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重庆钢铁巨亏14.71亿 钢企面临“开源节流”两座大山
|
| 2012-04-09 07:49:36 |
|
|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 发帖数:74822 |
| 回帖数:5844 |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 注册日期:2008-02-24 |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重庆钢铁巨亏14.71亿 钢企面临“开源节流”两座大山
2012年04月09日 07:01 来源: 证券日报
查看:钢铁行业板块实时行情
编者按:近日,重庆钢铁(601005)发布公告,公司2011年巨亏14.71亿元,同比下降13,153%,该公司成为继鞍钢股份(000898)巨亏21.46亿元之后的第二大亏损钢铁企业,韶钢松山(000717)和*ST广钢(600894)分别亏损11.38亿元和6.89亿元。
个股行情资金流向机构评级大单统计核心数据个股公告 所属板块: 更多>> 钢铁行业 (0.69%) 制造业 (0.57%) 原材料 (0.49%) 更多>>相关个股 攀钢钒钛 (7.12 3.34%) 新莱应材 (21.85 2.58%) 沙钢股份 (4.6 2.45%) 西宁特钢 (6.74 1.97%) 包钢股份 (6.39 1.91%) 重庆钢铁巨亏14.71亿 钢企面临“开源节流”两座大山
工商银行投行部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受制于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2012年国内钢铁企业将更加艰难。
近日,重庆钢铁(601005)发布公告,公司2011年巨亏14.71亿元,同比下降13,153%,该公司成为继鞍钢股份(000898)巨亏21.46亿元之后的第二大亏损钢铁企业,韶钢松山(000717)和*ST广钢(600894)分别亏损11.38亿元和6.89亿元。
如何扭亏为盈,成为钢铁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开源节流两座大山重压之下,2012年钢铁企业的经营形势难容乐观。
大势扩张和成本上升双重压力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面对巨大的经营压力,绝处逢生的办法之一就是资产重组,给自己输血并转化为造血功能。
2月24日,重庆钢铁宣布停牌,此后多次公告继续停牌。其中,3月5日宣布停牌30天,本该于清明节后的4月5日复牌的重庆钢铁,再次公告称停牌至5月7日恢复交易。
而停牌背后的重大事项也终于揭开面纱:公司大股东重钢集团将注入长寿新区钢铁基地的资产。本次重组初步计划采用由公司向重钢集团定向发行股份的方式来收购,同时亦计划向监管机构申请向其他社会投资者定向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用于支持重组完成后公司的经营发展。
目前,重庆钢铁资金压力巨大。不仅公司完成资产重组和支持公司重组后的经营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其中搬迁生产设施的静态投资都需要19.25亿,向英顺租赁四年的生产设备耗资13亿元。在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情况下,公司去年年底公告称,将耗资30亿美元吞并澳大利亚伊斯坦鑫山铁矿;投资22亿元建设江津炼铁基地、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和三峰码头工程三个项目以及耗资1.85亿元收购其母公司铁业公司。
不仅如此,重庆钢铁自身资金压力狂增的同时,还为控股子公司靖江物流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7亿元提供信用担保,公司经营风险再次加大。
重庆钢铁2011年报显示,在成本方面,公司应付款项增加了70.60%,达480893.2万元;营业外支出增加了330.27%,达786.1万元;营业成本增加了46.99%,达2257166.2万元。成本和支出快速增加的同时,重庆钢铁营业利润却比“过山车”下滑得还快,2011年营业利润减少到-189552.2万元。同比下滑了1015.30%。
钢铁企业开源压力骤增
钢铁业亏损成了普遍问题,即使是去年扭亏为盈的华菱钢铁(000932)也是靠政府补贴11.6亿元才尴尬扭亏。201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51%,销售利润率仅为2.4%,亏损面扩大3.9个百分点,2012年则继续面临着需求减弱和原料价格高企的双重挤压。可以说,钢铁企业发展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开源节流”,类似重庆钢铁的重组自救,如果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输血恐也难以扭转乾坤。
开源方面,各大钢铁企业唯有增加市场销量才能增加营业收入。目前,国内钢铁企业产品虽然多,但是畅销产品较少。记者从重庆钢铁2011年主营构成来看,畅销的产品只有热卷和板材,去年分别销售了816812万元和776455万元,占主营收入的34.83 %和33.11 %。热卷和板材等钢材主要用铁路、船舶和汽车等下游行业,而下游企业对钢材的需求量减少严重。
其中,铁道部2012年基本建设投资额为4000亿元,相比2011年原计划7000亿元大幅减少。2011年受国家宏观调控、鼓励政策的退出、上年基数较高和部分城市限购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大幅回落,为13年来最低。2011年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我国房地产市场或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并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受房地产调控影响,作为型材和建材最大用户的房地产企业,由于开工不足,地产业降低了钢材的需求。
钢铁企业节流力不从心
节流是钢铁企业数显扭亏为盈的又一法宝。伴随城市的扩张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国内钢铁企业纷纷搬迁,搬迁虽然能享受政府的巨额补贴,但是搬迁也需要巨大的成本支出,其中包括新设备的购买或租赁、员工住房建设等,这些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才行。
