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灰太狼 |
发帖数:2107 |
回帖数:134 |
可用积分数:214949 |
注册日期:2010-03-01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主题:中集集团:携新老业务步入快车道
最近持续走强的中集集团(000039)再度传来好消息,7月23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举行第二批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授牌仪式。国家能源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正式落户中集集团。而在此之前,无论是集装箱一箱难求还是海洋石油工程业务饱满的消息,都让中集集团股价获得强支撑,6月底以来,中集集团A股股价已经上涨近20%,而B股则从5月底以来已经上涨了近50%。 海洋业务发展前景可观 中集集团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集团,在世界造箱业中名列前三位。目前公司已形成在华南、华东、华北地区全方位产销服务格局,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逐步提高,市场前景可观。集装箱是中集的主要业务,据公司一季报披露,2010年1-3月集团集装箱累计销售为10.29万TEU,超过了去年全年销量。其冷藏箱、特种箱累计销量同比下降,道路运输车辆累计销售3.02万台,同比上升98.68%。2010年一季度已实现净利润3.54亿元。 中金公司的报告也指出中集集团今年上半年集装箱业绩好于预期。自2009年底以来,集装箱销量持续好转,二季度销量超过30万,半挂车业务也实现了销量和盈利持续向好,预计上半年中集集团的净利润将达8亿元以上,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目前手持订单基本排到了三季度末,因此,中金公司预计中集集团2010-2012年扣除股票投资收益后的经常性损益分别为0.62、1.02及1.47元。同时也将2010、2011年每股收益从0.42元、0.74元上调到0.75元、0.95元。 据悉,目前中集集团已经将海洋工程业务列为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成长潜力较大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从公司的软硬件设施看,公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首先,中集收购全球领先的海工设计公司F&G,打通了设计、制造产业链;其次,中集于2009年增持烟台莱佛士对其实现了控股,而莱佛士是国内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制造商,拥有丰富的海工建造经验和多系列的海工产品布局,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半潜平台、自升式平台及海工特种船舶全系列产品线的海工企业,具备了国际一流深水半潜平台的总包集成能力。此外,国家在这几年对海洋工程装备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并将其作为新兴产业培育,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落户中集集团也是政策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信号。 带着对下半年集装箱业务即将饱和,中集集团是否将大力发展海洋工程业务,并使其成为业绩新增长点的疑问,记者致电中集集团,但截止本文截稿时一直没有得到公司方面的回应。 分析师有分歧:谨慎操作为上 平安证券分析师康卫认为,即使中集集团涉足海洋工程,但他的重心仍然是在传统业务上,"毕竟海洋工程是项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的工程,以后的发展到底怎么样我也不好预测,就下半年来说,它的主要业绩增长点还是在集装箱等传统业务上。"对于目前业内关于集装业务已经饱和的说法,康卫并不认同,他认为,所谓饱和是指集装箱本身运输能力的投放不足以应付上半年旺盛的订单需求,现在许多船公司拒收就是个很好的证明。而不是需求的饱和,下半年是传统运输旺季,如果集装箱工厂开工能力加强,缓解了货箱短缺的问题,还是能提升一定的销售空间,虽然不能全部满足需求,但至少也有一定能力接受部分新增业务。因此,康卫估计,从行业地位和预期业绩来说,中集集团后市呈震荡上行趋势,但最终走势还是看大盘总体情况,建议投资者根据情况,谨慎操作。 但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则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目前海运的强劲复苏得益于今年上半年出口的增加,而航运往往滞后于经济形势,但今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不明确,人民币升值等情况导致出口前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故等集装箱消化完上半年出口带来的订单后,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就可能面临着业务的萧条。对于目前这几天中集集团的上涨行情,毛锐认为是短期资金炒作,短期内会呈上涨行情,但中线就不确定了。故毛锐建议投资者在操作上以短线持有为主,逢高就抛,维持低仓,尤其提醒投资者在13.5元价位,可能会遭遇套牢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