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第一高价股洋河股份市值已超万科宝钢 A股醉了
|
| 2010-12-02 16:29:12 |
|
|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 发帖数:74822 |
| 回帖数:5844 |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 注册日期:2008-02-24 |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第一高价股洋河股份市值已超万科宝钢 A股醉了
虽然距离300元的高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洋河股份(002304)上市以来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目前,洋河股份是A股市场的第一高价股,市值已经超过1100亿元,已经取代苏宁电器(002024),成为中小板的冠军,排在所有AB股上市公司的第24位,超过中国建筑(601668)、万科、宝钢,距离第23名民生银行(600016)(1162.85亿)只是一步之遥。
机构推升洋河发“酒疯”
从2009年11月登陆中小板不到一年,洋河股份这家二线白酒上市公司掀起了一阵飙涨风暴,股价一路攀升,调整总是短暂的,上升却是边绵不断的。股价也迅速赶超贵州茅台(600519)等一线白酒上市公司,雄踞第一高价股宝座。目前的市值为1138.5亿元,超过了宝钢股份(600019)、中国国航(601111)、中国联通(600050)、万科等老牌大盘蓝筹股。
根据深交所的交易龙虎榜,不难发现洋河股份的迭创新高,机构轮番接力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可小觑。9月21日,洋河股份站上200元之后,主力资金疯狂涌入,当天的龙虎榜显示,前四大买入主力均为机构资金,累计买入8170.28万元;而当天位居卖出主力榜的机构资金金额仅为1406.24万元。
根据洋河股份的三季报,其大部分流通筹码基本都在机构手中,11月8日,刚解禁的1.5422亿股筹码并未因限售股解禁而松动。其前十大股东流通股东其中9席来自基金,另外一家是中国平安(601318)的万能险。其中广发策略是三季度新进的基金,不过第一次就出手不凡,目前持有184.3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的4.3%,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几乎没有机构看空洋河
对于机构如此热衷“畅饮洋河”的原因,湘财证券在其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计,洋河股份2010~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4.963元、7.778元和10.858元,分别增长78.1%、56.7%和39.6%。并预计公司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为350元,对应2011年的PE为45倍。巨灵财经的数据库中,有关洋河股份的研究报告有62篇,几乎全部都是推荐的评级,看空的报告为零。但是一家深圳的私募告诉记者,目前洋河股份将近七成的营业收入,依然来自于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省内,这样一个区域性的品牌在上市一年时间的股价已经快赶上茅台 、五粮液(000858)这些全国知名品牌,简直不可想象,主要还是在今年这样一个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资金借题材讲故事的产物而已。这样的故事,当年中船股份(600072)也曾上演,不过很快股价就从300元跌到30元,洋河股份是否会重蹈覆辙,投资人不妨拭目以待。
白酒股半年股价涨80%
除了洋河股份之外,老牌白酒股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市值今年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昨日贵州茅台已经跻身市值前十强,五粮液排在第16位。四大行中的建设银行(601939)已经被贵州茅台踩在脚下,两者的市值相差253亿。
从下半年以来,酒类股票就开始发“酒疯”,根据巨灵财经的数据统计,这5个月中,白酒的平均涨幅高达80.3%,其中涨幅最大的是沱牌曲酒(600702),截至昨日的涨幅为121.9%,涨幅最小的是五粮液,上涨58.85%,明星股洋河股份的涨幅为86%,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仅为17.72%。这也造成食品饮料板块的市值出现跨越式的发展,从年初的第26位飙升至第11位,把受政策调控的房地产行业甩在了后面。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2010-12-02 16:29:22 |
|
|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 发帖数:74822 |
| 回帖数:5844 |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 注册日期:2008-02-24 |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茅台五粮液(000858)轮番涨价 中档白酒酝酿跟风
每年春节销售旺季到来之前,涨价都是高档白酒的惯常动作。而今年岁末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涨价的消息,则刺激了对价格调整甚为敏感的中档白酒的神经。记者近日了解到,目前中档白酒品牌正在酝酿跟进涨价,白酒行业的“涨价风”或由此而引爆。
现象
“涨价风”带动
中档白酒蠢蠢欲动
