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大牛股 |
| 发帖数:112686 |
| 回帖数:21880 |
| 可用积分数:99901660 |
| 注册日期:2008-02-23 |
| 最后登陆:2025-11-07 |
|
主题:王亚伟买中国联通3年亏3成
龙年第一个交易周,上证指数微涨0.49%,《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重点跟踪观察的97只重仓股 (45只股票的基金持仓占流通股本比例超过20%,52只股票的基金持股市值超过20亿元),有49只跑赢大盘,占比仅50.52%。也就是说,半数基金重仓股龙年伊始并未实现“龙抬头”。
“龙跳水”吓退32基金 王亚伟买中国联通(600050)3年亏3成
“近期,中国联通虽然有”2011年3G用户目标超额完成“、”iphone4s再聚用户人气“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但项目内容同质化、商业模式创新不足、成本压力激增等始终是发展瓶颈,令其股价萎靡不振。”北京一通信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分析道,“公募基金一哥的失手,令主力机构不敢恋战,中国联通股价短期上行空间有限。”
尤为令人关注的是,由59只基金联合重仓的中国联通一周逆市下跌6.01%,以基金为首的主力机构同期减筹5亿元,相当于最多32只基金全身而退。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因持有中国联一周浮亏2800万元,且华夏策略及华夏大盘持有中国联通数量11个季度增加两倍,但目前股价低于建仓成本30%左右。
机构连续5天减筹 32只基金或全身而退
龙年伊始,基金重仓股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半数跑赢大盘。59只基金联合重仓的中国联通,却逆势下跌6.01%,首秀惨败令重仓的基金等主力机构黯然神伤。数据显示,中国联通已有5亿元的筹码流失。
具体来看,2012年1月30日,中国联通放量下跌3.1%,同期上证指数下跌1.47%;当天有11717.90万元的机构资金净卖出中国联通,其中机构买入额48713.77万元,卖出额60431.67万元。1月31日,中国联通再度下跌2.40%,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33%;当天有21081.97万元的机构资金净卖出该股,其中机构买入额30908.26万元,卖出额51990.23万元。2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国联通再度下跌1.23%,同期上证指数下跌1.07%;当天机构买入额、卖出额分别29795.30万元、40021.95万元,净卖出该股10226.65万元。2月2日,中国联通缩量上涨1.24%,上证指数则大涨1.96%;当天机构依旧净卖出该股,其中买入额、卖出额分别27594.30万元、28527.70万元,净卖出该股933.41万元。2月3日,中国联通放量下跌0.61%,上证指数则涨0.77%;当天机构依旧净卖出该股5150.90万元,其中买入额、卖出额分别31561.22万元、36712.11万元。
若按基金四季报披露的重仓市值数据,中国联通一周流失的5亿元筹码,相当于最多32只基金已全身而退。北京一通信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分析道:“项目内容同质化、商业模式创新不足、成本压力激增等始终是中国联通的发展瓶颈,令其股价萎靡不振,众主力机构不敢恋战。”
套牢59只基金 鹏华系六基金或亏9000万
据财汇资讯最新统计,2011年四季度中国联通为基金减持的前百只重仓股,共2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9只基金在四季度持有中国联通,持股总数为131985.1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6.23%,持股数环比三季度减少2024.92万股,持股市值也由三季度末的72.01亿元下降至69.16亿元。
持有中国联通数量最多的基金是银华价值优选,四季度末持股15243.70万股,持股市值79877.00万元,一周超过6%的跌幅,令其持股市值或折损4800万元;鹏华价值紧随其后,四季度末持股15160.00万股,持股市值79438.40万元,一周账面或浮亏4774.25万元。银华-道琼斯 88指数、长盛同庆(爱基,净值,资讯)、博时第三产业股票三只基金,四季度末持有中国联通1亿股左右,跻身重仓该股的前5只基金,三只基金一周由此账面浮亏均或超过3000万元。
从重仓基金的净值表现来看,上述5只基金有3只回报率为负,仅一只勉强跑赢同期大盘。其中,鹏华价值优势5天回报率为-0.91%,博时第三产业回报率为-0.44%;两基金期末持中国联通市值占净值比例分别高达8.11%、8.31%,重仓股的下跌明显拖累其新年业绩。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看,鹏华基金旗下6只基金合计持有中国联通28791.01万股,持股市值15.09亿元,为第一大重仓基金公司。一周超过6%的跌幅,令鹏华系基金持股市值或缩水9066.98万元,成为受伤最重的基金公司。银华系基金去年四季度减持中国联通5627.51万股,但28283.96万股的总持股量,令其持股市值蒸发掉8907.3万元;华夏系基金去年四季度增持中国联通1988.21万股,但17233.46万股的总持股量,令其持股市值蒸发掉5427.23万元。
王亚伟增仓被套 持股三年遭亏损三成
随着基金2011年四季度的披露,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的最新重仓股也浮出水面,与2011年三季度相比,王亚伟的持仓变化保持稳定,十大重仓股中,主要增持了中国联通。
