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新抱团时代” 基金寻觅取暖之道
2010-09-06 08:29:1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1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89940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18
主题:“新抱团时代” 基金寻觅取暖之道

 兴起于2003年“五朵金花”时代的“抱团取暖”一词,时隔多年又再度流行起来。但在“新抱团时代”,基金集中持股的对象已由“五朵金花”转变为大消费和战略新兴产业两大主线,并衍生出同系基金抱团的“新抱法”。

  基金玩出了“新抱法”

  在“新抱团时代”的2010年,大盘蓝筹股遭到基金的集中抛弃,上半年,像招行、宝钢等基金往日“压箱底”的重仓股都位居基金净卖出榜前列。相反,以碧水源、东方园林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小盘股票却成为基金“抱团”的新对象。

  说起基金“抱团取暖”,很多投资者都会想起2003年以汽车、钢铁、石化、电力、银行五大蓝筹板块为代表的“五朵金花”。由于被基金集中持有,它们成为弱市中仅存的几个“打眼”的行业,并在当年年底引领市场走出了自2001年高点之后最大的一波反弹。

  时过境迁,如今“抱团取暖”的现象依然存在,但其内涵却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年以来,基金投资中的“抱团”体现出了两大新的特点。

  中小盘股票成为基金“抱团”新方向。“五朵金花”时代,基金往往“抱团”在低估值的大盘蓝筹板块里。当时的中集集团、万科、武钢都是基金扎堆持有的典型股票。而在“新抱团时代”的2010年,尽管大盘蓝筹股估值依然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却遭到基金的集中抛弃,上半年,像招行、宝钢等基金往日“压箱底”的重仓股都位居基金净卖出榜前列。

  相反,以碧水源、东方园林、金风科技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小盘股票却成为基金“抱团”的新对象。以碧水源为例,公司2010年半年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基金,仅这十只基金的持仓就占碧水源流通股本的32%。同样,东方园林的前八大流通股东也全是基金,占流通股本的27%。天相根据基金半年报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基金净买入金额前五位的股票中,总股本低于10亿股的上市公司多达4只,而且无一属于基金传统重仓的“五朵金花”行业。

  除了“抱团”方向的变化之外,在“新抱团时代”,基金还玩出了“新抱法”。一方面,同系基金大量“抱团”某一只股票。其中的典型既有华夏系5只基金扎堆万向钱潮,分别占据公司第2、5、6、7、10大流通股股东,合计持股占公司流通股本的12.45%。也有易方达旗下6只基金集体现身海普瑞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达11.44%。另一方面,基金开始与其他机构投资者“合抱”。例如在东软集团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既有6只基金,也有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太保和QFII。又比如银江股份,除了基金大量持有,也是罗伟广掌管下的新价值系私募的重仓股。

  天相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年熊市中,基金持股集中度逐季上升,当年三季度时曾达到48.66%的高点,之后随着市场转暖才开始下降。2010年一季度末,基金持股集中度出现了近三年来的低点42.14%,但在二季度股市急挫的背景下,基金持股集中度再度上升3个百分点,创出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新高。

  可见,随着A股市场大环境的变化和基金数量的增多,基金投资中的“抱团”现象并没有消失。尤其是当市场处于调整状态时,公募基金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抱团取暖”意愿。

  回首往昔,从2002年起,公募基金在“价值投资”理念的指导下,在A股市场中大量持有那些行业景气度回升但并不被市场普遍认可的蓝筹行业,这一鲜明的投资特征被称为“抱团取暖”。2003年,公募基金因为“抱团取暖”策略的成功,取得了诞生以来最辉煌的成绩,封闭式基金当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0.05%,开放式基金也达18.04%,都大幅跑赢了同期上证综指10.27%的涨幅。

  那么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为何重新“抱团取暖”?战绩相比当年又将如何呢?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0-09-06 08:29:2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1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89940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18
“抱团”变脸的背后

  基金为什么从“抱大盘蓝筹”转向“抱中小盘股票”?一位从2003年就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的资深人士解释,这实际上是A股市场从周期股唱主角到大消费占主流、从重价值到重成长转变的结果。

  “基金在抱团取暖上体现的新特点,既是基金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基金市场地位下降后的无奈选择。”安信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分析认为。

  基金为什么从“抱大盘蓝筹”转向“抱中小盘股票”?一位从2003年就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的资深人士解释,这实际上是A股市场从周期股唱主角到大消费占主流、从重价值到重成长转变的结果。