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加剧了钢铁企业的亏损。近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屈秀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道出了钢铁业亏损的原因:“由于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国内钢铁企业在开源节流的双重压力之下,2012年钢铁市场表现将会怎么样?为此,工商银行投行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钢铁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国内钢铁企业受制于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2012年钢铁企业将更加艰难。
在今年年初举办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2年理事扩大会议上,参会的宝钢、首钢、鞍钢等大型钢厂负责人,对2012年形势的判断普遍不乐观,钢铁行业经营状况正在持续恶化,钢铁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2012-04-09 07:49:40 |
|
|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 发帖数:74822 |
| 回帖数:5844 |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 注册日期:2008-02-24 |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停牌中的重庆钢铁(601005)今日披露重组进展公告。公司表示本次待注入的资产正是重钢集团旗下长寿新区钢铁基地。本次重组计划将包括定向增发收购资产和配套融资两部分。
重庆钢铁公告称,重钢集团与公司启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将重钢集团在长寿新区投建的钢铁生产相关资产注入公司,从而彻底解决因环保搬迁引起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
公司表示,由于重庆地区产业升级及城市发展的需要,重庆市政府于2007年开始筹划对重庆市主城范围内的钢铁企业进行环保搬迁工作,公司也按照重庆市的规划要求,将主要生产基地由位于主城区的大渡口区迁往位于远郊的长寿新区。由于公司资金实力不足,为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完成,降低搬迁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冲击,在搬迁过程中,重钢集团承担了长寿新区钢铁基地的主要投资和建设工作。重庆钢铁仅参与了其中轧钢等部分生产环节的投资和建设。
在长寿新区建设过程中,由于相关生产设施是分批建成的,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连续性,避免与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重钢集团自2010年4月开始,已分数批将其在长寿新区投建的钢铁生产有关资产授权给公司无偿使用,而有关资产授权使用的协议将于2012年3月31日到期。
重庆钢铁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初步计划采用由公司向重钢集团定向发行股份的方式来收购重钢集团在长寿新区投建的与钢铁生产有关的资产和相应负债,同时,公司亦计划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同时向监管机构申请向其他社会投资者定向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用于支持重组完成后公司的经营发展。
重庆钢铁此前发布2011年年报 ,报告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33亿元,同比增长41.12%;实现净利润-14.71亿元,同比下降8803.14%。
|
| 2012-04-09 07:49:56 |
|
|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 发帖数:74822 |
| 回帖数:5844 |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 注册日期:2008-02-24 |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钢企经营进入冰河期 鞍钢股份取代华菱钢铁成亏损王
自钢铁行业内第一份2011年年报披露,就预示着上市钢企2011年业绩的主基调将以亏损为主。*ST广钢(600894)率先揭开了2011年钢铁行业年报披露的序幕,公司表示,已经推出重组方案,并且2011年亏损6.9亿元,每股亏损0.9元。
截至2012年4月5日,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的33家公司中已有20家披露了2011年的年报,这20家公司中共有6家2011年净利润亏损,分别是鞍钢股份-21.46亿元、重庆钢铁-14.71亿元、韶钢松山(000717)-11.38亿元、*ST广钢-6.89亿元、金瑞科技(600390)-8695.6万元、*ST东碳(600691)-5072.3万元,合计亏损达55.82亿元。而这其中鞍钢股份取代了华菱钢铁(000932)——该公司2010年亏损26.4亿元,成为目前上市钢企中的亏损王。此外,宝钢股份(600019)、南钢股份(600282)等钢企虽然仍获得盈利,但业绩却大幅下滑。
这些上市钢企2011年年报清晰地折射出:整个中国钢铁行业,已跨入行业冰河期。
亏损成钢企2011年业绩主基调
受下游需求低迷加之进口矿石价位高等因素的挤压之下,去年国内钢铁行业经营状况继续下滑,其中多家钢企出现了巨亏的现象。
对于亏损的原因,有多家钢企认为,钢价下滑以及铁矿石太贵惹的祸。鞍钢股份曾指出,营业额、毛利润以及净利润的减少,主要是受到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涨幅远高于钢铁价格涨幅,以及产销量降低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去年四季度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燃料价格依旧高位运行,导致了全年亏损。
