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招商"滑铁卢"引发长兴岛再思考 不拼地价拼"头脑"
长兴岛遭遇招商“滑铁卢”,对于上海众多地区、众多产业,颇有共同性———土地资源稀缺、地价高昂,加上自然资源不足,所以“竞争力”就下降,就比不上别人。这道难题、这个瓶颈,横亘在我们面前,逼着我们必须“转方式”,不转不行了。不转,就没有空间,也没有出路。
我们说,要赶快转,早转比晚转好,转高比转低好,那么转到哪里去?长兴的案例再次告诉我们,就是要从资源驱动转到创新驱动,就是要使产业发展尽可能地摆脱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上海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在于土地、岸线这些“硬件”,而在于区位、人才、智力、信息、技术以及市场化、法治化水平这些“软实力”,这才是上海的“第一资源”和最大优势所在。长兴不跟人家比土地、比岸线,而是打造中国造船业的“头脑中心”,这就是转向了创新驱动,这才能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和羁绊。
长兴的“痛定思痛”,颇有深刻性和普遍性,他们曾面对的难题,我们很多战线都面临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案例很有解剖和思考的意义,说的也并不仅止于一个造船业的事。
三大央企入驻,长江隧桥通车,让僻居海岛的长兴人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希望。可不久前一次重大招商项目的铩羽,令他们再度陷入困惑:土地资源稀缺,商务成本高企,如何吸引投资?
就在昨天,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董事长周文忠飞赴北欧,踏上招商之旅———希望吸引国际知名的船级社、海洋工程研发机构落户,推动长兴岛走一条创新驱动的“错位发展之路”。
思路的转变,正缘于那次失败的招商。
长江隧桥通车,给崇明三岛带来契机,尤其是长兴。中船、中海、振华三大央企的造船基地入驻,凸显出建设“海洋装备岛”的优势,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热点地区。为了延伸海洋装备产业链,长兴岛加紧接触四川某企业,诚邀对方加盟长兴。
这家企业是全球第二大陆地钻机生产商,计划在沿海地区建立海洋钻井平台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高达30亿美元。在洽谈中,对方提出,要1000亩工业用地和1000米的深海岸线,且土地价格不能高过每亩25万元。
这给长兴出了难题,因为岛上每亩土地开发动迁成本,最少要60万元。但这个大项目实在太吸引人了,长兴通过多方努力,把每亩土地的开发成本降到了41万元,并向上级部门申请,好不容易争取到了600米的深水岸线。
即便如此,仍与对方的价码相去甚远,谈判瓶颈无法打破。僵持之下,这家企业另择高枝,将海洋钻井平台基地项目落户在了长江北岸的启东市。据了解,当地为这家企业提供了1730米长江岸线以及2000亩土地。
苦苦努力,空手而归。为什么“上海新一轮发展热点地区”,还比不过对岸滩涂围垦出来的开发区?
冷静下来的长兴人,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论证。他们发现,与长江北岸的启东和苏浙其他沿海地区相比,长兴岛在招商竞争中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土地资源有限,岸线资源稀缺,更重要的是,由于涉及动拆迁,土地开发成本高昂,随之带来生活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高企。而这样的劣势,在未来崇启大桥开通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届时,从启东到浦东国际机场只要一个小时,到外高桥只要半个小时,长兴岛很可能会面临“过路经济”的窘境。
痛定思痛,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决定另辟蹊径:这条产业链上的企业,有没有对土地价格相对不太敏感的呢?
当然有!就是那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和研发机构。这些年,中国正在向世界最大造船国目标迈进,世界造船中心明显“东移”,为新造船舶进行技术检验和颁证的船级社及海洋工程研发机构也将随之“东移”。他们对土地的需求量小,但与造船企业的空间距离,要求越近越好———这恰恰是长兴的优势所在。
逆向思维打开了长兴的眼界,园区招商也重新定位:建一个中国海洋装备产业的“头脑中心”!不久前,园区总经理张永康前往美国休斯顿,与全球最大的海洋工程论坛平台“休斯顿海工论坛”组委会接洽,准备筹办“长兴海工论坛”,以期把全球海洋工程研发机构的目光吸引到长兴岛上。
长兴的新一轮招商已全面启动。周文忠说,未来长兴岛的“头脑中心”,还可以与长江北岸的产业基地形成区位合作,共同打造一个长三角的海洋工程集聚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