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张维迎一句真话的后果!!
2010-12-13 20:43:3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歪JJ
发帖数:518
回帖数:1817
可用积分数:44807
注册日期:2009-07-15
最后登陆:2020-09-30
主题:张维迎一句真话的后果!!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财经日报

北大党委近日研究决定对光华管理学院行政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张维迎将不再担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拟任新院长,公示中暂未提及现任院长张维迎的动向……[网友有话说]
  《第一财经日报》从北京大学处获悉,北大党委近日研究决定对光华管理学院(下称“北大光华”)行政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张维迎将不再担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拟任新院长。拟任人员的公示期为12月6日至12日。

  根据该公示,北大光华原副院长蔡洪滨拟任新院长。在这张公示中,暂未提及现任院长张维迎的动向。北京大学官网显示,张维迎还担任着北京大学校长助理职务。


  北大相关部门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公示内容还不能说是最后的决定,仍需得到学校党委的任命。公示中也注明:如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问题,请通过来电、来信或面谈的形式向党委组织部反映。

  最年轻的院长

  即将接任北大光华院长一职的蔡洪滨生于1967年11月,比张维迎年轻8岁。他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数学系,此后在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留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并于1997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北大光华网站上,蔡洪滨本人的简历十分简短。除任职学院外,他还担任北京大学莫里斯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蔡洪滨还担任光大银行(601818.SH)、启明星辰(002439.SZ)和中国联通(00762.HK)等数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光大银行的资料显示,蔡洪滨长期致力于博弈论、产业组织、公司金融和中国经济等领域的研究。

  比起厉以宁和张维迎两位前任院长,蔡洪滨是北大光华最年轻的院长,他刚刚度过43岁生日。而厉以宁担任院长时是64岁,张维迎是47岁。

  2005年,蔡洪滨应邀回国,回到北大光华任教,并于一年后担任该院应用经济学系系主任。在他之前,经济学家邹恒甫曾担任该系主任。

  争议张维迎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家,张维迎成名甚早,且一向以其对市场经济不遗余力的鼓吹而闻名。今年,他的《市场的逻辑》一书风行一时。他提出,金融危机之后,社会上又开始蔓延对市场经济的误解和不信任,这种误解和不信任如果演变为更多的反市场政策,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会面临非常大的风险,比环境破坏的后果更严重。“这时候,需要经济学家站出来,澄清和捍卫市场经济。”

  出生于陕西一个农民家庭的张维迎性格直爽,但开口无忌的直爽,加上层层传播中的误解与曲解,也让他多次置身舆论的风口浪尖,被认为是“最富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

  早在1983年,张维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为钱正名》一文,提出“你能多赚钱,说明你对社会多作贡献”的惊人之语。文章刊登后,张维迎旋即陷入一场大批判。近年来,张维迎提出“官员是改革中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穷人上不起学是因为学费太低”,“垄断国企是一种全员寻租”,这些观点都引起很大争议。加上“邹恒甫被开除”事件等,令张维迎身边一直新闻不断。

  今年年中,一则“学历造假”的炮弹又对准了张维迎,以致张维迎不得不在博客中登出《张维迎声明》,对网上的“造假说”逐一作了回应。他写道:“自己在此严正声明:出自自己的每个阶段的简历,其一切文字都是正确无误的,经得起任何方式的检查。”

  “外界经常曲解和夸大张院长的言论,这对他是不公平的。”一位北大光华学生对记者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大光华教师对本报表示:“客观地说,张维迎在任内是十分敬业的,这次院长易主,可能他事先也没有想到,毕竟他才做了一届,年龄上也还能做一届。但现在的院长选任,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都很重要。维迎在人际关系问题上,可能得罪的人多一些。他思想有新意,但很多观点引起了社会争议,好像和管理学院院长的本分有些偏离。这大概是他无法继任的原因。”

  “未来中国经济的转轨,是要开发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靠的是企业家,靠的是柳传志,而不是靠的周小川。要完成这个转变,我们就一定要有制度方面的重要变革,包括政治制度。”在张维迎的博客中,这一新近演讲的标题为《中国发展靠柳传志不靠周小川》。  

