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收缩战线 四川长虹欲挽颓势
一落深渊,股价从66元一路下滑到3.96元(12月16日收盘价),四川长虹(600839,股吧)昔日“第一蓝筹股”的风范已无。不过,那个日渐式微的颓势已悄然而变了。
重塑核心竞争力
12月1日四川长虹公告称,11月26日,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组织了长城证券2.42%股权公开竞价会。经公开竞价,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最终受让方,成交价为30050万元。同日,公司与长虹集团签署了《产权交易合同》。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四川长虹不再持有长城证券股权。本次股权转让扣除初始投资成本后,实现投资收益约2.5亿元。
一般来说,投资证券公司股权的风险系数较小,长城证券这几年的经营情况也比较稳定。西南证券(600369,股吧)首席分析师张纲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如果不是急需缓解现金流的压力,应该不会这么着急出手,而且还卖得这么便宜。特别是马上就到年关了,归还银行贷款的压力会比平时更大。”但从财务数据来看,长虹资产或出现恶化的趋势。
四川长虹2010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1.21亿元,此外,公司筹资现金流所占总现金流比重畸高,大大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带来的现金流。
张纲表示:“对于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期的长虹来说,投入必然是很大的,但原有生产线所产生的现金流情况并不理想,造成了公司资金面的紧张,公司也急欲通过出售资产改变这一现状。”
本次转让长城证券股权,四川长虹给出的解释是“聚焦资源发展核心产业,同时盘活非主业资产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凭借2.5亿元的投资收益,公司2010年年报无疑会靓丽许多,但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长虹变卖家产等一系列行为却让人疑窦丛生。事实上,自2004年豪赌20亿美元投资等离子面板项目后,长虹的处境开始变得尴尬。一方面大笔银子撒出去了;但另一方面收效却甚微。加之,从上世纪末开始长虹长期奉行低成本战略,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企业要实现成本优势,必须要技术领先。“在多家彩电品牌共存的局势下,仅靠价格优势是不可能持久的,企业需要构建可靠的核心技术基础。”国泰君安分析师吕春杰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由于长虹在鼎盛期业务扩张太快,体态日益庞大,当供需状况发生根本性改变、平板电视等技术日新月异的时候,无法快速“调转车头”,由此错失良机。与此同时,前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润峰极具风格的权威式管理模式,也难免使长虹的决策带有个人意志。
显然,2004年开始掌舵长虹的赵勇对此了然于胸。他针对新的市场环境提出“三坐标”战略转型,即沿产业价值链方向向核心技术、关键部品的高附加值拓展。
今年初,四川长虹宣布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42英寸以上平板电视面板生产线全面量产,年产能扩至300万片,跻身全球前三大等离子面板制造商。
而在分析人士的预测来看,“只有规模达到1000万片,占据上游面板厂商前五名,长虹等离子才能真正实现盈利。”目前来看长虹尚有不小的距离。
彩电行业通常是三到五年为一个更新换代的周期,液晶已经出来好几年了,后面还有3D等众多新概念在等着,“先不说资金方面,都是百亿级的,长虹相当缺钱。就算巨额投入,等到产出的时候恐怕市场又面临饱和的困局。”上述分析人士说。
目前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生产线中,北京京东方、昆山龙飞光电、深圳华星光电这三条8.5代(最新技术)液晶面板生产线已被批准,2011年底之前基本都能投产。而从上述企业投资规模看,预计到2012年国内液晶面板很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欲结盟突围
在今年的科博会上,长虹依然带着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创”、“世界之最”的等离子产品盛装亮相。长虹在一开始发展等离子生产线的时候,就把发展等离子产业链冠之以“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业界普遍认为,长虹在等离子方面的巨资投入,仍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豪赌。
为改变“一木难成林”的尴尬,长虹以等离子核心技术作为橄榄枝不断地向同行伸出。今年5月初,传出TCL董事长李东生参观长虹等离子生产线一事。知名品牌专家李光斗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长虹方面对李东生一行寄予了厚望,因为一旦其他家电厂商愿意购买长虹自主生产制造的等离子屏幕,此举意味着,在等离子与液晶两种不同技术的对抗中,长虹又多了一个盟友。
李光斗表示,在液晶电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今日,等离子电视若想重振河山,仅凭四川长虹的一己之力,几乎无法达到,因此必须完善等离子屏幕的上下游产业链。
他表示,四川长虹之所以大力发展等离子项目,是因为长虹认识到:“如果无法掌握上游屏资源,中国电视整机企业就会逐步沦落为没有话语权的廉价的组装车间。”
事实上,基于对平板电视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市场的判断,国家已经将平板电视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甚至将其作为“2006年至2020年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里最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科技部在“十一五”期间,给平板电视列了5亿的专项资金,信息产业部也在电子发展基金中把平板列为重点支持项目。
在这种背景下,林茂祥认为,长虹进入等离子屏产业,不仅将实现公司平板电视产业向上游战略转移,掌握关键器件的核心技术,获得平板电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进而大幅提升公司在未来高清电视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将打破日、韩等国对于等离子屏的垄断格局,使整个中国平板电视产业生存环境趋于良性,使行业内上下游各厂商都能得到自身的利益。
正基于此,才有了上文中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长虹之旅,未经证实的消息是,目前长虹不仅邀请了TCL,亦邀请了国内如海尔、海信之类的各大巨头。“如果各家国内厂商加入等离子阵营,他们将如何生存?加入等离子的前途如何?这些都将是中国电视厂商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李光斗如是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