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天津港:201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13-03-21 19:54:0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4
主题:天津港:201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告]天津港:201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时间:2013年03月21日 12:28:26 中财网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要求,结
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
基础上,我们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一、董事会声明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
个别及连带责任。

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本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
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
控制的日常运行。

公司的内控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组织结构,强
化风险管理,规范公司财务行为,确保公司信息披露完整、准确,促
进公司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故仅
能对内控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总体情况

为确保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公司明确董事会及审计
委员会为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最高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组


织、领导和监督,对内部控制评价承担最终的责任。公司副总裁负责
内控评价日常工作。公司指定证券融资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
织和实施工作。

公司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组织成立内控评价小组,对纳
入评价范围的管理领域和所属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识别内控缺
陷、提出整改建议,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向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
汇报。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本评价报告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
规范》及评价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内控制度和评价办法,对公司截
至2012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
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在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领域
和重要业务事项后,制定了合理的评价工作程序,确定了评价方法,
并严格执行。

(一) 内部控制评价程序


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包括: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
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告等环节。

公司副总裁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实施工作。证券融资部拟定
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等相
关内容,组织领导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对公司本部和所属全资及控


股、重要参股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评价工作从2012年12月开
始,至2013年2月结束。

(二)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工作组综合运用了个别访谈、问卷调查、专
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充分
收集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的证据,如实填写评价工作底稿,
分析识别内部控制缺陷。

五、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及评价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对组织架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包
括筹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管理、合同管理、
财务报告管理、预算管理等公司主要管理领域开展了内控评价工作,
涵盖了公司主要业务和重大管理事项。

1、组织架构管理

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公司自
身实际情况,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设立了符合公司业务规
模和经营管理需要的组织架构。公司目前的组织机构覆盖了资产管
理、财务管理、生产业务、安全管理、审计监督、信息披露等范畴。

2、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把职业道德修养
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以市场化手段引进
人才,以能力确定岗位。合理地运作了人员引进、开发、使用、退出
的全过程,为员工搭建了职业发展平台,保障了员工的权利。


3、资金管理

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及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筹资、投资相关的管理制
度,确定投融资目标、完善投融资论证、审批等相关的控制流程,加
强资金活动的管理,明确资金授权、审批、资金营运活动的职责权限,
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4、资产管理

公司科设部作为公司重大资产管理机构,实施了预算控制,对各
类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和处置等均做出了规定,明确和规
范了相关岗位职责和流程。财务部门对各项资产进行统一核算,并严
格履行会计监督职责。

5、工程项目管理

为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资金安全,公司实行业主负责制,
制定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工程预算、招标、投标、施工、
监理、验收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管控,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
权限,规范了工程项目管理。

6、业务管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规定,结合公
司实际及港口行业特点,合理编制年度生产计划,科学进行市场开发,
同时加强对价格管理、费收管理、生产作业组织安排、客户服务等关
键环节和重要风险点的管控,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合理、有
序开展。


7、合同管理

为加强公司的合同管理,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制定了
合同管理办法,对合同订立过程中涉及的职责分工与授权审批、合同
的履行、变更、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档案管理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签订合同均履行了相应的程序,合同内容真实、
有效、合法。

8、财务报告管理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
指引的要求,严格规范对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披露及分析利用全过程
的管理。公司建立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制度文件,明确了工作流程,
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保证信息披露及时准确。

9、预算管理

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身情况,实施公司的预算
控制,明确了各职能部室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编制、
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并通过定期检查预算制度执行情况等手段,
强化预算约束。

10、信息与沟通管理

在内部信息与沟通方面,公司向下属企业分别派出了董事、财务
总监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经营监控,加强
了内部的沟通和联系;同时公司运用OA办公系统,实现了公司内部信
息的有效流转,确保各级管理层、各部室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信息传
递更迅速、顺畅,沟通更便捷。


在对外信息与沟通方面,公司按照监管要求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准确及时披露有关信息。公司董事会秘书处组织、协调信息披露工作
和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时,通过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
中介机构、业务往来单位、行业协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并利
用网络传媒等渠道,及时获取外部信息。

11、内部监督管理

公司监事会负责对董事、管理层以及其他高管人员的履职情形及
公司依法运作情况进行监督,对股东大会负责。审计委员会确保董事
会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

审计部制定了公司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相关
内容。审计部定期和不定期对公司高管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查;对基
建工程的立项、预算、决算、工程招标和竣工交付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对各项收入、成本费用、对外投资、物资采购等预算执行情况和经济
活动,以及重要经济合同的风险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确保公司内控的
有效实施。

六、内部控制缺陷及认定

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
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了适
用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

(一)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1、定性标准:


出现以下情形的,认定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其他情形
按影响程度分别确定为重要或者一般缺陷。

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导
致财务结果出现重大错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
造成决策失误,并引起诉讼;财务报告编写不合理,无法有效利用,
难以帮助管理层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2、定量标准:

以上一年度经过审计的数据为基准,确定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
的定量标准,达到下列标准之一,即可确认各项缺陷。



重要程度



项目



一般



重要



重大



资产总额(228亿)潜
在错报



错报<资产总额的
0.5%(1.14亿)



资产总额的0.5%(1.14
亿)≤错报<资产总额的
1%(2.28亿)



错报≥资产总额的1%
(2.28亿)



营业性收入(127亿)
潜在错报



错报<营业收入的
0.5%(0.64亿)



营业收入的0.5%
(0.64亿)≤错报<
营业收入的1%(1.27
亿)



错报≥营业收入的1%
(1.27亿)



所有者权益(111亿)
潜在错报



错报<所有者权益的
0.5%(0.56亿)



所有者权益的0.5%
(0.56亿)≤错报<
所有者权益的1%
(1.11亿)



错报≥所有者权益的
1%(1.11亿)





(二)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1、定性标准:

出现以下情形的,认定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其他情


形按影响程度分别确定为重要或者一般缺陷。

公司控制环境无效;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未履行相应的决策程
序,导致决策失败;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失效,导致公司被监管部门公
开谴责;涉及公司生产经营的重要业务缺乏有效控制;关键岗位管理
人员和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造成经营活动难以正常进行;内部控制评
价重大缺陷未得到整改。

2、定量标准:以上一年度经过审计的数据为基准,确定公司非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的定量标准,达到下列标准之一,即可确认各项缺
陷。



重要程度



项目



一般



重要



重大



资产总额(228亿)



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
<资产总额的0.5%
(1.14亿)

资产总额的0.5%(1.14
亿)≤造成的直接财产损
失<资产总额的1%(2.27
亿)



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
≥资产总额的1%
(2.28亿)



营业性收入(127亿)



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
<营业收入的0.5%
(0.64亿)

营业收入的0.5%(0.64
亿)≤造成的直接财产损
失<营业收入的1%(1.27
亿)



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
≥营业收入的1%
(1.27亿)



所有者权益(111亿)



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
<所有者权益的0.5%
(0.56亿)

所有者权益的0.5%(0.56
亿)≤造成的直接财产损
失<所有者权益的1%
(1.11亿)



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
≥所有者权益的1%
(1.11亿)





七、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

公司已经根据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公司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
自我评价。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