对于近期茅台的大涨行情,尽管茅台股份一直声称公司的出厂价自今年来未作调整,涨价主要是经销商的终端行为,但其终端售价确实已由此前的700多元飙升至近期的1200元。
茅台、五粮液轮番涨价,第二阵营的高端白酒也蓄势发力冲高。泸州老窖(000568)在10月初证实,国窖1573的出厂价每瓶提价近百元,而白酒企业洋河股份(002304)10月15日也宣布,鉴于产品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上调“蓝色经典·天之蓝”系列产品的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5%。
高档白酒全面涨价,一些中档品牌白酒也开始蠢蠢欲动。尽管中档白酒的动作相当低调,今年鲜有对外公布调整价格的品牌,然而,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彭洪认为,高档白酒涨价之后,中档白酒必定要跟上,以弥补高档白酒上涨所带来的市场空缺,而中档白酒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推出新品,价格提升一个档次,毕竟原来的产品已有较为忠实的消费群,不可能随便涨价。
彭洪的这种分析已成为现实,泰山特曲营销总经理邝厚勋向记者证实,泰山特曲对涨价目前正在评估中,涨价品种、涨价幅度估计要到一周后才能确定。“可能会分品种而定,老品种将保持原有价格,而一些新品种则适当调整价格。”记者了解到,此前泰山特曲曾对其36度6年陈酿的流通价上调3元。
另外,有业内人士指出,皖酒王今年已调整过价格。但皖酒王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定了此说法,并表示没有涨价的计划。
原因
多重压力夹击 中档白酒市场下滑
对于涨价的原因,邝厚勋分析认为,目前物价上涨厉害,人员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如果不涨价,恐怕企业难以支撑下去,“白酒涨价是中档白酒的趋势所在。”
据媒体的分析数据显示,在白酒的生产成本中,粮食占20%左右,包装物占45%,人工占6%~7%,燃料动力费占6%~7%,制造费用占4%~5%,其他占16%~17%,其中涨幅较大的环节主要是粮食、人工成本及燃料动力费。以近期粮食环节涨价30%幅度计算,则给成品酒带来6%的成本上涨,煤炭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为25%左右,则带来1.5%左右的成本上涨,其他是不同程度的人工成本上涨,但总体成本上涨幅度在10%左右。同时,白酒酿造周期较长,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需要一段时间后才会反映在终端产品上。
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的涨价,是因为产品的稀缺性,促使其年末的销售冲高一个台阶。但对中档白酒而言,它们今年的日子并不“滋润”。“今年广东中低档白酒的市场很有可能是下滑的。”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彭洪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行业的统计数据尚未出来,但彭洪认为,几大压力之下行业下滑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整体市场肯定下滑。”江口醇诸葛酿和泰山特曲的相关负责人在评价今年市场时,都不约而同地如此说道。
彭洪分析认为,限酒令对酒水消费的影响是全行业的。除了这个共同原因外,进口葡萄酒和广东地产酒高档产品的崛起,也对中档白酒市场造成冲击。“近年来,葡萄酒消费一直处于上升态势,部分白酒的消费者已向葡萄酒转移。而随着进口葡萄酒价格越来越透明,进口葡萄酒与白酒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皖酒王相关人士指出,限酒令是造成白酒消费下滑的主要原因,就像单双号限行减少了汽车出行,直接造成汽油消费减少一样,现在所有的中低档白酒业绩都在下滑,而高档品牌则不受影响。
出路
成本大增利润低 唯有创新寻出路
而邝厚勋也坦诚,随着消费者保健意识的增强,部分南方的消费者确实向葡萄酒转移。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东口岸进口葡萄酒2290万升,同比去年增长51.7%;价值1.5亿美元,增长56%,进口平均价格为6.4美元/升,增长2.8%。其中,私营企业是进口主力,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大幅增长。今年1~7月,广东口岸私营企业进口葡萄酒1793万升,增长59.6%,占同期广东口岸葡萄酒进口总量的78.3%;外商投资企业进口252.3万升,迅猛增长94.2%,占11%;国有企业进口202万升,下降9%,占8.8%。
面对市场增长下滑的趋势,中档白酒如何应对已成为一众中档白酒品牌必须面对的命题。“中档白酒必须开发新产品,以增加利润率。在行业成本大增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创新,中档白酒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低。”彭洪认为,中档白酒应向进口洋酒取经,“洋酒商运作市场的模式是立体的,品牌推广由厂家负责,打假维权委托行业协会维护,每项工作各司其职。而白酒商从生产到市场运作,都是厂家一手包办的直线模式。”
邝厚勋告诉记者,泰山特曲今年无论从推新品、渠道以及服务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调整。“过去白酒进入市场,首先抢占的必定是餐饮市场,但受限酒令的影响此渠道的白酒消费在下降,只有将市场下沉至农村、地方以及单位、团购等。”邝厚勋表示,此外,泰山特曲也加强了产品的服务,“过去大家可能将服务瞄准在餐饮渠道,但现在泰山特曲会针对一些团购比如婚宴大批的订酒,提供现场的酒水服务。”
|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