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kelven |
发帖数:6512 |
回帖数:475 |
可用积分数:1396372 |
注册日期:2008-05-13 |
最后登陆:2018-07-22 |
|
主题:建发股份双主业协调需要人才配置
3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东方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阮军13点15分做客《交易实况》。阮军认为目前建发股份的双主业运营协调还不错,但要走得更远,还需要人才配置。 主持人:阮军你好,刚才我们是听到了建发股份董事长王宪榕对于这样一家公司供应链物流模式的介绍,据您了解上市公司当中是否有和其他的业务相类似的一些公司呢? 阮军:应该说还没有,因为我们了解到像供应链物流这种模式其实建发的董事长也谈到这点。从海外状态来说,可能也就是三菱商社这个模型,国内来说这块还是属于刚起步的,这个模型建立的一个基础就是国内的商业贸易物业走到了极端或者说走到了非常成熟的时候,慢慢的转化成了供应链的模式。目前国内的贸易这两年也是走到了一种极端,未来有很多贸易企业也在转型,所以说很多贸易企业一种是转型成房地产,还有一种是转型成比较普通的物流,应该说建发这一次转型成像供应链式的物流状态,和他相类似在上市公司中目前还没有看到这种比较特殊的行业。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种服务贸易的模式还是比较独特的。另外,我们看到这样一家公司它的供应链的物流模式涉及到的产业还是非常多的,同时也非常的复杂,作为普通投资者来说应该怎么去把握? 阮军:我前面谈到供应链物流这种模式本身是贸易走到了极端以后所形成的转换,像建发前面也谈到一点,他的纸浆现在走的是最成熟的,后面规模大的像汽车和钢铁,但钢铁现在因为在上游的矿产资源是和整个的国内的大中矿厂是有直接的签订合同的,他还很难插入这手,但是在纸浆行业他已经做到了上下游之间完全的打通。所以说未来像这类的公司,它需要的是上下游通吃,就是说上下游他都能把握得住,在运营的过程之中,一个是过程是非常复杂,同时整个服务模型也是多样化。他既要考虑上游产品的购入,也要考虑下游产品的销路,所以这个模型目前国内的趋势来看是非常复杂,投资者们估计也是很难把握,但有一点我们是肯定的,如果是某个行业走到极端以后,当这类的上市公司转型的话,他极有可能未来就像建发一样,可能转化成这种供应链式的物流。 主持人:另外大家对于房地产业务状况也非常关心,对此您持什么样的观点?是不是会拖累公司整体业绩? 阮军:现在对公司业绩拖累状况并不是很大,我们看到现在其实对公司业绩状况是有帮助的,因为公司50%的业绩目前还是靠房地产行业在支撑,而且从房地产行业来说,他应该目前也是在二线或者三线城市不断在拿地,这块上也非常好,就避开了一线城市的竞争。我们也知道在这次"两会"以后,户籍制度的改革推出,其实未来二、三、四线城市的一种城市化进程还会加速发展。2012年以后整个的房地产行业应该有一些慢慢转暖的趋势,所以从这点来看我觉得我们公司目前房地产行业对公司的影响也不算太大。 主持人:另外我们再来看公司的双主业,有相关的券商在研报当中写到,供应链和房地产双主业的协同发展也是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的一个主要的理由,现在有一个问题是这家公司能不能双主业发挥协同的效应,因为毕竟不是在同一个行业当中,也不是在同一个产业链之上的。 阮军:我觉得公司走双主业的道路,其实我们先谈一个优势,优势就是公司在双主业这块他是更多的希望拿供应链,供应链物流模式的主业所获得庞大的现金流去支撑着他的房地产业务的发展。在这块来说我们认为如果说能够产生好的效应,我们认为叠加1+1>2的话,他在资金运作这块有可能是获得比我们更高的一个资金的运行的收益。但是我们也认为反的方面来说,如果说未来它的一个供应链物流的资金发生困难,对他房地产主业的现金流有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说从目前来看,好的方面是公司双主业如果协同发展能够得到很优势配合的话,他的资本所产生的效益是1+1>2的,但毕竟我们前面也谈到,不在同一个行业里面,不在同一个产业链里面,中间的衔接是要靠股份制公司的一个董事长或者说高层去协调,而且另外一点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领军人物。建发本身涉及的产业众多,本身也非常复杂,再通过双主业去控制,未来如果说中间哪一个协调环节出现差错,对上市公司未来的转型或者业绩都会带来很大影响,我们认为在目前初试状态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未来如果他要走得更深更强有可能他需要人才的配置。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