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宝钢集团董事长:应从六方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能力
2012-01-09 14:54:4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昵称:末路古城
发帖数:236
回帖数:32
可用积分数:24850
注册日期:2011-05-16
最后登陆:2012-05-22
主题:宝钢集团董事长:应从六方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能力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日前在第五届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上表示,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普遍缺失是限制中国制造业国际化的根本原因,长期的低成本支撑的廉价出口透支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能力。同时,中国制造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战略,在整体上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缺乏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使国际化更增添一份困难。
徐乐江建议,应该从六方面努力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能力:
第一、建立本土市场最佳竞争力,中国制造的海外成功必须建立在本土成功的基础上。
第二、中国制造企业要制定严密的国际化战略,有战略就会发现满眼都是机会,没有战略满眼都是风险。企业要对自身的能力特点、行业前景等作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身的国际化目标和路径。
第三、提升创新能力是国际化的基础,创新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而要体现在整个企业的流程当中。
第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化人才是关键,中国企业目前不缺引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实力,缺的是能够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作用的机制
第五、将培育中国制造的世界品牌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制造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软肋就是缺乏品牌的先导,国家要从体制、机制上确保企业品牌意识的建立和完善。(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kuaixun.stcn.com)
第六、妥善平衡“风险”与“机遇”的关系。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最大的拦路虎是对跨国投资风险的畏惧,企业要做好充足的功课,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不能掉落同一个陷阱,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允许国有企业有试错的机会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