从钢铁业已发布的年报可以看出,多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几乎与营业成本持平,以鞍钢股份为例,2011年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904.23亿元,而其营业成本为864.06亿元;重庆钢铁2011年营业总收入为235.33亿元,营业成本为225.72亿元;韶钢松山2011年营业总收入为228.74亿元,营业成本为226.11亿元。
而韶钢松山更是直接指出,钢铁行业进入了十分艰难的时期,不仅行业利润降至冰点,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钢铁业发展遭遇寒冬。成本上升严重挤压了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2011年四季度开始,钢铁行业已经由微利状态进入亏损状态。
中国钢铁协会也坦言,连续两年,中国钢铁生产行业年销售利润率已不到3%,远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营资金趋紧,钢材价格上涨乏力,钢铁全行业已经陷入全面亏损边缘。”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曾表示。
今年2月钢企利润率再亮红灯
受上述原因影响,已披露2011年年报钢铁企业中还有一部分公司呈现出了净利润虽然并不亏损,但与2010年公司净利润相比大幅下滑的状况,其中包括宝钢股份、南钢股份、凌钢股份(600231)、包钢股份(600010)等。而其中,同比下滑最为严重的是宝钢股份,根据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净利润为73.62亿元,2010年公司的净利润为128.89亿元,同比下滑了近42.88%。
另外,去年的行业“亏损王”华菱钢铁已于4月5日公布了其2011年的年报,据年报显示,公司的净利润为7013.62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6.44亿元,同比增幅为10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33亿元,上年同期为-26.6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237元,上年同期为-0.9657元。
虽然,公司2011年度净利润盈利7013.62万元,虽同比扭亏,但其背后的“推手”却是出售非核心资产等多项措施,外加政府补贴11.68亿元的扭亏“组合拳”。
而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虽然华菱钢铁的净利润扭亏,但其2011年的营业利润则为10.08亿元。
目前,有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纳入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5.4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8.25亿元,下降幅度达106.62%。1至2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8.04亿元,同比减少191.4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纳入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2012年2月份实现利润率为-0.19%。这也是钢铁行业今年以来连续第二个月盈利指标数字亮“红灯”。1至2月累计销售利润率则下滑至-0.51%。
|
| 2012-04-09 07:50:08 |
|
|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 发帖数:74822 |
| 回帖数:5844 |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 注册日期:2008-02-24 |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61家大中型钢企前2月亏损额超2亿 或进入“极寒期”
在成本居高不下、下游需求不振的双重夹击下,中国钢铁产量第一大省河北的钢铁企业今年开局惨淡,专家称河北钢企或入“极寒期”。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31日透露,今年1至2月,该省钢企全面亏损,进入统计的61家大中型钢企利润亏损总额达2.02亿元人民币,相较去年同期利润37.38亿元狂降1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这61家钢企1至2月累计赢利1.7亿元,同比下降95.9%。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学成表示,河北钢企已进入“微利”时代,短期内难脱成本高、需求减与盈利低的多重困境。
而澳大利亚联邦参议院于本月19日通过的矿产资源租赁税法案,对高度依赖铁矿石进口的河北又是一记重拳。该法案规定,自7月1日起,对本国年盈利在7500万澳元(约合7965万美元)及以上的铁矿和煤矿企业,加征占盈利额30%的税率。而河北自澳洲进口铁矿石总量连续5年增速超过10%。
来自河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11年河北铁矿石进口额达141.6亿美元,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占进口总量的44.8%。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市场调研部主任张英欣认为,澳大利亚加征矿产税或将推动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致国内钢企生产成本再度上升,使其止亏为盈压力更大。
此外,产能过剩与需求不振已成河北钢企两大痼疾。王学成表示,钢企产能随价格涨跌处于周期性扩缩,落后产能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淘汰。而经济增速放缓、外部环境诸多不确定致使钢材出口不容乐观,国内房产调控、基建增速下滑亦对市场需求有抑制作用。
虽然北方3月份渐入施工旺季,让经历多月低价、减产颓靡局面的河北钢企憧憬钢价“筑底回升”,但王学成分析认为,此番钢价上涨只是季节性波动,支撑价格稳中上行的基础薄弱,不足以带动行业出现趋势改善,钢企“越冬入春”之路仍是漫漫。
|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