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632 |
回帖数:2178 |
可用积分数:17822011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9-11 |
|
主题:海工装备迎来4000亿蛋糕
2012年03月23日04:21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牛颖惠
昨天发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该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这份中长期规划究竟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投资机遇?记者昨天采访了相关行业分析师。
新闻
规划提出打造三大产业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昨天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提出,2015年该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2020年,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
此外,重点打造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三个产业集聚区,2015年销售收入均达到400亿元以上,2020年提高到8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5-6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承包商,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2020年提高到400亿元以上。
背景
海工装备发展步入关键期
兴业证券(601377)船舶制造分析师吴华表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是未来10年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重点,海上风能、海水淡化等技术装备前景较好。“十一五”期间,全球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年市场规模约500亿—600亿美元,中国油气开发装备年销售额约300亿人民币,占世界市场份额7%。我国整体海工装备制造行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核心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进口,未来5-10年是产业发展关键期。
根据IEA预测,未来10年,全球海洋油气产量在全球油气产量的比例将不断提高(10年后会下降),同时在油价维持高位的背景下海洋油气开发的经济性也得以体现,因此,未来10年,全球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需求将保持增长趋势。
影响
关注主力装备和龙头企业
方正证券(601901,股吧)分析师彭民也认为,《规划》提出“形成若干产业集聚区和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打造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3个产业集聚区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重点培育5到6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承包商”,伴随国家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行业内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将进一步扩大优势,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就投资策略,大同证券(博客,微博)投资顾问付永翀表示,本次的规划明确了未来到2020年的详细目标,将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形成长期的正面带动。《规划》提出未来关键系统和设备的制造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30%以上,2020年达到50%以上。海洋工程主力装备与配套设备细分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
付永翀分析,产业链中除了油服领域的中海油服(601808)、工程承包领域的海油工程(600583),在装备制造领域中,从受益时间先后、技术难度与市场空间三个角度分析,结合“中长期规划”在未来5年的发展重点定位,重点关注主力设备(钻采平台与辅助船舶)以及配套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重点推荐三大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振华重工(600320)、润邦股份(002483)、中集集团(000039)等。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