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stock2008 |
| 发帖数:26742 |
| 回帖数:4299 |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 注册日期:2008-04-13 |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大不一定强 但强的一定大
大不一定强 但强的一定大
“要想成为主流的汽车企业,必须先做大,才能谈到做强,如果产能只有五万辆、七万辆,那肯定是不强的,汽车是大规模才能强,大的不一定强,强的一定大,这是一个基本规律。”谈到新长安的大布局,徐留平有自己的看法。
中国的汽车市场的繁荣,算起来不过十年的时间,谈到大发展也就是五六年的时间。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现在是刚刚发力的过程。“如果想做强,汽车企业逃不脱两个本质:一是规模;二是产品。没有经典的产品就没有经典的公司,两者相辅相成。”徐留平说。回顾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规模、产品和技术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立足点。目前海外一些大公司在做“减法”,那是因为这些汽车企业的资源不能再支撑整个集团的发展。但是要看到他们在做减法的同时也在做“加法”,减掉了一个品牌,但同时把自己的核心品牌做加,是一减一加,做减法的目的是为了做加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安做的加法和海外一些跨国公司做减法的目的是异曲同工”。
在徐留平看来,长安汽车的产量曾经排名第二,目前排名第四,但排名并不重要,关键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安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保持利润上,而且要保持长期的“造血能力”。长安汽车在欧洲、英国、意大利建研发中心,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利润,但却是一种长期回报。相比之下,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利润率在行业内较高,这是长安汽车坚持放眼长远的结果。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