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利好必推动股指大涨
2008-07-14 08:10:4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利好必推动股指大涨

 清议 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最近一个月,财政部接连两次吹风燃油税改革,加上G8峰会就取消成品油补贴与加快替代能源发展达成共识,令人相信这一延误了近10年的要素价格改革方案终于要付诸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消费环节征收的燃油税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养路费的替代方案,而是一项有着一揽子政策目标的综合性要素价格机制改革。

 首先,作为价外附加税,燃油税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

  必须承认,考虑到价格传导作用,自1998年6月实现的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一项不完全的要素价格改革,大大降低了改革的成效。惟有将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才能宣布此项要素价格改革得以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素价格的非市场导向,不仅增加了国内财政支出,削弱了公共财政的作用,降低了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而且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针对要素资源消费的财政补贴性支付,不只是在补贴国内,也是在补贴世界,尤其是极不恰当地补贴了大量进口中国产品的发达国家。这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显然是极不对称的。

  其次,在实现生产者价格市场化的基础上,燃油税有助于增加供给,缓解供求矛盾,同时可促进替代能源的发展。

  所谓生产者价格市场化,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依据市场价格决定供给——在价格持续上涨时增加供给,在价格持续下降时减少供给,由此维护市场的供求平衡。

  最近的情况表明,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严重倒挂,不仅严重挫伤了炼油企业利用现有产能增加供给的积极性,而且在亏损和运营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限制了企业透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未来供给的能力。这对于成品油需求增长持续大幅领先供给增长的中国是非常危险的,足以加剧长期通胀预期。

  当然,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燃料油需求,中国急需向巴西以及那些正在积极效法巴西增加替代能源供给的发达国家学习,而较高的成品油价格是发展替代能源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这并不是说中国一定要扩大生物燃料产量。从资源储量的角度讲,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替代能源品种是同时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的煤层气。

  第三,在理顺消费价格与消费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燃油税有助于提高全民节能意识,抑制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过快增长。

  现行的养路费制度以及围绕道路交通种种不合理的收费,令人们感觉不到节省成品油消费的好处,倒是形成消费数量越少、固定成本支出比例越高以至整体支出越不划算的意识。说到底,维护市场供求平衡以及稳定价格水平,需要在供给与消费两个方式同时作出努力。

  毋庸置疑,在将消费数量决策权充分交还消费者之后,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长当中的不合理部分将大大减少。这不仅对石油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的中国是十分有益的,也是中国对世界稳定能源价格作出的贡献。

  接下来,鉴于A股市场过去8个月内损失的市值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和中国石化(600028,股吧),而导致后者股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以高原油价格为背景的成品油价格管制;鉴于推行燃油税改革首先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后者意味着生产者价格一次性或分步大幅上涨;鉴于生产者价格上涨不仅可以扭转亏损而且足以在高油价背景下推动业绩成长性,因此,若推行燃油税改革,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股价必大涨;再透过权重效应,A股股指必大涨。

  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所谓推行燃油税改革的必要条件,包括清理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脱轨有关的税收品种。这主要是指眼下极不合理的石油特别收益金,或所谓暴利税。不可否认,随着原油价格快速上涨,起征点极低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在扭曲生产者价格与压制市场供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日渐突出,即使不考虑燃油税改革,其本身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燃油税改革将加剧国内通胀预期吗?未必如此。如果采取暂缓征收或减半征收燃油税的方法,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终端价格或消费者实际承受价格的上涨幅度不见得会出现大幅上涨。进一步说,如果不将燃油税纳入消费价格统计范畴,推行燃油税改革对CPI的影响则更小。

  顺便说一句,那种认为燃油税将打击汽车销售进而压迫汽车板块估值的说法很值得商榷。不要忘记,长期以来,国内燃油税改革的重要推手之一恰恰是汽车行业。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