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精华): “稳定楼市股市”“更加积极”“适度宽松”
2024-12-10 09:09:2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1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8005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5
主题:“稳定楼市股市”“更加积极”“适度宽松”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稳住楼市股市”……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加力的强烈信号,有利于改善预期,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今年以来,受境内外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态势,但在调控政策不断加力支持下,全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有望顺利完成。目前,投资者担忧国际经贸冲突升级、区域政治风险加剧等外部影响,以及房地产市场、地方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等内部因素,可能对明年经济造成较大下行压力。但超预期的政策信号有望提振信心,助力经济稳进。

  稳增长政策强度将显著提升。明年的财政、货币政策分别被定调为“更加积极”“适度宽松”,这意味着政策力度明显加强。近年来,财政政策多明确为“积极的”,或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后面增加“要加力提效”“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等表述,“更加积极”意味着财政扩张力度将加大,赤字率、专项债规模等均有望抬升。货币政策从“稳健的”转向“适度宽松”更是备受关注。货币政策上一轮的“适度宽松”定调是在2008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的,2009年和2010年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彼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扩散,全球经济遭遇衰退。时隔10余年再提“适度宽松”,意味着政策面对防范外部不确定性风险的高度重视,货币政策将在降准降息、流动性管理等诸多方面保持强有力和灵活度。

  稳增长政策合力将显著增强。“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稳经济将更加注重发挥政策合力。“超常规”的提法实为罕见,颇具深意。一方面,在政策工具创新上,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需加强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增强调控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节奏和方式上,“超常规”可取得超预期的效果。打破常规的目的在于增强政策“组合拳”的威力,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真正发挥政策功效,实现政策目的。

  稳增长政策将着力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目前,投资者关心的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和股市平稳运行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关乎社会预期和发展信心。实际上,今年以来特别是9月底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实施已明显改善预期,初见成效。多地楼市成交出现回升,股市活跃度明显增强,地方化债稳步推进。“稳住楼市股市”,既是要不断巩固前期政策效果,也是要强化政策支持力度,防范外部因素造成预期恶化而带来新的风险隐患。

  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我们相信,对困难研判得更透彻,应对困难就会更充分,战胜困难也就更有底气。强有力的政策信号已经明确释放,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有效对冲可能面临的外部冲击,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24-12-10 09:09:4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1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8005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5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http://www.jrdao.com/topic-1896869.html
2024-12-10 09:12:1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1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8005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5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5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5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会议总结分析今年经济工作,全面客观研判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必将进一步坚定各方发展信心,积极主动应对困难挑战,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今年以来,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充分印证了党中央对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的正确性、预见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会议对今年经济形势作出的系列重要判断,有助于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更好稳定发展预期。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定必胜信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针对明年经济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会议作出的系列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方向明晰、务实有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当前和长远,释放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郭丽岩说,要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针对明年宏观政策取向,会议释放了“更加积极有为”的鲜明信号。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既是基于此前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更是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科学部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针对明年较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宏观政策的前瞻性,更好引导和提振预期。

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此,许光建认为,明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以必要的支出力度扩大总需求,以内需提振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议的这一表述引人关注。

“货币政策的表述从此前的‘稳健’改为‘适度宽松’,这意味着我国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这是时隔10多年,我国货币政策重提“适度宽松”。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货币政策在执行上是灵活适度的。今年以来,市场普遍感觉我国货币政策已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既体现了一以贯之的要求,同时进一步彰显了扩大内需的鲜明导向。

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进一步落地显效,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是3月份以来单月最高增速。

“当前,要持续巩固消费回暖势头,推动汽车、家电等消费回升向好,促进数字消费、体验消费、文旅消费等扩容提质,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说。

投资,短期是需求,中长期是供给。提升投资效益有助于更好扩内需、惠民生。

“提高投资效益,既要保持合理的政府投资力度,也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许光建表示,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定,以精细化管理促进投资效益的提升。

以科技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光电子器件、虚拟现实设备等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伟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会议的系列部署,将进一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此次会议再次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互为牵引、互促共进。”李伟表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要在健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通科学技术产业化的通道,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强烈信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加快推动改革举措落地既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将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

会议提出,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到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部署,中央层面的改革文件陆续出台。“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改革举措分工方案,明年一些重大改革举措将加快推出。”董煜说。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近期,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陆续出台。董煜表示,要强化企业服务保障,推动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以拓展新路径、新模式、新业态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会议提出,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郭丽岩说,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此次会议指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经济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要聚焦民生关切,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当前,既要采取更多务实举措,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也要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海波说。

会议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落实好会议部署,关键是要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龙海波说。

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更是社会财富。会议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许光建表示,当前,重点是要积极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凝聚合力,步调一致向前进。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专家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我们完全有条件和能力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创发展新局面。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