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长安和标致雪铁龙深圳签约宣布成立合资企业
|
| 2010-12-28 19:57:49 |
|
|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算股神 |
| 发帖数:45382 |
| 回帖数:32109 |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 注册日期:2008-06-23 |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长安和标致雪铁龙深圳签约宣布成立合资企业
长安和标致雪铁龙深圳签约宣布成立合资企业
近日获悉,8月26日,长安汽车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与法国PSA将在深圳签署中国长安PSA深圳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长安汽车总裁徐留平与PSA总裁瓦兰
据了解,26日签约仪式的时间,将定在下午5时左右。中国长安副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徐留平,中国长安副总裁邹文超,中国长安党委副书记杨建将出席签约仪式,深圳市方面出席的领导包括深圳市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以及一位副市长和深圳市发改委等委办局的领导。
此次签约将落实双方7月9日在法国达成的各项协议,包括双方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生产和销售轿车和商用车型。根据此前获取信息,合资公司的地点将定于深圳,在产能方面,合资公司将对长安现有的哈飞观澜基地进行改造升级,一期将达到20万辆整车和20万台发动机的产能。
49天完成火速签约(7月9日,长安汽车同PSA集团签署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合同)
从7月9日,长安集团总裁徐斌和PSA总裁瓦兰在巴黎达成协议,到8月26日双方完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时间仅过了49天,尽管之前哈飞曾与PSA有过4年的接触,但被长安接手后完全是推倒再来,因此对于这次涉及到7.9亿欧元的中法合资项目而言,速度确实有些快,但这种超速前进,正是双方最需要的。
此次合作对PSA而言,作为进入中国市场最早一批的品牌,却无奈落得“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局面,同样来在欧洲的德国大众,与南北大众两个合作伙伴一起,在2009年实现140万辆的销量,来自中国市场的的利润已占到4成。反观PSA,1992年与东风集团成立神龙汽车公司后,旗下标致、雪铁龙品牌悉数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品牌认知度低和车型等原因,同样在去年只销售了27万辆,而PSA在当年出现11亿多欧元的亏损,这无疑促使PSA加速开发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
一个巴掌拍不响,长安对此与双方的合作,也表现出了极大地迫切性。在汽车振兴规划出台后,身处四大之一的长安汽车,先后整合了哈飞和昌河汽车,从而迅速把产能扩至200万辆的规模,但是如何消化当前稍显过剩的产能又成为摆在长安面前的一道难题,前不久长安汽车总裁徐留平曾表示,把规模做大是企业做强的前提条件,但拥有经典的产品则是必备的因素。而此次双方在深圳的合作,将把哈飞汽车在观澜闲置已久的基地重新利用起来,此外,PSA的商用车技术也是长安较为需要的。
协调各自合资关系或成难点
与东风汽车的合作不畅,或成为PSA下决心加速寻找第二家合作伙伴的重要因素。神龙汽车作为PSA和东风汽车的合资企业,生产PSA旗下的雪铁龙和标致品牌车型,合资公司成立18年至今,2009年销量不过30万辆,甚至落后于2003年进入汽车市场的自主品牌比亚迪。
尽管成绩不佳,但神龙汽车背后有国内第二大汽车企业的东风集团撑腰,PSA想另寻新欢自然难上加难,而此次由于国内第三大汽车集团携手,PSA的在未来协调双方关系方面,自然要破费周折,而且,不同于车型丰富的大众和丰田,PSA能够量产并且适应中国市场的车型并不多,因此未来如何分配给两大合作伙伴,如何利用车型的投放来协调两家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或许将双方合作的关键和难点。
反观长安,目前已经和铃木、福特、马自达和已被吉利收购的沃尔沃有合作关系,尽管合资品牌众多,但长安与合资方的关系也并不乐观,一方面,长安收编昌河后,铃木的合资方最终都指向了长安汽车一家,因此铃木动了再寻合作伙伴的念头,另一方面,长安旗下为数不多的高端车型,长安沃尔沃,也随着吉利对其的收购成功,长安的角色从合作者变成了完全的代工厂。因此在合资方的掌控方面,长安汽车也将面临挑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2010-12-28 19:58:00 |
|
|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算股神 |
| 发帖数:45382 |
| 回帖数:32109 |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 注册日期:2008-06-23 |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经过3年时间漫长等待,标致雪铁龙集团(PSA)终于看到了在中国组建第二家合资企业的希望。5月6日,长安汽车和PSA对外宣布,双方已就在中国成立汽车合资企业签署意向书,双方各持50%的股权。不过合资企业并不会采用PSA品牌,而是自有品牌。
第二伙伴终于敲定
PSA早在1992年就进入中国,并与东风汽车合资建立神龙汽车。2007年6月,随着PSA与哈飞签署合作协议,其有意寻找第二合作伙伴的想法被曝光。
不过,PSA合资伙伴东风汽车对于前者的移情别恋表示强烈不满,为了阻止PSA,东风汽车甚至准备收购哈飞汽车。自此,PSA寻找第二伙伴的计划开始被搁置。
直到去年11月长安与中航汽车合并,PSA的谈判不得不转向长安汽车。在双方均有意借力对方的强烈愿望驱使下,仅用5个多月时间就达成了合作意向,相比于之前的谈判可谓神速。至此,PSA寻找第二伙伴颇为曲折的经历告一段落。
生产基地落户深圳
按照计划,合资企业将生产环保的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不过对于双方计划投入多少资金、引进何种产品,长安和PSA称“具体仍在协商之中”。
考虑到此前PSA与哈飞的合作谈判是基于后者在深圳的生产基地,而哈飞汽车已并入长安集团旗下,PSA与长安的合作仍将落户处于空闲的深圳基地。
2004年9月,哈飞汽车在深圳北部兴建了深圳基地,首期投入20亿元,占地60.4万平方米。哈飞汽车高层当时称,深圳基地首期年产汽车3万-5万辆,如果进一步提升产能,2010年前可以达到年产20万辆的设计规模。不过,由于赛豹轿车业绩惨淡,从2007年6月起,哈飞深圳基地就全面停产。
对于长安来说,利用既有的哈飞深圳基地,不仅有利于利用闲置产能,而且可以减少现金投入,显然是最佳选择。
PSA执行副总裁、中国事务部CEO华日曼透露,合资公司未来很有可能建立一个新的自有品牌;新合资公司轿车产品定位上将会与神龙公司区分开来。
尽管长安与PSA已达成意向,不过业界对于这样的“弱弱联合”前景仍是担忧多过于信心。
|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