  张维迎近期观点:中国经济不能再任由凯恩斯主义忽悠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0-12-13 20:46:2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歪JJ
发帖数:518
回帖数:1817
可用积分数:44807
注册日期:2009-07-15
最后登陆:2020-09-30
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这样的风骨!!张院长,好样的.历史会真实的记载.
2010-12-13 20:49:4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歪JJ
发帖数:518
回帖数:1817
可用积分数:44807
注册日期:2009-07-15
最后登陆:2020-09-30
[FACE]ico48.gif[/FACE][FACE]ico48.gif[/FACE][FACE]ico8.gif[/FACE][FACE]ico8.gif[/FACE]




该贴内容于 [2013-02-11 20:39:55] 最后编辑
2010-12-13 20:59: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昵称:256356
发帖数:13
回帖数:46
可用积分数:89897
注册日期:2010-12-05
最后登陆:2011-10-01
都不是好鸟
2010-12-13 21:10:2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5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歪JJ
发帖数:518
回帖数:1817
可用积分数:44807
注册日期:2009-07-15
最后登陆:2020-09-30
张维迎:官员在公开场合说的都是假话原题:张维迎的行为艺术
作者:苏小和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来源日期:2009-2-24
本站发布时间:2009-2-24 14:32:09
阅读量:1694次

  面对会议现场高西庆先生的商榷,张维迎甚至说,官员在公开场合说的话,都是假话,建议大家不要相信

  2月8日,我在亚布力满地的冰碴中听见张维迎提到了奥地利学派,他晃动着他的白发丛生的头,用他那浓厚的陕西口音,提醒人们:政府可能是愚蠢的,凯恩斯主义可能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陷阱。

  此前,对于中国人而言,奥地利学派可能只是极少数读书人书架上的装点,而现在,张维迎在大众广庭之下,大声呼吁中国经济必须要走到奥地利学派道路上去。

  在现场听张维迎演讲的人们不下500人,网路上还有更多的人在听、在看。我知道人们还将一如既往地陷在简单的情绪里,很少有人能听懂张维迎在说什么,更多的人破口大骂,像过去无数次的骂街一样,把一个经济学家的言论当成理所当然的敌人。

  我曾经就张维迎多年来对市场经济常识的坚守问过柳传志:为什么张维迎得不到民众的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经济体依然那么迷恋政府操控?柳先生略带忧虑地说,“这种事还得有艺术性,如果毫不掩饰地直接言说,别人听不懂,不能理解你的意思,所以做事还得很小心,说话得注意。”

  我想这就是张维迎的经济学窘境。他的知音少之又少,他对市场经济常识的坚守,既没有真正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制定,也没有大面积启蒙民智。他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一个人卖力地表演,而亿万观众却背对着他,正在观看另外一场乌有的闹剧。场面是如此宏大,可是张维迎却体会到了孤独。这一时刻,他看上去已经不太像一名经济学家,而是一名行为艺术家,一个人在喧嚣的大街上独立演绎着自己的经济学艺术。

  此时的张维迎,看上去甚至有一些急躁,有一些偏执,因为他看到了常识,所以,他的言辞显得不留余地,他似乎把一个企业家云集的商业活动场地当成了教室,似乎把所有的行人当成了学生。

  他以《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为题,直指凯恩斯主义是政府最喜欢的策略,所有政策都是不考虑长期的后果,只看到目前的利益。由此,他建议,应将国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以及一半的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国有上市公司拿出40%股份,外汇储备拿出1万亿美元,两项加起来一共是13万亿人民币,发到每个人手里是1万块钱,五口之家将分到5万,这将有非常大的财富效应。”

  面对会议现场高西庆先生的商榷,张维迎甚至说,官员在公开场合说的话,都是假话,建议大家不要相信。事实上,高西庆先生高居中投公司总裁官位,掌管着令全球眼热的万亿外汇储备的运作,这种政府利益诉求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听众的哄堂大笑,而且是一种完全不理解的大笑,张维迎板起了面孔提醒大家别笑,企业家要学一点经济学知识,不可做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瞎子。

  可是众人的笑声并没有因此停止。有人在讥笑张维迎太不懂中国国情;有人在讥笑他过于象牙塔,有人讥笑张维迎的这些演讲,充分暴露了他的极右本质;有人愤怒了,在下面低声骂道,张维迎彻底忘本了,没有党和政府,能有他张维迎的今天么?

