家周刊》等众多媒体描述未来的海外发展规划。
IOC之梦
中石油集团海外扩张始于上世纪末,初期以劳务输出、参股投资形式为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石油集团收购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中石油集团连下三城,收购资金规模达数十亿美元。其中,41.8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开创了整体收购海外油气上市公司的先河。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0-07-07 08:39:15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内容摘要: 2009年,中石油集团海外油气产量已经超越7000万吨大关,大致相当于中国海外原油进口量的1/3强,“海外帝国”布局初现雏形。5月30日的排行榜,中石油的市值高出埃克森美孚130余亿美元;相比“前十强”中另两家中企――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移动,中石油分别高出了831亿美元和1363亿美元。
此后,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巨大的风险,让中石油集团的海外并购步伐有所减缓。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油气资产价格下跌。2009年2月17日,中石油集团宣布与俄罗斯两大公司签署了长期原油贸易协议,以及中俄管道的设计、建设、运营协议。
消息一出,业界侧目:高达2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20年3亿吨的原油贸易量,创下了中俄能源领域合作新纪录。
此后,中石油集团的海外收购一发不可收拾,几乎以每月一起的速度推进:
2009年3月,和安哥拉达成1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
2009年4月,33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曼格什套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全部股权;
2009年6月,10.2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股权;与伊朗签署47亿美元协议,开发伊朗南帕斯天然气田。
2009年7月,收购新日本石油大阪炼油厂49%的股份;与BP联合竞标,获得伊拉克鲁迈拉(Rumaila)油田服务合同。
2009年9月,中石油集团购得伊朗南阿扎德干(South Azadegan)油田70%股权。
2009年12月,中石油集团联合法国道达尔、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竞得伊拉克哈勒法耶油田服务合同。
“如果划一个发展阶段,2009年有可能是中石油海外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从国内的大公司变成了一个海外大公司。”中石油股份公司前副总裁、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贾承造评价说。
一直以来,中石油集团被看成是代表中国政府利益的国家石油公司NOC(National Oil Company);但其在海外的扩张,使得其资产和业务结构愈来愈像一个国际石油公司IOC(International Oil Company)。
截止到2009年年底,中石油集团海外油气项目已经达到81个,分布于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当年累计完成原油作业产量6962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82亿立方米,总油气当量达到7615万吨,创下近年来历史新高。
“作为中石油来讲,是要建设一个国际的大型能源公司,我们需要在全球,在中亚、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建立五大油气合作区。我们下一步油气的作业和权益产量希望达到年产2亿吨,这是油气当量。这个布局,正在进行。”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表示。
《财经国家周刊》从中石油集团内部了解到,海外将是未来油气增长的主要方向。规划到2020年左右,海外油气产量将占到中石油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届时,海外油气将成为中石油帝国的另一个“支柱”。
|
2010-07-07 08:39:22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内容摘要: 2009年,中石油集团海外油气产量已经超越7000万吨大关,大致相当于中国海外原油进口量的1/3强,“海外帝国”布局初现雏形。5月30日的排行榜,中石油的市值高出埃克森美孚130余亿美元;相比“前十强”中另两家中企――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移动,中石油分别高出了831亿美元和1363亿美元。
破解资金难题
急速扩张后,资金紧张首先成为中石油一大难题。
中石油集团一位中层向《财经国家周刊》透露:“大量海外收购之后,公司的现金流出现紧张,负债率急剧升高。从2008年初,就在考虑增发融资、债务融资筹集资金。”
在2008年度股东大会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通过了最高千亿元人民币的中期债券融资计划,公示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海外并购等。是年11月,首期200亿中期票据上市。
今年5月份,中石油集团再度发行两期中期票据,融资400亿元。
发债虽然暂缓了现金流压力,但海外项目的回报率能否有保障值得担忧。由于中石油集团在海外购得的油气资产大多价格不菲,中石油只得将希望寄托在国内油气价格的及时上涨,以跟国际接轨。
2009年12月31日,中石油集团建成投产了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依靠这条管线,未来每年将从土库曼斯坦引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国内,供气范围跨越14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
但中石油集团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是: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公开资料显示,中石油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到达新疆霍尔果斯边境价在2元/立方米左右,基本跟内地多数城市的居民用气价格持平,加上管输成本后肯定亏损。
据《财经国家周刊》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3月,中国海外购买天然气的年供应量为3000多万吨,平均供应年限为20年。在总量6亿多吨的天然气里,中石油占到一半以上,这部分高价气如何消化将是一大难题。
“我们希望,天然气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的需求,天然气价格能够及时调整,价格机制能够理顺。公司希望马上跟国际接轨,但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会配合政府做好价格的调整。”蒋洁敏表示。
除此,中石油集团还将面临着资源整合的难题,尤其是中东、非洲、南美等局势不稳地区,付出高额的投入之后,能否如期收回成本也面临不确定性。
公开资料显示出,中国企业在中东和非洲的海外投资项目占到了总数的近半,东南亚也在20%以上,欧美占15%,拉美只有10%左右,接近60%的收购发生在政治敏感地区。中石油更是如此,苏丹、伊朗等政治争议地区都是其业务重点。
据了解,中石油集团解决此项难题的一个做法是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分工配合。一般采取的策略是先由集团公司出面并购,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再注入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战略步骤,中石油正在分步收购集团公司所有的中油勘探股权。在收购完成后将由股份公司负责海外扩张,中油勘探最终撤销。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