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海洋工程装备迎来一轮“井喷”
2012-04-22 22:35:2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海洋工程装备迎来一轮“井喷”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进入新一轮高潮,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也迎来一轮“井喷”。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石油装备采购国际峰会”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属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泽华透露,2011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订单金额达69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增长130%;这也是海工装备订单首次超过同期新船订单金额,成为世界船舶工业新订单的主要来源。

  赵泽华表示,海工装备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大量高价值订单的涌现,据统计,2011年钻井装备和生产装备(含新建和改装)平均为3.97亿美元/座(艘),远远高于船舶制造的单价。

  这种态势在2012年仍在持续。截至今年3月15日,海工装备制造市场订单额已达到133.84亿美元,基本与去年持平,预计今年海工装备市场仍将十分兴旺。

  根据道格拉斯(DW)世界深水市场报告,预计2012~2016年,世界深水投资支出将高速增长,总支出达到2050亿美元,较前一个去年增长90%。与此相关,海工市场未来发展的前景仍十分看好。

  也因此,世界船舶行业巨头都在积极进行转型扩张。赵泽华介绍说,韩国三星重工、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三大巨头,以及新加坡的船企都在积极扩展海工装备业务,海工装备业在其业务结构中的比例都有所上升。

  中国的船舶企业也在积极开始转型。 为了拓展海工装备业务,中国重工集团于2011年底计划发行80亿元可转债,其中超过半数将用于扩大海工、能源装备生产能力。银河证券分析师邹润芳在研报中指出,中国重工造船业务处于景气低谷,未来增长堪忧,但其海工装备制造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

  除了中国重工,据了解,中远船务、明德重工等不少船企都将业务重点转型至海工装备市场。

  不过,赵泽华也指出,中国船企与韩国、新加坡等企业相比,相关技术和经验都不足,处于被动追赶的状态。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