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房贷创新重在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
2023-02-24 09:38:3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582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5700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5-23
主题:房贷创新重在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

近期各式房贷“登场”,既有父母子女共同偿还的“百岁贷”“接力贷”,也有男女朋友互帮互助的“连心贷”。这些信贷产品设计初衷是降低借款门槛,促进释放合理购房需求。本意虽无可厚非,但如果考虑到风险和实用性,创“新”实难让人眼前一亮。

  当前引发热议的“接力贷”和“连心贷”,共同特征是引入多个共同还款方,增加还款能力并共担风险,从而降低借款门槛。

  “接力贷”主要体现为通过引入子女作为共同还款人,降低了父母办理购房贷款时的年龄限制门槛。例如,不少银行要求,购房者办理贷款时需同时满足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和还款人最后还清贷款时年龄不超过70岁的条件。若购房者申请贷款时年龄超过40岁,那么这位购房者的最长可贷款年限将不足30年,此时引入子女进行年龄“接力”,则可补足30年的最长贷款期限。这也是所谓“百岁贷”的逻辑所在。极限条件下,父母70岁时申请贷款,子女“接力”还贷30年,本质上贷款年限并没有延长,只是以父母名义申请,得出“百岁”的噱头。

  “连心贷”也是同理,男女双方共同申请贷款,或一方申请贷款,另一方作为连带担保人,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这弥补了男女任意一方还款能力的不足,从而降低了购房者申请住房贷款的门槛。

  当前我国经济复苏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运用特色金融产品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鼓励大件商品消费,不失为一种金融创新手段。但如果仅仅是像“百岁贷”海报那样,将数字简单相加给出看似优惠的营销噱头,却前脚刚上线后脚就下架,形大于实;或炒作原本就受众不多、不实用且违约概率大的产品,不仅让降低借款门槛虚有其表,还会损害商业银行公共形象,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无益。

  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前提下,房地产市场参与各方应从切实解决购房者需求痛点的角度出发,实现产品真正创新,而非简单地炒作概念博眼球,方能共同构建房地产供给、需求两方有效匹配的良性市场环境。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