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海南海药成海口欠税大户 公司方面回应称不知情
2011-06-26 14:10:0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69082
回帖数:2162
可用积分数:17116356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5-04-19
主题:海南海药成海口欠税大户 公司方面回应称不知情

时间:2011-06-16

  据报道,海口市秀英区地税局的一则追缴欠税公告显示,在秀英区欠税最多的十家企业中,海南知名制药企业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以316.79万元的欠税金额居首位。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欠税181.28万元。据统计,海南海药及其子公司的欠税金额合计高达498.07万元,已占比前十家企业共计欠税金额的四成以上。媒体记者就此事采访公司时,公司方面竟以“不知情”给予回应。

  报道称,事实上,海南海药欠税并非差钱。该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高达3352.3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有5160.86万元。

  报道引述一业内人士的话说,“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同时又是一家公众公司,竟然成为欠税大户,非常不应该。”道理确乎如此,如果说破由于经营困难而拖欠税款尚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在“不差钱”的情况下拖欠巨额税款就只能说是故意耍赖的“老赖”了。

  众所周知,纳税是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是否如实履行纳税义务也被视为一家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商业诚信的软标准。试想,如果一家企业连税款都无法及时足额地缴纳,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企业在许多方面都随时面临着不可预测的风险,还有谁愿意和它打交道呢?同时,欠税不但是违法

  那么,海南海药为何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拖欠巨额税款,并且在记者采访时还厚颜无耻地以“不知情”给予回应?我们认为,这和有关部门的默许和纵容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税法和刑法规定,欠税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清欠税,对逾期不还的,税务机会将采取从企业银行存款中扣缴税款、扣押、拍卖等其他财产抵缴税款等强制措施;同时,税务机关可以另处不缴或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但从媒体目前披露的情况来看,海南海药所欠的近500万元税款显然并非短时间内所为,而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所致,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家企业拖欠了如此之多的税款,税务部门却没有在法定期限内予以追缴,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这些企业沦为欠税大户不是一个单纯的欠税问题,这不但是一种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对其他合法纳税的企业形成了不正当竞争,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们认为,既然类似海南海药这样的“老赖”敢于欠税,税务部门从一开始就应该严格执法,而不是姑息养奸,从源头开始抓紧征税。有些地方税务部门面对高额欠税的“老赖”,总有“敬畏”心理,因为这些“老赖”可能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有地方“保护伞”的庇护,“如果逼急了可能就要搬走”。面对这样的“老赖”,税务部门常常束手无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税务部门不积极主动起诉追缴,“老赖”就可以轻松逃税。所以,税务部门对于拖欠税款的处理应该有鲜明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面对欠税“老赖”,该罚的就罚,该告的就告,要真正体现“税收公平原则”,不能给公众造成“只打苍蝇,不抓老虎”的印象。

  总而言之,对于类似海南海药这样敢于拖欠巨额税款的“老赖”,相关部门必须拿出严厉的处罚措施,让其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才有可能让这样的“老赖”不会在一种“就是不交你也没辙”的侥幸思想中继续耍赖。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