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长安汽车发力新能源汽车部署
2011-04-27 14:04:0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主题:长安汽车发力新能源汽车部署

软硬兼施新能源

——长安汽车发力新能源汽车部署

□ 华 文

北京某4S店里,王先生站在一款混合动力车前看了许久,询问了售价后,就打消了起初购买的念头:“30多万元的价格,即使有优惠,也比汽油版车型高不少。”这样的情况不是少数,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目前国内的市场现状。除了销量不佳之外,还有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前。

与新能源车型的销售冷清大不相同,各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却热火朝天。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至少有60家车企宣布进军新能源产业。在未来5~8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才能形成规模,这也就意味着各个汽车企业在新能源上的投入短期内还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回报。

据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介绍,长安汽车从“十五”、“十一五”期间就一直努力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而这些投入在“十二五”期间都不一定能有所回报,到了2020年回报才可能体现出来。为此,长安汽车对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提出“十年三步走”的长期规划:到2012年将在新能源汽车上重点投资10亿元,全力推动纯电驱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达到20%;到2015年实现综合实力基本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到2020年将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达到30%,超过100万辆。勇于坚持、敢于投入,才能逐步培育起成熟的市场和消费者,引导新能源产业向良性健康发展。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技术路径,不利于全面挖掘各种新能源的潜力和优势。所以,在众多企业选择某一种新能源技术路径的时候,长安汽车按照“宽谱系、大纵深、多路径”的发展方针,采取了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PLUG-IN、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在内的发展模式。从国内第一台氢燃料内燃机点火成功,到国内第一辆自主品牌混合动力汽车下线,再到长安系列纯电动汽车试生产成功下线……长安汽车在多种新能源技术上都取得了领先成果。

除了技术路线之外,长安汽车还以自主品牌的身份,肩负着汽车行业和整个社会的责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重点在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技术上加大发展力度,目的就是以混合动力为代表的汽车节能技术,推动规模化和市场化,以提高中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总体水平;通过把纯电动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推动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而要想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从硬实力和软实力双重下手,掌控核心技术和部件。在2008年长安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公司,以便在新能源方面开展更多专业化的运作。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长安汽车掌握了整车系统集成和标定匹配、一体化专用发动机设计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获得纯电动、PLUG-IN、混合动力技术专利144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在混合动力领域,长安汽车已完全掌握中度混合动力的关键技术及控制策略,基本突破重度混合动力技术难关,成功绕开丰田的技术壁垒和标准封锁。在电动车领域,掌握了“整车集成及控制”、“电机及控制”、“锂离子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三大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关键零部件研发及制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软实力上,长安汽车已建立了一支新能源汽车系统研发专业团队,培养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核心人才队伍。同时,构建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高等院校为支撑的产学研技术支撑团队。专业程度高,规模大,体系完整,成为行业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的一个典范。《中国质量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