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独家:谭华杰称3000亿目标是王石对万科增长质量强调
2011-02-22 07:46:4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独家:谭华杰称3000亿目标是王石对万科增长质量强调

2011年02月21日 19:24
来源:凤凰网房产

凤凰网房产讯 日前,一则《万科[简介 最新动态]3000亿战略目标和13个核心高层的微妙关系》的报道将万科2020年的经营目标和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反映。对于万科到2020年的3000亿目标和近来万科的人才流失这么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凤凰网房产独家对话了万科集团董秘谭华杰。他表示,近期,有传媒援引王石先生的表述,称按照某个规模增速推算,2020年万科年销售可能达到3000亿元。但实际上,王石先生的意思是,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的挑战,公司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这恰好是对公司质量效益型发展策略的强调和重申。

以下是对话内容:

凤凰网房产: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的3000亿元销售目标”的万科和最近万科的“人才流失”怎样去协调两者的关系?

谭华杰:万科2008年很明确的提出了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型。在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下,万科谋求的是健康发展、有质量增长,增长是经营效率提升的自然结果,公司不追求单纯的规模数字,也不预设年度销售目标,更不会将一个十年之后的销售规模数字设定为公司的目标。

近期,我们确实注意到,有传媒援引王石先生的表述,称按照某个规模增速推算,2020年万科年销售可能达到3000亿元。但实际上,王石先生的意思是,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的挑战,公司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这恰好是对公司质量效益型发展策略的强调和重申。

谭华杰:市场经济中,人才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万科奉行职业经理人文化,职业经理人的最大特点是市场化和可流动。过去从万科也曾经走出过不少优秀人才,公司因此被业内称为房地产行业的“黄埔军校”。在公司看来,能够向社会输出优质人才,本身也是优秀企业的成功标志之一。

根据独立第三方的调查,2010年万科的员工敬业度创历史新高,超过“中国最佳雇主”平均线9个百分点,无论高层还是基层员工,士气都非常饱满。

谭华杰:正常的人才流动,不影响万科的经营。首先,万科建立了成熟的管理体系和组织制度,从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人才引进、组织架构调整、标准化、战略纵深布局等工作,为千亿后的经营管理做准备,公司的正常经营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其次,万科实施的是团队化的管理,并不要求管理者是全才通才,也不依赖于“明星经理人”,而是注重团队建设,通过有效的组织搭配和团队构建实现能力互补,这样的管理风格下,企业的团队及运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凤凰网房产:近日有媒体稿件多次提到万科对商业地产出身的副总裁毛大庆给予 “重视”,请问这是否是万科将会在接下来的布局中大力转型商业地产?具体2011年的目标呢?而万科是否会对副总裁毛大庆有重用呢?

谭华杰:毛大庆先生是万科成功引进的优秀人才,他加盟万科后带领万科北京公司取得了优秀的业绩。但显而易见的是,北京万科2010年获得北京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冠军,主要仍是依托住宅业务。

谭华杰:万科专注于普通住宅市场的发展策略是稳定、延续的,目前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只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功能重新定位,一些城市的土地出让中,纯住宅用地越来越少,土地使用规划中非住宅占比不断提升。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这些城市继续赢得发展住宅业务的机会,万科必须在发挥传统住宅开发能力优势的同时,强化商业地产的经营能力。同时,万科的非住宅业务占比,也会被动地有所提升。但这并不代表万科专注于做住宅的大方向有任何变化。

谭华杰:也就是说,万科是为了进一步做好住宅而做商业,并不是为商业而商业。因此,公司所探索的商业地产,主要是那些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能够与住宅相配套的物业类型。公司对商业地产开发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急于全面展开。万科的非住宅业务占比,长期来看,我们希望控制在20%以内,短期来看希望不超过10%。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