华夏策略及华夏大盘的2011年四季报显示,两只基金的持仓较2011年三季度变化不大。华夏策略的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由三季度的74.70%变为74.68%,几乎没有变化;华夏大盘的则由89.39%减仓至86.54%。值得注意的是,在重仓中国联通的4只华夏系基金中,有两只为王亚伟执掌,且均同时增仓。其中,华夏大盘持有该股7000.00万股,环比增仓626.07万股,持股市值36680.00万元,持仓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5.83%;华夏策略混合持有该股2000.00万股,环比增仓522.94万股,持股市值10480.01万元,持仓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4.08%。王亚伟认为,股市持续扩容和赚钱效应的长期缺失导致市场信心受到较大打击,指数破位下行创出2年来新低;经过前期调整,部分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但市场信心的恢复仍需要较长时间。华夏策略及华夏大盘将在控制组合整体风险的基础上,精选中长期投资品种,对组合进行持续优化。
遗憾的是,2012年以来股指虽然出现5.96%的反弹,但王亚伟增仓的中国联通却逆市下跌7.44%。若持仓量不发生变化,18个交易日两基金账面合计或浮亏3508.70万元;其中近龙年第一周,6.01%的跌幅令两基金账面合计或浮亏2834.32万元。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通过观察以往季报披露的信息发现,王亚伟旗下两只基金于2009年二季度同时建仓中国联通。2009年二季报显示,华夏大盘当时持有中国联通2200万股,高居其第三大重仓股;华夏策略持有中国联通800万股,为当时第六大重仓股。此后,中国联通便长期出现在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前十大重仓股行业之中。王亚伟持中国联通股数由3000万股增至目前的9000万股,三年增加两倍。
不过,尽管持有中国联通11个季度,但其并未给王亚伟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相反却是资金的被套。2009年二季度,中国联通平均股价6.22元,若以此均价买入,其成本仍较目前的4.85元高出28.25%;而若是以当季最高价6.93元建仓,股价则大幅下跌30.01%,王亚伟两只基金已被深套。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大牛股 |
| 发帖数:112686 |
| 回帖数:21880 |
| 可用积分数:99901660 |
| 注册日期:2008-02-23 |
| 最后登陆:2025-11-07 |
|
重仓股熊多牛少 王亚伟1月也未实现盈利
尽管2012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触碰到2100点附近后,又回升至2300点上方,但踏错节拍的基金依然感受到了寒冷。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预告的普遍下滑,令基金绷紧的神经不敢松弦。不敢轻言上涨而加仓的公募基金,纷纷穿戴低估值的防寒服,抵御倒春寒的脚步。
1月仅73只基金正收益
1月,上证指数涨幅超过4%,股指逼近2300点关口。但基金重兵屯守的食品饮料以及信息技术板块成为领跌品种,市场热点集中在基金前期并不重点配置的有色金属、采掘类行业,这让偏股型基金未能抓住机会,超过2/3的偏股型基金净值继续下跌。金融保险行业的小幅上涨,则是让部分重仓其的基金规避市场部分风险,实现了小幅盈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在292只股票型基金中,1月份仅有73只实现正收益,平均跌幅为2.1%;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为 1.67%。东吴行业轮动(爱基,净值,资讯)以9.11%的涨幅领跑,南方隆元(爱基,净值,资讯)、长城品牌等资产配置集中度高,投资风格更为激进的品种也在一季度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能过超越同期上证指数表现的偏股型基金也仅仅只有6只。
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回归之路仍未完成,小盘风格基金又位于跌幅榜的前列。数据显示,鹏华消费优选、光大中小盘和宝盈资源优选(爱基,净值,资讯)3只基金在1月跌幅超过10%,后者由于净值损失达到11.63%,在1月垫底。
或许是因为踩中了跌幅较大的信息技术板块,由明星基金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精选(爱基,净值,资讯)和华夏策略精选(爱基,净值,资讯),都未能在1月份实现盈利,不过两只基金亏损都未超过0.7%,排名位于同类型基金中游行列,依然稳定。
基金重仓股熊多牛少
尽管怀揣着对龙年的期待,基金在过去的四季度选择了加仓,在调仓换股中布局2012年,但这次公募基金整体的布局未能契合1月份的市场热点,也使得基金重仓股出现了熊股多牛股少的尴尬局面。
统计显示,2011年四季度机械设备、金融保险和食品饮料行业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从行业配比的变化来看,机构主要增持了金融保险、食品饮料和房地产,而减持前三位的是机械设备、采掘和金属非金属。
从配置程度来看,基金在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和批发零售三个行业全年保持高度偏好,均超配1倍以上,且偏好度逐季度有递增趋势。采掘业则继续遭遇抛弃,和电力和金融等几个行业全年保持在超低配置水平,金属非金属则是从由小幅超配到去年四季度变为标配。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1月,有色金属板块月涨幅高达14.82%,紧随其后的采掘板块的涨幅为6.13%,金融服务和交通运输上涨幅度也都超过4.5%。食品饮料和信息技术则是明显下跌,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