  “‘五朵金花’都是周期性行业,当时中国股市虽然低迷,但中国经济却处于景气上升阶段,而且是重化工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段时期基金抱团‘五朵金花’正是看中了这些行业的低估值和高成长。”但他表示,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结构转型期,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行业、房价畸高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以及贷款质量、息差面临拐点的银行业纷纷表现出后继乏力的趋势,而顺应政策方向的大消费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资本市场势必会体现经济运行中的大趋势,当市场上唱主角的已经不再是周期股,公募基金即便不能提前布局,也会跟随市场的脚步调整投资方向。”这位人士表示。

  实际上,无论是创业板中的碧水源、东方园林,还是金风科技、许继电气、华兰生物,“新抱团时代”基金扎堆的中小盘股票绝大多数从属于大消费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今年以来表现抢眼的华商盛世基金经理孙建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泛消费和战略新兴产业不仅是在今年,而且在未来几年都是有生命力的投资主线,相应公司在指数中的权重一定会越来越大,把这两个大方向理解好、把握好,长期持有,对基金来说效果更好。”相信正是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产生了和孙建波相同的判断,才使得基金投资扎堆这些股票的现象日益突出。

  此外,造成基金进入“新抱团时代”的另一大因素则是基金市场地位的下滑。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股票方向基金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14.68%,和2007年底的32.84%相比,狂跌18个百分点。该比例的迅速下降反映了基金行业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和主导能力都在大幅下滑。这不仅改变了A股市场的投资者格局,对于基金投资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前基金大量持有的股票筹码锁定都比较牢,除非有相当规模的资金或者基金自身的判断发生变化,股价通常不会大起大落。但在全流通时代,在大小非的冲击下基金已经不可能靠抱团实现对股价的控制。”北京某基金分析师表示。而一位基金经理的解释更为直白,“基金的买入成本往往是大小非的几倍,我们还亏着钱,人家可能是翻番的盈利,到了解禁期人家一抛,巨量的筹码让基金怎么接得住?”

  于是,在“新抱团时代”下,基金同系抱团、与其他机构投资者联合抱团等“新抱法”的盛行就不难理解了。同系基金“抱团”更方便多只基金联合行动,在应对大小非抛售时回旋余地将更大。而联合抱团的用意也是如此,毕竟和大小非相比,其他机构投资者也是在二级市场买入,持仓成本和基金处于同一量级,在应对大小非时也容易和基金形成合力。

2010-09-06 08:29:3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1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89940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18
 效果仍然是个问号

  “只要市场运行的趋势仍然是自下而上的挖掘成长股,基金扎堆少数中小盘优质股票的现象就不会改变。而且随着消费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从中长期看基金也能从中分享成长溢价,但关键是要选对个股。”某位投资总监表示。

  虽然基金在2010年“新抱团取暖”的迹象明显,但目前来看,其效果却远远不如2003年的“五朵金花”时代。

  其中最令市场诟病的就是基金对碧水源、海普瑞等股票集中持有,但并未改变它们在二季度的迅猛下跌。以碧水源为例,该股从4月21日上市之初的145元跌至6月底的93.2元,跌幅高达35.07%,远高于同期上证综指19.51%的跌幅,一时间套牢基金无数。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也承认,今年上半年基金“抱团”的效果并不明显。

  但除了基金市场影响力下降的原因,他认为还有一大原因造成了基金“新抱团”效果大打折扣。“五朵金花那时候是A股庄股时代的末期,基金提倡的价值投资对市场来说是一股新鲜空气,起到了引导市场的作用,基金也在价值投资得到市场认可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大盘蓝筹股上涨带来的收益。而现在基金在挖掘个股成长价值时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在基金投研人才短缺的情况下,优秀基金经理大量离职,有经验的研究员又被匆忙提升到基金经理的位置上,基金并不能先市场一步抓住好的个股,中小盘股票体量又小,等基金再进去时股价往往已经不便宜了。集中持有高估值中小盘股,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跟进,这样的抱团效果肯定不明显。”同时,他认为随着下半年创业板解禁潮的到来,又将会对基金抱团中小盘股形成一次冲击。

  不过,他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基金“新抱团取暖”的模式仍将延续。“只要市场运行的趋势仍然是自下而上的挖掘成长股,基金扎堆少数中小盘优质股票的现象就不会改变。而且随着消费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从中长期看基金也能从中分享成长溢价,但关键是要选对个股。”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