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stock2008 |
| 发帖数:26742 |
| 回帖数:4299 |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 注册日期:2008-04-13 |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万科腾挪章鱼哥
崛起于熊市的万科 ,在地产调控年里再一次技压群雄:上半年,万科不但销售收入遥遥领先,新增土地储备也远超同行。在行业动荡中,这个久经风雨的企业似已练就出反周期抄底的谋略。
2009年的地产牛市中,万科的表现乏善可陈。进入2010年地产调控年,万科却一显牛态。上半年367.7亿元的销售收入,将去年跃跃欲试赶超的保利地产、中海地产、绿城中国等远远甩在身后。1220万平方米的新增土地储备,这一规模是保利的1.5倍,老对手中海的5倍。且经过大手笔拿地后,仍手握191亿元现金,仅比2009年末下降17%。
崛起于熊市的万科,在地产调控年里再一次技压群雄。这个久经风雨的企业似已练就“章鱼哥”成功预测的本领,明显体现出反周期抄底的谋略。
熊市逞英雄
万科上一次技压群雄也源于熊市。资料显示,早在2004年里,万科还并不是国内房企老大。排在其前面的有合生创展、天津顺驰、上海绿地,此三家房企在2004年里销售额均突破百亿,而万科在当年的年销售额仅为91.6亿元,销售面积为163.8万平方米。
2005年,房地产业遭遇严厉的宏观调控,大多数房企都遭受重创,顺驰、绿地等房企的销售额相比2004年,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反观万科,当年年报显示,万科在2005年里实现了销售金额139.5亿元,同比增长52.3%。
而从那以后,万科连续4年保持着高增长的势头,2006年销售金额212.3亿元,同比增长52.2%;2007年销售金额523.6亿元,同比增长146.6%。
分析师称,万科崛起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即万科在被称为地产调控年的2005年中,拿了大量的便宜土地。年报显示,2005年,万科新增了651.2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比2004年的397万平方米增加近一倍。万科总裁郁亮对此也公开表示,在2004~2005年调控风雨刚刚降临时,万科就明确提出“调控对优秀企业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利好”,并在行业普遍彷徨的情况下将2006-2008年设定为万科的高速增长期。而其他很多顺周期的企业就不免遭受行业周期的洗礼了。
到了2008年,又进入行业调控年,土地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大量出现流拍。这一年万科斥资136.1亿元拿地,虽然金额远低于2007年和2009年,但和 2009年的254.6亿相比,大概为1:2的比例。而2008年拿地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只有万科。2009年牛市中拿地金额相当于销售金额的40%左右,比例很低。
而保利2008年拿地金额仅为61.2亿元, 2009年高达450亿元,超过433.8亿元的销售金额。金地2008年拿地金额18亿,2009年超过160亿,近乎1:10的比例。经对比可看出,万科投入的资金量波动小,周期特点不明显。
董秘谭华杰曾介绍:这种方式类似于定投:因为锁定了每期的买入金额,所以价格越低的时候,买入的数量就越多,这样在经历一次完整的周期后,平均买入成本会低于波动中轴。万科在拿地时以总获取金额作为核心的约束变量,采取规避周期的方式。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