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短期出家”走红源于当代人心理压力太大
2013-07-15 09:25:4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短期出家”走红源于当代人心理压力太大

佛学资讯弘法网2013-07-15 07:49
[IMG]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96/107/1371/89176656.jpg[/IMG]

“短期出家”是当代人心理减压的好方式(图片来源:资料图)

出家,是指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到寺庙做僧尼。 出家后的人除了每天得吃斋念佛,同时要戒掉七情六欲。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的祸乱,宰相可以凭文才学识治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凡天下的大事,全都掌握在将相手里,然而先德却说出家不是他们所能做得到的,可知出家并不是一种简单容易的事。所谓“短期出家”,即让世俗中感觉压力大的人,到寺院中去享受一份清静,去学习佛法,净化心灵。近年来,在80后中兴起一股“短期出家”热,通过短期出家活动,去挣脱世俗的束缚、心灵的压力,去放松身体、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重新思考现代人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的意义。

短期出家活动,受到很多人欢迎。分析起来,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本就是佛学与佛教信徒,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出家,想通过“短期出家”以完成心愿;也可能另有一部分人,是抱着休假度假、体验一把的心态去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数不少的人,是出于挣脱世俗的束缚、心灵的压力等,去放松身体、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

如今,社会进步,科技发达,人的思想也在更新,在人的意识里,没有什么事物是保价的,能留在人心中不变的东西太少。一切都在人的价值观面前,有了贬或是升。日新月异的年代,人的思想被价值所驾驭,能有自我意识的人,也越来越多的随波逐流,从很多方面来讲,曾经留在人们心中的处女地上,逐渐被价值的机器开垦。人与人变得陌生,心灵上很难沟通。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附庸的产物,腐蚀了一些人的思想,丑化了很多人的灵魂。浑金璞玉的质地也很难体现在人的身上,很多人心灵中的净土没有了。生活中的人是各式各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不同的生活方式,人选择了环境,但人又都在努力地改变现有的环境,总想打破现有的生活模式,不管现在生活的多好,总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生活的世界里充满了欲望。短期出家活动,给了人们一个现实的平台,帮助有缘人能暂时放开世间束缚,到寺院体验清净梵行,早日进入佛门”人乘、天乘及声闻、缘觉、菩萨乘“的五乘共道境界。

出家修行是一种减压方式

在普通人看来,出家修行是比较高雅的一种减压方式。出家人崇尚清苦,寺院的生活也确实比较艰苦。这种与现实生活中崇尚物质的反差,反而能带给人一些心灵上的撼动。“过一段相对宁静的日子,边整理、充实自己,边修学佛法。”浙江一家佛教寺庙推出“短期出家”体验活动的消息在网络引起关注。很多网友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强烈建议用一个月时间出家,在浮躁的社会待久了去净化下心灵,想来是极好的。”短期出家”体验活动的火爆,是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生活并不顺心,各种压力太大,以致于思想迷茫,心情浮躁的折射和证据。试想,整日为了应付工作、保证生活而奔忙,或者一天到晚都是生意经,都是酒桌上的觥筹交错,一日日、一月月地都在考虑着人际关系,预防着尔虞我诈,人们又岂能不感觉累,不想去寺院这样清静之地小住?

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出家”体验活动,事实上是一种心理理疗活动。它将焦点对准了人们越来越忙碌,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压力却越来越大,各种不顺却越来越多,心情越来越浮躁的社会现实。相信通过这种短期的安静式心理疗养,通过佛学中静心、为善、悟世、看空等思想的影响,一些人的浮躁心等,势必会得到缓解。佛教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寄托,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佛寺给他们提供了温暖与交流的平台。

佛教对于达到人生理想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张是大乘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戒”是指佛教为其信徒制定的戒律戒规,主要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定”指禅定,通过禅定,收心敛性,使心处于专注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这是为获得佛教智慧的修习功夫。“慧”,指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人们只有通过戒、定、慧三个阶段的修行,才能克服自己的贪欲和追求,跳出苦海,超脱轮回,从而进入涅槃境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