  如果你读过奥地利学派,尤其是米塞斯的书,那么你将对今天中国经济主要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态势有了更加宽泛的认识。我想说的是,21世纪开端的中国经济格局,可能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40年代前的欧洲大陆存在某种类似。

  当时,整个欧洲差不多被一种看起来伟大、光荣、正确的全能政府所统辖。这种全能管理最明显的地方,是在大学里。大学的产权完全属于政府,因此理所当然地由政府来行使大学的管理职能。所有大学都接收教育部的管制,就像警察局接受警察局长的控制一样。而所有的教授同巡警和海关人员一样,都是国家的公务员。

  当时,政府管理的方式直接从任命大学校长开始,他们通常只任命那些值得政府信赖、可靠的人,任命那些与政府观点完全一致的、相信政府万能的人。为数稀少的自由主义学者们试图从教育部的全能权力中捍卫知识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但政府权力在手,社会约定俗成,他们的声音被视为大逆不道,并迅速被埋没。

  米塞斯和他的学生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度日,并最终决定逃向美国。美国得以享受到自由经济学派的巨大成果。

  但是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自由主义经济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排斥。教授们把视野局限在狭隘的领域,大家都不关心政策的未来后果,而政府对这样的行为和立场竟然予以奖励。人们的工具理性上升到了偏执的地步:劳动经济学家只研究劳工政策的后果,农业经济学家只研究农业价格的上升。他们都只是站在政府压力的角度看问题,根本不关心最终的社会后果。他们已经不是经济学家,只是特定行政部门的政府行为的解释者。

  我没有要把张维迎类比成米塞斯的企图,但他的确在沿用米塞斯的观点说话,张维迎建议“中国经济学家要重新看待凯恩斯主义,按照奥地利派的观点,目前美国、中国的救市政策是只能延缓危机,把危机的时间变得更长,而不是变得更短”。

  由此,我们似乎能够谨慎地认为,张维迎应该不是那些“特定行政部门的政府行为的解释者”,不是御用性质的“宫廷经济学家”,他是一个能够独自表演的行为艺术家,是一个站在市场经济的常识之上,一直说实话的教育家。

  刚好,奥地利学派中的大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曾经说过:“经济学家不是商业技术专家,经济学家在自由社会的角色是纯粹教育性的,只有当政府或者其他任何使用暴力的机构干预市场时,经济学家的用武之地才会扩展开来。”

  是的,张维迎或许就是这种纯粹教育性质的经济学家,尽管他可能有很多盲区,在名利场上纠结,不够开阔,但此次全球经济危机蔓延之时,他的种种言说,的确有米塞斯和罗斯巴德的当年之风。

  有人说,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如果说,今天的张维迎是在基于历史说话,那么,他的论述将可能更逼近未来的轨迹。也许,这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2010-12-13 21:11:3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6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cantenj
发帖数:100
回帖数:558
可用积分数:120479
注册日期:2008-10-13
最后登陆:2015-02-06
得罪了小穿,后果很严重,小鞋有得穿。
2010-12-13 21:11:5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7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歪JJ
发帖数:518
回帖数:1817
可用积分数:44807
注册日期:2009-07-15
最后登陆:2020-09-30
3月19日
张维迎和任志强:真话,舆论与策略
张维迎和任志强已经热门一段时间了。仔细研究他们的原话后,发现两人激起如此争议的观点其实远没有媒体标题耸人听闻。任志强只是指出做为企业,房地产商的义务是利润最大化,而社会公益是收了税款的政府份内义务。张维迎觉得对中国改革的辩论应当以理服人,大家应当用数字而不是无头热血来反思当前的问题。

好像两人说的不过是五百年前就尽人皆知的道理,根本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也不配那么多的笔墨官司。三岁儿童都可以明白,政府收税不止是为了给公务员加薪,讨论严肃话题应当借助数据这样坚强的论据。可是,在同样以利益最大化为己任的媒体包装下,我们看到的是 «任志强 :贫富分区论» ,«张维迎称改革利益受损最大者是干部»这样的标题。当然,无风不起浪;若不是中国改革对大众利益巨大的重新配置,这两位除非有机会超男PK,否则根本无法吸引如此众多的眼球。

两人的观点当然可以置疑;他们说话时的一部分初衷可能就是要引起争论,因为道理是越辩越明的。但现在所以的争议都集中在题外话上,比如他们的政治立场。就好像对于一封举报贪污的信后,举报人需要证明的是举报动机的单纯和自己的清白;而信的内容和真实程度缺根本无人问津。这无疑是两人的失败之处。

