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京东方“画饼充饥”到何时
2011-02-19 23:14:1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京东方“画饼充饥”到何时

 “京东方亏损是事实,也有许多人认为京东方只会在二级市场圈钱,不懂回报投资者,说的虽是事实,但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冤。”京东方证券部一位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们开发的项目周期较长,这好比种树,树苗已长了三年了,第四年才能够结果,现在刚刚第三年,还没有到果子成熟期,怎么能说是没有回报呢?“我们现在还没有到收获期,亏钱自然很正常。”
  近日,京东方刊登公告显示:“预计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净利润约-21亿元至-19亿元。”一时间,“京东方圈钱不盈利”成为舆论的焦点,尤其是在1月24日,公司刚刚完成高达86.6亿元的增资,而这正是承担着总投资280.3亿元的8代TFT-LCD(液晶)生产项目。
  公开信息显示,京东方TFT—LCD(液晶)项目开始于2003年,当年即分别斥资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的液晶显示屏业务,以及斥资12亿美元打造的北京亦庄液晶生产基地的一期工程TFT—LCD5代线项目。而其真正开始“烧钱”的时间则始于2007年。当时京东方斥资34亿元用于成都京东方的第4.5代TFT-LCD生产线项目,而在合肥创建的TFT—LCD6代线项目,总投资高达175亿元;在2009年,为赶上夏普等领先的液晶屏生产企业的步伐,京东方宣布在北京8.5代线正式奠基,其投资280余亿元。
  京东方自进军液晶面板行业以来,其总投资达到500亿元人民币,除2007年,市场转暖、面板市场价格走高、外加股权出让和政府补贴公司盈余6.9亿元外,其余几乎是连年亏损。2005年和2006年,公司先后亏损15.9亿元、17.7亿元;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公司再度亏损8.07亿元;2009年,在政府补贴7亿元的情况下,京东方勉强避免了再度ST的噩运。2010年预计亏损19亿元至21亿元。
  面对一连串的亏损数字,作为上市公司京东方也感到压力很大。
  “我们现在压力也很大,看到公司亏了,很多股民打电话过来询问时情绪都很激动。”京东方证券部那位人士告诉记者。液晶屏(TFT—LCD为其中一种)是一个前期投入巨大的产业,无论是资本还是技术,都是密集型的,前期投入大亏损大是自然现象。虽然今年8代线对公司很可能仍是负贡献,但目前在8代线项目上的技术人员全部为公司的精英,而且该技术是较为先进的,它未对盈利的贡献也将是巨大的。
  对于京东方的说法,一些股民却不以为然。
  “京东方最善长于画饼充饥,每到融资时总是把投资项目描述得如何如何有发展前景,给投资者画一个大大的饼,但结果到年报时盈利数字前面却多了个‘-’号。”一位网民在网上发贴说。
  一位市场人士更是通过对京东方的项目盈利前景进行分析,指出京东方盈利前景并不乐观。目前国内高世代TFT—LCD计划或在建的生产商一共有7家,分别是拥有6代线和8代线的京东方、中电—熊猫,拥有7.5代线的三星,以及仅拥有8代线的龙飞光电、TCL、广新光电和LGD。其中,代表液晶屏生产较高水平的8代线,除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左右量产的京东方外,还包括龙飞光电和TCL,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更值得关注的是,京东方的8代线,到投产之时,或许就会成为过时生产线,”该市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日本夏普TFT—LCD8代线以及更先进的10代线已经投产,京东方8代线不仅可能重蹈其5代线投产即落后的覆辙,更或出现投产即被淘汰的命运。2005年,当京东方5代线投产时,日本和韩国的多条5代线的折旧已经结束,其“微利即出售”的营销策略旨在挤压京东方5代线市场空间,不仅使当年17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从220美元下降到低于京东方5代线生产成本的120美元,也导致了京东方5代线连续两年的亏损。
  对于此说法,京东方证券部人士表示,目前世界上仅夏普10代线领先于京东方的8代线,京东方8代线在技术含量上并不落后,因此高世代线面临的风险要小于5代线。
  “2009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1-02-19 23:14:3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业绩依靠政府慷慨红包相送才得以翻身的京东方,2010年业绩成负数或已成定局。而面对2011年,京东方能否凭借已经量产的6代线、于四季度量产的8代线一举扭转颓势呢?答案或是否定的。”该市场分析人士对此非常肯定。
  光大证券赵磊虽没有否认京东方2011年不能盈利,但他认为2012年公司有盈利可能。
   “我预计在2012年公司的盈利状况将出现扭转。”赵磊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我目前也不太看好该公司。但是在2012年,随着5代线的折旧结束,6代线和8代线的量产,京东方连续几年无回报的历史,才有可能画上一个句号。”

