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小女子 |
发帖数:13443 |
回帖数:1878 |
可用积分数:5913365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24-11-07 |
|
主题:汇丰称平安股权出售无变化 正大旗下四公司扩资
汇丰控股昨天给南都发来声明,确认其向正大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出售中国平安[微博]股权事宜并无变化。 汇丰控股在声明中称,确认并不知悉任何须予公布、以防汇丰的证券出现虚假市场的资料,或任何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必须披露的内幕消息。汇丰控股表示,据合理查询所得去年12月5日向市场披露的公告信息仍然准确。 三方态度一致 南都记者注意到,汇丰控股这一表态,与正大集团及中国平安表态基本一致。在媒体不断报道正大集团收购平安股权事宜背后另有其人,且原本的融资方国开行紧急叫停对正大集团贷款事宜的情况下,交易涉及的三方当事人态度均为:收购相关程序正在进行之中,并无更多可供披露信息提供。 中国平安在2012年的最后一天,亦对外披露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国平安在此份报告书中称,正大集团旗下同盈贸易、隆福集团、商发控股、易盛发展均以自有资本金购买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持有的12.33亿股中国平安H股股权(占中国平安已发行股本约15.57%)。 但这一表述显然无法平息市场质疑。而对于正大的资金来源已经出现多次变动,以及各方表述不一致,香港市场分析人士颇感担忧。 “现在收购还没有完成,其中已经出现这么多问题,表明变数很多。对投资人来说,收购股份,会特别担心其中的风险,收购是不是能成功,以及成功后股价是不是会涨,这些都很难说。”香港资深股评人林赛盈表示,对收购的价钱高低和当中的一些风险,投资人都需要注意。“因为有时候收购也不是一定能成功的。” 但华泰金融控股执行董事文锦辉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收购当然存在风险,但因为基本上汇丰与正大洽谈收购的时候,一定要调查其资金来源、能力,如果对买家怀疑,或如果对方没有资金证明,一定不会同意这样一笔交易。 正大旗下四公司扩资 南都记者注意到,2010年6月开始实行的保监会《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八条明文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保险公司的股权。该办法第七条同时规定,股东应当以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向保险公司投资,不得用银行贷款及其他形式的非自有资金向保险公司投资。 眼下的问题是此前有媒体质疑称,正大现有的净资产都不够买下这笔股权,在第一步交易完成之后,第二步剩余的资金将如何解决? 林赛盈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无论在美国还是香港,上市公司通过贷款支持收购的案例都有很多。“比如之前李泽楷收购PCCW时,当时也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并得益于投行的支持。”她进一步解释道,依据香港市场的惯例,此类收购一般可能由公司支付首付,后续支持收购的款项由投行给予一定的贷款,“可能以再发债券的方式来支付。” 但林赛盈同时强调,平安保险虽然在香港有上市,但由于是A+H的内地的公司,要受到内地法律及监管机构的约束。 据已经公开的交易信息,要想接手汇丰手中全部中国平安股权,正大集团需要筹措727.36亿港元。香港市场消息亦称,这笔资金虽然存在困难,但对正大集团来说,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相关数据显示,在去年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正大集团旗下的四个离岸公司———同盈贸易、隆福集团、商发控股、易盛发展的注册资本已经从20万美元激增到105亿美元。 华泰金融控股执行董事文锦辉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理论上,如果国开行的贷款被叫停,只表示正大不能再由中资行获得贷款,并不等于在香港的其他银行不可以融资。“但是也要通过那家银行的审查。”文锦辉表示,在国开行贷款被叫停之下,出于风险考虑,其他银行也可能不会愿意贷款。 “其实正大也可以跟汇丰融资,但其中是否也存在风险?”不过他表示因掌握资料有限,眼下无法判断。文锦辉称,正大眼下面临最糟的情况是,如果一旦被认定资金出现问题,其可能会被其他银行怀疑偿债能力,“导致其他银行追索现有贷款,对正大来说,这更麻烦。”文锦辉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