现代公民社会是各种利益集团共存的有机体;这些集团的利益不可能总是一致的,冲突无法避免。在自由社会,代表着不同集团利益的政党担负着协调这些利益的职能;在中国,有杰出造词能力的共产党却独自代表所有的利益(三个代表),以一己之力建设和谐社会。改革造就了大量的新兴利益集团,对外开放亦然。浙江的精明商人只有在允许私营经济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大都会的高级白领离开了中国的外企也不能指望同样的收入。但是改革开放同样撼动了其他集团的利益,如下岗的国企制造业工人。不同阶段的改革对各个利益集团的影响也不同:最典型的就是商业局和物资局从脱颖而出到变为鸡肋,而教育局从贫困落后变为肥差。而最让问题复杂话的是人员不断增强的流动性,以及与之而来的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极大的放大了人们的不安全感,和对贫富差距扩大的忧虑。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问题可以用火药桶来形容。张任两人的言论,无论其出发点为何,一经媒体炒作,马上引来各界的强烈关注。任志强之所以被口诛笔伐,不是因为其对住宅区档次规划的意见,而是其说这番话时的耿直,或者强横。张维迎被骂同样不是因为指出改革需要解决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问题或其提出的解决方案,而是他对此问题直白的表达。换句话说,如果张教授不直截了当的指出应当一次性的决定性的解决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问题,而是使用’领导干部应当加强思想性道德性建设’之类的套话,他的观点就不会引发如此激烈的争议。

不管争论的结果,待到尘埃落定后,这些争议告诉了我们什么?首先,中国公民社会的依然处于发展初期,但是毕竟在发展。中国民众对于思想观点的容忍程度,甚至是理解程度还相当有限。很容易看出来的是,许多痛批张维迎的文章作者甚至没有看完张刚刚一万一千字的原文(http://www.eobserver.com.cn/ReadNews.asp?NewsID=17468)。另有一些勉强读完张全文的批评者也显示了他们对这些浅显文字理解的困难,和与张思想高度上巨大的差距。对任志强的批评声中,大多数人也懒得听其完整的原话(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zmzg/200603090911.asp),只凭一个新闻网站标题就想当然的推测任的立场。然而,争论参与者的平均素质在增长。即便是打口水仗,纯属人身攻击性质的文字比例正在下降;哪怕是胡说,大家也开始用论据,即便很荒唐和离题,而不光是论点和口号来支持他们的立场。其次,现代媒体的发展决定了形式对内容的相对重要性的上升。快餐化的现代大众传媒不仅会放大,甚至会极端化发言者的立场来吸引受众。在这种情况下,讲究策略的表达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中国,PC政治正确已经是现实,而不是几年前大家的耽忧。最近哈佛校长的下课和法国学生的骚动,说到底都是当事方沟通技巧的欠缺,导致与受众逐渐不可挽回的理解差异。做为公众人物,哪怕是呈述简简单单的真话,也应当预先考虑不同受众可能的反应,并相应调整言论的力度和委婉度;否则,就应当期待意想不到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今天,放大炮似的表达方法已经难以传递发言人想要传递的信息。至于这一点,张教授和任老板应该都可以证明。


2010-12-13 21:13:0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8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歪JJ
发帖数:518
回帖数:1817
可用积分数:44807
注册日期:2009-07-15
最后登陆:2020-09-3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海锋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经济学家张维迎近日卸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一职,接班人或为蔡洪滨。
此前有消息人士透露,北大光华上个月已经宣布张维迎院长任期结束,而关于其下一步的去向北大光华并没有给出任何消息。
成名甚早,加之本人性格直爽、出言犀利,张维迎一度被认为是最富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知情人称,张维迎的很多观点曾引发社会争议。
北大光华一位教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称张此次离任是其言论过激所致。据该教师称,张维迎“思想有新意,但很多观点引起了社会争议,好像和管理学院院长的本分有些偏离。”此举可能直接导致其无法继任院长一职。
而与该位教师的推测相呼应的是,张维迎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声称,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柳传志们”,而非周小川。其言辞风格可见一斑。
据了解,蔡洪滨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大学莫里斯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审计署特约审计员,兼任北京启明星辰(002439)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自2005年起,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曾任系主任、院长助理;1997年至2005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系助理教授。蔡洪滨于1988年获武汉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学位,于1991年获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经济学硕士学位,于1997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经济观察网】本文网址:http://www.eeo.com.cn/finance/other/2010/12/13/188791.shtml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3 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