数据显示,1月份上市公司股价跌幅超过20%的共有64只,其中属于基金在去年年底重仓股范围的就有40只。相反,在20只股价涨幅超过20%的个股中,基金重仓股只有11只。在去年四季度增持的338只重仓股中,有209只股价下跌,占比超过6成。信息技术类中的豪迈科技(002595)、龙源技术(300105)、万达信息(300168)、汉得信息(300170)等20只个股跌幅超过20%。基金增持的永清环保(300187)、南岭民爆(002096)在1月份的股价跌幅超过30%。报喜鸟(002154)、九牧王(601566)(20.44,0.00,0.00%)等大消费股以及江中药业(600750)、誉衡药业(002437)等医药股股价则是跌幅较小。
基金仓位稳定在80%以上
数据显示,四季度中偏股方向基金均有主动增持,尤其是股票型基金,2011年全年平均仓位很少跌破80%,而到年底则继续回到83%左右的较高水平。
“我们主要的动作,在年前就已调整过了,最近仓位没有什么变化,主要是对结构进行小幅调整,增持蓝筹股。”北京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某中等规模的合资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则是告诉记者:“据我了解,我们基本上就是同行的平均水平,80%多点,有的基金经理看得保守点,可能只有70%多。”
而开年以后,多家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基金的仓位始终维持在80%以上。
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2日,偏股方向基金平均仓位相比年前变化不大。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2.89%,相比节前略增0.51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6.81%,相比节前微增0.12个百分点。由于测算期间沪深300指数基本平收,被动增仓效应不明显;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有小幅主动增持。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表示,大型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仓位有增有减,方向性变化不明显。嘉实、易方达旗下部分基金增持较为明显。中小公司中,信达旗下基金增持显著,而在2011年底减仓明显,仓位的阶段性操作有一定成效。减仓基金分布较为零散,在反弹呈现出一定延续性的情况下,多数基金选择了继续调整持仓结构而不是大幅调整仓位。
开驻低估值蓝筹股“防寒”
一年之计在春,在这个立春的时刻,公募基金又会播种下怎样的希望?
2012开年以来,估值仍成为A股市场各类板块涨跌的关键因素。而公募基金也在去年四季度逐步达成共识并且发出调整信号,转向低估值蓝筹,对以往热衷的成长股进一步选择远离。
沪上某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表示:“今年的市场比去年乐观,去年主要是货币政策紧缩,企业盈利下滑,就是所谓的双杀。今年整体上更看好的是低估值蓝筹,主要配置了一些金融、地产,食品饮料也有一些,医药比较少。食品饮料业绩增长是比较多,但主要是去年大家拿得太多了。医药股的估值还是比较高。”
去年一位业绩进入前1/3的基金经理则是这样告诉记者:“我还是延续去年的思路,重点配置金融股,至少在今年一季度还是如此。成长股我去年就买的很少,一直就觉得大多数都不靠谱。”
去年股基冠军博时主题行业,其掌门人邓晓峰依然看好蓝筹公司的投资价值。认为2012年是转折之年,希望之年。在他看来,每年年初的时候,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最终的结果是实体经济的韧性“总是超过我们敏感的神经和易波动的情绪”。大批经过长期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他认为,“我们将迎来A股市场上现金分红收益率较为丰厚的时期。在可见的3到5年内,在居民可以选择的各大类资产项目中,蓝筹公司是回报较高的资产,经历过长期的调整与酝酿,收获即将到来。”
泰达宏利基金梁辉则认为,2012年将会进入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双降的时期,政策略偏正面,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会受到基本面和政策放松的双重影响,方向并不确定;增长比较稳定的消费、医药、科技等行业,其估值和近一年表现已基本反映了其相对低的风险基本面,行业优势在逐步减弱。在此背景下,今年市场或将维持震荡格局,投资重点在于个股挖掘。
“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调整还没有到位,主要业绩盈利出现下滑。你看一下现在出的上市公司报告,大部分小股票的业绩下滑都有10%~20%。至于小盘股要跌倒何时,在二季度还是三季度,现在都不好说,这要看它们是否会出现急跌。从估值来看,他们下跌的空间还有很大,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在提到成长类小股票时,上述投资总监则是进一步表示。
邓晓峰则认为,创业板及中小板的调整并未结束。这些有“无限供给”的小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旧”公司后,由于绝大多数并无竞争优势,将逐渐被市场所遗忘。他们的估值水平仍然偏高,并将对整体市场持续形成压力。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面对这样的市场情况,有的基金公司则是提出在2012年追求绝对收益的思路,寻找业绩能够确定增长具有估值相对优势的上市公司。
立春时节,公募基金并没有选择冒险进攻博取高收益,而是几乎集体选择了御冬,边走边看,相机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