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化工1000万吨原油进口指标敲定
2013-02-17 10:39:2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中国化工1000万吨原油进口指标敲定


2013-02-1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石化新闻

记者从多位市场人士处获悉,中国化工集团2013年的1000万吨原油进口指标已于1月下旬正式获批。这意味着中国化工集团首次获得的原油进口指标在经过多个月的审批后,终于尘埃落定。

但中国化工集团要想取得该部分原油仍需依赖中石化。安讯思息旺能源资讯公司昨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化工集团购买的首船进口原油或将在3月份装船。但由于中国化工集团没有原油进口资质,其进口的1000万吨原油将由中石化供应。

据了解,中国化工集团共有9家炼油厂,原油年加工能力2500万吨,其中6家炼厂位于山东,规模较大的三家炼厂是华星石化、昌邑石化和正和石化,一次加工能力分别为850万吨/年、800万吨/年和650万吨/年。

中国化工集团虽然是央企,但其位于山东的炼厂与其他民营炼厂情况类似,常年处于原料短缺的状态。

“中国化工集团在山东的炼厂去年开工率最高的时候也不到40%。”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化工集团有了1000万吨的原油进口指标后,很大部分应该都会分给其炼厂使用,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其炼厂原油紧张的状况。同时,由于原油的经济效益高于燃料油,这1000万吨的原油进口指标还可以使炼厂提高效益,缓解亏损。

此前,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炼厂的原料主要由中海油提供。根据安讯思息旺能源的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化工集团从中海油采购了700万吨以上的海洋油和进口燃料油,中海油按照海洋油和进口燃料油1:0.75的比例搭售卖给中化工。此外,中国化工集团每年还从现货市场上大量购入南美重质原油,2013年初以来,其使用量占其总加工量的15%~20%。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化工集团获得1000万吨原油的进口指标后,仍然会通过其他渠道继续采购其他原料。但有熟悉内情的人士表示,2013年中海油供应给中化工的海洋油可能会减半,预计仅有200万吨,而进口燃料油的数量仍可能维持在300万吨。并且,随着1000万吨进口原油的到位,中国化工集团购买重质原油的数量也可能略有减少。

有了这1000万吨的原油进口指标,中国化工集团2013年的整体加工量将有可能翻番。安讯思息旺能源报告称,华星石化2013 年预计加工510万吨原料,昌邑石化加工450万~470万吨原料,正和石化预计加工350万吨原料,另外青岛安邦和济南的两家炼厂预计合计100万吨,上述炼厂合计加工1410万~1430万吨左右,相比2012年增加80%左右。

“所以根据公司今年定的计划,各个炼厂的原料需求都非常大,这很大程度上要依靠1000万吨进口原油来支撑。”昌邑石化一炼厂人士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