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随便股民 |
发帖数:12604 |
回帖数:3292 |
可用积分数:1289657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5-08-01 |
|
主题:天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渤海湾,是咱的蓝色富矿
春节上班后,市海洋局等相关部门以一天也不耽误的劲头投入到天津市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中。据介绍,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本市按照“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部署,全面提高海洋事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到2015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年增长17%,海洋生产总值规模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左右,基本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家海洋科技研发与转化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基地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基地,形成沿海蓝色海洋经济带,为本市基本建成海洋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十一五”期间,本市海洋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海洋生产总值超过2300亿元,年均增长14%,单位公里岸线海洋生产总值高达15亿元,在全国沿海省市自治区中名列前茅。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300万吨造修船基地等一批海洋大项目好项目陆续建设。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五大海洋产业区建设正在展开,本市海洋产业新格局初步形成,为“十二五”本市海洋经济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市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本市五大海洋产业区基本建成,本市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5000亿元。本市确定将海洋石油化工业作为海洋产业的支柱,大力提高油气资源勘探水平和开采、炼油、加工能力,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重点发展专业船舶、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大型船舶、海上工程装备和港口机械等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建设300万吨临港修造船基地,加快50万吨级和30万吨级船坞建设,实现海洋制造业快速升级;将新建和改建100个码头泊位,实现海路和陆路交通无缝对接;每日海水淡化将达60万吨,年直接利用海水40亿吨;壮大海洋现代服务业,国家海洋博物馆建成开放,将成为全国海洋文化基地,带动本市海洋文化活动日趋活跃,社会公众海洋意识有新的提高。 (记者杨晓慧)
新建改建百个泊位 海路陆路无缝对接
改造大码头,建设世界领先大港
本市制定的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本市将加快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天津港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与铁路、公路实现无缝对接,到2015年,改造和新建泊位100个以上,使本市成为世界领先大港。
据悉,“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加快建设集装箱码头和煤炭、矿石、石化、杂货等各类大型专业化码头,并加快航道拓宽、防波堤建设速度;年设计通过能力将增加2.8亿吨,建成30万吨级复式主航道,主航道浚深到-21米,建成世界领先大港;加快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和中心渔港码头建设,到2015年建成南港工业区10万吨级航道、临港经济区5万吨级航道,并启动泰达港区建设。完善现代集疏运体系,发展海路与铁路、海路与公路多式联运,推进产业区内、区间,以及对外交通联系。建设天津港疏港铁路战略通道,形成4条集疏港铁路通道,提高铁路集疏港能力。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滨大道为重点,建设高效畅通的沿海公路交通体系。(记者杨晓慧)
海水淡化,向大海要水
“十二五”日淡化将达60万吨年直接利用40亿吨
本市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今后五年,本市将大力开展海水淡化技术、装备技术和海水中贵重元素提取技术的自主研发,实现每日处理淡化海水60万吨的生产能力,海水直接利用每年达到40亿吨,推动本市的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各领域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城市。
据悉,从现在开始,本市正在打造“热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新的产业链。通过开发海水利用成套技术,加强与制盐、热电、化工等产业相结合,实现浓海水零排放。通过发展亚海水淡化技术,推行在河流入海口进行海水淡化,降低高盐度海水淡化的成本;积极扩大海水直接利用的规模和领域,到2015年,全市日产海水淡化60万吨,海水直接利用每年达到40亿吨。
同时,本市还将开展年产300万吨海盐的生产基地改扩建及海水综合利用项目,有效提取海水中钾、溴、镁等化学资源,研究海水中锂、铷等贵重元素的提取技术;大力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推进在海水淡化系统设计、装备结构设计等多方面自主创新。(记者杨晓慧)
引入顶级邮轮公司建两千游艇泊位
蓝色海岸线,做足旅游文章
本市的海洋旅游业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快速发展,海洋博物馆等各类海洋文化设施达到10座,海洋主题公园、休闲总部和游艇总会等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海洋娱乐设施将更加完善,到“十二五”末,年均停靠邮轮100艘以上,三大游艇俱乐部建设游艇泊位2000个以上,将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和高品位的休闲度假区。
据悉,“十二五”期间,本市将以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东疆保税港建设为重点,完善航母主题公园、海水浴场等旅游设施;加快妈祖经贸文化园、游艇俱乐部等一批重大旅游场馆建设;做大做强邮轮游艇经济,鼓励和引导国际知名邮轮公司增加停靠天津邮轮母港的邮轮班次,引入世界顶级邮轮公司在津设立分公司。同时本市还将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滨海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环渤海区域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和信息共享,使本市成为滨海旅游的新热点。 (记者杨晓慧)
推行工厂化养殖向休闲渔业转轨
吃海鲜赏海景 饱口福饱眼福
本市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今后将转变传统渔业养殖模式,重点推行工厂化养殖和远洋捕捞,使传统渔业逐步向都市型休闲渔业转轨。
据悉,本市将改善海洋养殖模式,逐步缩小传统围海养殖规模,建设工厂化海水养殖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海珍品养殖及优质苗种,开发全封闭循环海水设施化技术,提高海水健康养殖水平;同时将通过开展增殖放流,实行伏季休渔制度,恢复近岸渔业资源;增加远洋渔船数量和吨位,大力发展远洋捕捞。本市还将以中心渔港等重要相关建设项目为平台,延长海洋渔业产业链,推进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及活体物流,打造富有海洋特色的大型海洋水产品加工基地、北方最大的海洋水产品物流中心、知名的海洋水产品品尝就餐场所和海洋观光区域。
据悉,今年年底,本市在中心渔港建设的环渤海地区最大的集海产品集散加工、渔业研发制造、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渔港新城”将初具规模。届时,每年可为百姓餐桌提供超过4万吨海鲜,将为市民的休闲生活增添好去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