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先行试点股指期货 国债期货更受险企青睐
2013-07-20 20:48:1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中国平安先行试点股指期货 国债期货更受险企青睐

2013年07月20日 07:01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第1页:中国平安先行试点股指期货 国债期货更受险企青睐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中国平安(行情,问诊)在6月底获得保监会批准试行股指期货,其他保险公司如国寿、泰康、合众等已经选好证券系期货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准备工作就绪,正在焦急候场。

“保监会将参考平安的试点情况,陆续放行其他保险公司跟进。由于平安内部风险控制严格,初期试行进展并不会太快。”一位接近平安的知情人士说。

  截至本报发稿前,保监会及平安相关人士并未就上述信息回复本报记者。

  而随着另一金融衍生品——国债期货渐行渐近,与基金、券商等其他金融机构一样,保险公司也开始未雨绸缪,积极筹备。据媒体报道,近日保监会已经原则上同意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可能会参考股指期货,将范围限定在套期保值而不准投机。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险资寻找对冲股市风险的期望以及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动力较为强烈。

  平安获试行股指期货“入场券”

  “6月底平安获批试行股指期货,中国人寿(行情,问诊)、泰康、合众等保险公司内部测试等工作均已做完,也已经选好证券系期货公司,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就在等保监会的批复,目前还没有拿到批复回函。”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去年10月23日,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暂行办法》以及《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允许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只限于套期保值,不能出现投机行为。

  股指期货是以股价指数为依据的期货,保险资金用股指期货来套期保值,以对冲股市风险,由于股票指数的期货价格走势与股票指数价格走势趋于一致,保险资金分别在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上做相反的买卖,达到在一个市场上盈利、另一市场亏损的结果,总体上控制投资盈亏幅度。

  保监会对险企和期货公司设定了一定门槛,对保险公司的要求是资产配置和投资交易专业人员不少于5名;风险控制专业人员不少于3名;清算和核算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等条件;保险公司所选期货公司应当符合六项条件,包括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3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等。

  多年来,由于缺乏风险对冲工具,持有大量股票的保险资金不得不以调整仓位来应对股市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因此在股指期货被放行后,保险公司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上述《规定》下发后不久,市场即传出平安、国寿、人保、太保、太平等公司开始招标期货公司。

  但近10个月时间过去,保监会仅批复平安一家先行试点,多家保险公司仍然在排队候场。业内人士透露,保监会对股指期货态度谨慎、负责相关工作的保监会官员调任等等因素,导致在《规定》下发后,保险公司迟迟未获得入场券。

  何以唯独平安一家获准试行股指期货?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一是平安在前期态度非常积极,准备亦非常充分;二是平安的合作方——银河期货与保监会关系密切。”

  该知情人士透露,保监会将参考平安的试点情况,陆续放行其他保险公司跟进。

  “其他保险公司等得非常焦急,证券市场在上半年已经探底,过了这阵子再给套保的东西已经意义不大。”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管表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