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11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 不及去年同期六成
2021-12-09 15:12:5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70959
回帖数:2174
可用积分数:17671211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5-07-15
主题:11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 不及去年同期六成


2021-12-09 01:45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杨卓卿
[IMG]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res/1/1/2021-12/09/A006/res03_attpic_brief.jpg[/IMG]

数据来源: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杨卓卿/制表 官兵/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 实习生 崔笑驰

经历此前连续4个月的“双降”之后,集合信托发行与成立规模11月终于实现回暖。不过,反弹力度较为有限。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11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成立规模不足去年同期的六成,反映出信托公司年末冲规模相对艰难。

与此同时,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上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临近年末,各大信托公司将剩余的非标融资类产品额度放出,以此提振市场热度。

发行与成立同比大跌

连续4个月的低迷之后,集合信托市场在年末展现出振作态势。

据用益信托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6日,11月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591款,发行规模1271.98亿元,环比增加21.22%。与去年同期相比,11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下滑49.20%。

从成立数据来看,11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2695款,成立规模940.39亿元,与上月同时点相比增加27.84%;与去年同期相比,11月集合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则大幅下滑44.20%。

年末冲规模本是行业的常态,今年却显得犹为艰难。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分析,“集合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大幅下滑,一方面是因为非标融资类产品大幅缩水。在监管收紧的大环境下,信托公司能够投放的非标产品剩余额度有限,因此冲规模的效果远逊于往年;另一方面,标品信托产品的资金募集呈现出多次开放、分期募集的特点,成立规模数据披露不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的总量。”

收益率提升市场回暖

尽管发行与成立数据难尽人意,但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还是如期明显上行。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11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06%,与上月同时点相比增加0.24个百分点。

喻智表示,“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上行,与行业年末冲规模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信托公司在年底将剩余非标融资类产品的额度放出,带动年末集合信托产品市场的热度,同时也促使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走高。”

上述观点在相关产品的发行数据中也得到印证。

数据显示,11月集合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明显回升,非标类产品的成立规模增长更为显著。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11月集合信托市场投向房地产、基础产业和工商企业三大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环比增长率均超过50%;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环比增幅相对较小,仅为15.56%。较之金融领域,投向实体经济的信托资金增长更为显著,信托公司在冲规模的过程中,投放的主要是非标融资类产品的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行业观察人士认为,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只是短暂上行。

从短期因素来看,业务转型导致标品产品扩张、非标产品收缩是影响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的最重要原因,11月信托公司在非标产品额度上的投放增加是收益回升的主要原因。11月的平均预期收益虽然有较大反弹,但也只是短期现象,在监管收紧的大环境之下,非标产品持续收缩是大势所趋。

从长期因素来看,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速趋缓,企业投融资需求下滑导致信托产品收益下滑;另一方面,国内的货币政策虽有放松,但对融资支持的效果有限,尤其以房地产领域为代表。宏观经济的不振同样带来市场风险的上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依旧艰难,信托行业对风险容忍度相对较低,对交易对手的资质要求高,不利于产品收益上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