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结构性过剩致汽车产能利用率不足
2010-09-17 08:57:3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随便股民
发帖数:12604
回帖数:3292
可用积分数:1288062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5-09-04
主题:结构性过剩致汽车产能利用率不足

 李永钧
  
   2009年,疯狂的车市让汽车厂商赚得盆满钵溢,更出现了部分消费者无车可买的罕有现象。从今年年初起,新一轮产能扩张迅速展开,国内多家主流乘用车厂纷纷公布了规模庞大的产能扩充计划,跑马圈地、异地建厂的消息不绝于耳,在一片高歌猛进中,国内诸多乘用车企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产能扩张之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车企对中国汽车市场持乐观态度。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市场还远没有像欧美市场一样趋向饱和,还有相当大的潜在空间。而谁在中国市场取得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领先一筹。因此,这一轮的扩产逻辑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据预测,今年乘用车的产能利用率仍然不足七成。从国际的经验来看,产能利用率要达到70%甚至80%以上才能赢利。这表明,国内的汽车产能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即是无效产能过剩与有效产能不足并存,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自主品牌疯狂扩产
  
   在此轮产能扩充中,近来风头颇盛的比亚迪再次充当了急先锋,在6000万元拿下湖南长沙的美的客车基地后,比亚迪将投资30亿元使该基地的产能提升到40万辆,而西安基地也将再次增加40万辆。两个基地建成后,产能将从现有的40万辆骤然扩充到80万辆,比亚迪2012年的产能要达到百万辆规模!
   长城汽车将扩建目光瞄准了海外。未来3年将在菲律宾、塞内加尔、保加利亚、委内瑞拉、马来西亚分别建设一家组装厂。此前,长城汽车已宣布将2015年的汽车产能锁定在200万辆。
   “长安汽车确定到2012年要具备300万辆产能的目标。从更长远来看,长安的目标是年产销500万辆。”日前,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中国汽车整体规模或达4000万辆。
   而今年年初,另一家民族品牌吉利汽车决定,对吉利兰州基地进行一期改造和二期扩建,并将年产能由原先的5万辆扩大至12万辆,兰州基地的目标则是成为向欧亚大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的桥头堡。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吉利计划拥有200万辆的产能,并在海外建成15个生产基地。
   华晨也没有闲着,尽管目前产销规模都还在30万~40万辆之间,但已将2012年的目标提高到了100万辆,扩充产能的多个基地建设正在不断推进中。分析人士认为,本土品牌之所以有急速扩充的冲动,主要是因为政策已经明确:“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将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显然,如果无法在短期内快速提升销量,未来很可能将面临被吞并的命运。
  
  合资品牌不甘人后
  
   合资或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同样不甘人后。福特认为,如何提升生产能力才是目前的关键问题。丰田汽车也继续加快扩张步伐。今年5月,一汽丰田总投资额约36亿元的新厂在四川落成投产。这同时意味着丰田在华产能将增加到82万辆左右。据报道,丰田将重新启动总投资额约38亿元的一汽丰田长春新工厂项目,并计划在2012年上半年投产,届时,丰田在中国的产能将再次扩充10万辆。
   今年6月,上汽通用五菱同样扩建了基地。作为该公司在北方地区重要的生产基地,青岛分公司已经启动了二期扩建项目。据悉,到2011年底相关项目扩建完成后,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30万辆提升至51万辆。
   就在5月,广汽本田宣布,增城工厂目前每年12万辆的产能将提升到24万辆,预计2011年下半年完工。届时,广本在中国的总产能将提升至每年48万辆。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到2012年,产能达到百万辆级别的车企将有: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这也是目前国内销量前四的企业。在豪华车方面,宝马已经签约,今年将产能扩大到10万辆,2012年可以达到20万辆,未来最高可以到30万辆。如此大规模的扩张被很多人视为疯狂。与宝马相比,奔驰就显得迟钝很多,只是计划将产能从2.5万辆提升到8万辆。其对手奥迪,年销量早已经突破10万辆,目前正朝着15万辆、20万辆迈进。
  
  压力凸显风险剧增
  
   然而,汽车企业的快速扩张式发展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国家发展改革委历时两个月,调查了国内20家汽车企业集团和10家骨干整车企业2009年底已经形成的产能和2010~2015年规划产能的情况,调查的结果是主要30家汽车企业集团2009年底整车产能1395万辆,2015年底规划产能可能高达3124万辆。
   在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汽车产能过剩感到忧虑的同时,部分业界人士也对新一轮产能扩张运动持保留态度,称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最大风险就是价格战可能趋于恶性化,进而吞噬企业盈利。
   另外,今年最后几个月国内汽车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在增加。尽管8月汽车销量出乎多数人的预料,环比增长15.09%,结束了连续3个月下降的局面,但这并不表明汽车市场又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从增幅来讲,2009年的市场基数很大,今年不可能再出现那样的高速增长。目前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汽车库存压力、资金成本压力、高销售指标的压力,并未因8月份的销售有所好转而缓解,尤其是竞争压力、资金成本压力、高销售指标的压力,正在进一步增大。
   数据显示,随着汽车供应量加大,以及市场需求的下降,多数经销商对第三季度库存判断将有所增加,库存压力凸显。面对扩产增能的风险,乘用车企业该清醒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