“幽灵”产生的秘密

  京东方2012年能否盈利是后话,其发展历程似乎是“亏损——圈钱——再亏损——再圈钱……”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京东方作为一家生产民用普通产品的企业,在连续多年亏损的情况下,为何其投资热情还是有增无减?
  “国内之前没有这个产业,不可能一出发就处于强势,只能追赶。液晶显示产业是基础性产业,投资回收需要一定时间。同时,这个产业也是我国在产业发展期进入的产业,几乎与全球同业是同步发展。虽然现在国内液晶产业的基础实力还不强,但这个产业我们必须做,因为液晶显示是信息时代的‘粮食’产业,中国要发展信息产业,一定要有‘自产粮’。”京东方一位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对于此说法,股民似乎并不买账。
  “这些都是美好的借口。与其讲许多爱国的道理,反不如多想想企业对股民的责任。”一位资深股民气愤地对中国商报记者说。
  对于人们的指责,京东方这位人士颇感无奈。“从财务上来讲,我们是亏损的。中国股市追求一种‘快餐文化’,股民追求的是快速回报,恨不得一夜暴富,不会因为你是新兴战略性产业就容忍亏损,这一点我们完全理解。中国过去从未搞过需要如此持续大规模投资的产业,因见所未见,必然生疑。在美国,英特尔发展芯片产业的前十年也曾险些关闭,是在美国开发署及资本市场强力支撑下,才成为当今全球产业领袖。日本企业进入液晶显示产业之初是以电子表、计算器的小显示器切入的,苦苦挣扎了十年才修成正果。我们京东方人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实干,早日实现盈利,以良好业绩回报长期支持我们的投资者。”
  无论目的如何,企业都具有扩张欲望,这是企业的本能和属性,这都好理解。资本都有趋利性,亏损了就没有人愿再投资了,但京东方却能做到“亏损——融资——再亏损——再融资……”其原因何在?
  “京东方的发展动能来自于地方政府的‘给力’。”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地方政府在液晶面板项目上的巨额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股市价格波动伺机退出;另一方面则可以成为保证项目在本地持续经营的重要砝码。这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会前赴后继地往里砸钱。
  该人士分析指出,对于项目所在地的政府投资而言,由于对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处置有着实质性影响力,因此即使生产线出现亏损,也可以利用前期大幅折旧所形成的价格优惠,引入新的投资者继续经营。
  在此背景下,京东方陆续兴建的4.5代线、6代线和8代线获得了一些地方政府从政府投资到税收优惠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成都投建4.5代线时,31亿元项目投资中的22.5亿元来自对地方政府的定向增发,并与地方政府合作获得国开行18亿元贷款;在合肥投建的6代线中,90亿元的项目投资里,60亿元来自地方政府投资,其余30亿元则由双方共同引入;8代线总投资280亿元,其中项目注册资本170亿元中,京东方自筹部分仅为85亿元,其余由北京市以信托筹资和土地出资等方式解决。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方模式”也被其他地方政府所复制,如在深圳引入的TCL8.5代线项目中,深圳市政府下属的投资平台公司——深超科技即与TCL各出资50亿元共同组建项目公司,其余145亿元资金通过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
2011-02-19 23:15:0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方式解决。
  与京东方几乎同时投资的上广电液晶5代线,由于经营不善贷款银行终止授信,接近完成设备折旧的生产线以20亿元底价对外招标,最终被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25.5亿元的报价所获得。而以如此优惠价格获得生产线的深圳天马,则保证将液晶生产线留在上海继续经营。
  “总之,尽管液晶面板投资有着前期亏损的压力,但是更有着投资收益之外的产业拉动和税收、就业等考量,因此地方政府有足够动力进行这种长周期型的项目投资。”该人士说。
   记者致电北京、合肥、成都等地的相关部门,这些部门均表示,一旦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将迅速形成一个年产值上千亿元的液晶显示产业群。
  但对多年来投资京东方的股民来说,即便出现这一结局,等待的时间也太久了。

探 询
一路绿灯有根源


  京东方的扩张除了地方贷款外,绝大部分是通过股市融资得来的,地方政府能得个旱涝保收,而股民却是两手空空。京东方也就成了股民心中“圈钱”不盈利的典型了。奇怪的是京东方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其再融资方案却为何一路绿灯?
  “对企业再融资申请的审核不是单凭企业盈利现状作为审核标准的,主要是看其再融资用途。再者,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投资者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做出取舍。”证监会相关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上市公司提出再融资议案是上市公司按照法律要求通过内部法定程序的自主行为,中国证监会在正式受理发行人融资申请后,也将视市场情况以及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合规性,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发行人的融资申请进行严格审核。不是只凭企业盈利能力作为是否批准再融资申请条件。如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但国家出政策要求抑制房地产泡沫,即使其盈利能力再强,但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其再融资方案也不会通过。相反符合国家扶持产业的上市公司,即使眼下企业没有盈利,但其定向增发的再融资申请也会得以批准。
  据悉,为防止企业从股市圈钱,中国监管机构已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从股市融资以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营运资本。
  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却指出,京东方在一再亏损的情况下,其再融资行为,还能一路绿灯,主要原因正如京东方一位人士所说的那样,是信息产业“自有粮”项目。证监会对其再融资申请也就一路绿灯。
   该人士认为,“证监会应该把政府扶持的产业项目与市场行为严格分开,如政府认为某个项目需要扶持,可以通过税收、用地等方面予以扶持。而不应该把处于培育阶段的项目进入股市,股市是市场,是需要盈利的。把一个处于研发中还未成熟的项目推向市场,让股民承担研发风险,除了让不知情的股民饱受损失外,对股市自身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害的。试想一下,如果股市中这样的项目多了,势必造成股资者对股市的恐惧感,而不愿到股市上投资,股市的投融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
  “股市不振,皆因圈钱所致,”著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更是一针见血地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股市的再融资问题显然不只是存在于募资用途上。监管募资用途固然必不可少,但上市公司再融资之所以给市场留下了“猛如虎”的圈钱形象,关键还在于上市公司再融资价格的高企,以及再融资金额的庞大。而这两点都涉及到再融资制度的不完善问题。
  从去年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情况看,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接近3000亿元,甚至远远超过了IPO约2000亿元的首发融资规模,再融资成了股市最大的抽资工具。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大好,但A股的走势却在全球股市中跌幅第三,仅略强于身陷欧债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2010年A股造就亿万富翁824位,股市投资者70%亏损。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也认为在市场定位方面,这本应是一个投资市场,现在却错误地搞成了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