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取消计划生育是美国的阴谋
|
2013-12-30 22:28:42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捣 |
发帖数:134 |
回帖数:357 |
可用积分数:10551 |
注册日期:2011-01-20 |
最后登陆:2019-03-10 |
|
主题:取消计划生育是美国的阴谋
一、没有比人们的吃饭更大的事情。尽管中国的危机很多,比如政治危机、经济危机、信仰危机、领土危机、**危机等等,但只要军队稳定、老百姓还有饭吃,任何危机都可以克服,或者都在保持有序的情况下有办法克服。但吃饭的危机是个例外。如果老百姓没有饭吃了,或者食物短缺了,那么就天下大乱了,政治也好、道德也好、经济也好、良心也好,一切、所谓一切,包括政府,都会在食物危机面前荡然无存,不足挂齿。 二、中国不是新加坡,不是文莱,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有13亿人,这样的国情就决定了,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养活中国,中国的吃饭问题只能够靠自己解决。 三、同样,食物的供应只能多,不能够少,哪怕是刚好也不行,也会大乱,除非实行计划经济,凭票按人头供应,但现在还可能吗? 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只有80%出头,中国的食用油的80%以上都依赖进口原料加工。据网上资料,仅去年一年中国的进口黄豆就多达6000万吨,按中国13亿人计算,折合到每个人头上是一年将近100斤,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啊。这里还不说它是转基因黄豆,更不说转基因还对生育能力有害。 五、中国市场上的食物看起来还很丰富。但哪里来的?内行人都清楚,这不是自然生长的食物,是激素催大催长的食物。喂猪,正常喂养要一年,而市场上供应的基本上都是三个月长大的激素猪;喂鸡,正常要半年,现在市场上的鸡肉几乎都是28天长大的激素鸡。还有我们吃的蔬菜,也要靠激素化肥催大。这样的东西毫无疑问,是对身体有害的,不是有很多儿童性早熟的报道吗?三岁女孩就正常来月经了,乳房也丰满了,为什么?吃了父母地里种植的草莓的缘故,而父母地里种植的草莓,都是用激素催大的。还能够整治吗?做做样子安抚老百姓可以,认真可不行。只要认真,市场立马萧条,立马大乱,立马要饿死人,大规模的饿死人。为什么?很简单,只要认真,市场将会无物可供,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天然健康无害的食物? 六、还有就是种子问题。现在农民手中已经很少有可以自然留种的种子了。以前种子都是在各家各户的农民手中,农民年年留种,这家没有那家有,是安全的。现在不是了,都是年年去种子公司购买,种子公司购买的种子只能够种一季,是不能够留种的,否则长出来的是草。种子公司的种子会出问题吗?只有天知道。但真出问题了,农民哪怕有地也没有种子下地了,多么恐怖!更何况,据报道,我们国家的种业公司一半以上都被控制在外资手里,或被控制在洋人手中。 七、在中国,现在已经是老老实实按自然规律生产食物不但发不了财,就连生存都很困难。比如蔬菜,老老实实按自然规律种植,要三个月,并且还不好看,生虫子。但你多打激素,多打农药,一个月就够了,好看并且不生虫子。更不要说喂鸡、喂猪了,除非是自己吃。还有海鲜、鳝鱼、王八、大闸蟹,几乎都是人工饲养的,激素催大的。 八、农民更没有积极性种粮了。为什么?是同样的道理。老老实实种粮不但发不了财,连生存都很困难。所以,有的地方到处都是荒地,年轻力壮的都外出打工去了。以前,一斤稻谷的国家收购价格可以买4到5斤一般小蔬菜,现在多少?恐怕一斤对一斤也很难买了。今年国家稻谷的收购价格是每百斤120到140元,市场上的小蔬菜至少都是一元多一斤,更有好几元一斤的。谁还种粮食?那是傻瓜。也只有中国还有那么一些老实本分的傻瓜农民,还在种点粮食自给,但不是为了卖钱。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翻着跟头涨价,那么粮食价格能够上去吗?上不去,无解。为什么?很简单,比如稻谷收购价涨到5元一斤(这是所值的下限),那么大米价格就至少要卖到7元一斤以上。城市里的人受得了吗?不**才怪!所以,全国都在任意宰割弱势的农民、吃农民、坑农民。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沙!中国农民是生活在当今**最低层的弱势群体,是连小虾米都能将其作为任意尽享的口中美味!但愿**的现实不是如此! 九、那么国家粮库里还有多少粮?我不知道,我不是**的。但我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年年吃的都是新粮,我也知道就是农民家里也不留储备粮了。因此合理的估计是,粮食的生产周期是一年,我们的粮库里面,粮食也就最多是一年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储备,不具备任何抗风险的能力 十、种子会出问题吗?但愿不会,包括转基因种子。国际市场会有源源不断的低价安全粮食供应中国吗?但愿一直都有。农药激素的东西吃了对身体会无害吗?但愿无害。 十一、然而,我看到了农村,只要不是色盲都会发现,农村里面很多小生命小生物都灭绝了,或者快要灭绝了。螺头很少看到了,鳝鱼也很少看到了,野生的鱼虾已经很少了,我家乡的小米虾已经灭绝了,就是池塘、水坝也是混黄的,已经不张水草了。就是以前一下雨打雷,就是漫坡的地皮菌,也在我家乡灭绝了。为什么?只有天知道。 但我们吃的食物真的没有出问题吗?理性告诉我,已经出大问题了,并且很难逆转了。那些灭绝的小生命、小生物,不也是和我们在同一环境下,吃食同样环境下的生物食物吗?他们出了问题,我们还会远吗? 十二、国家,我之国家;人民,我之人民;家园,我之家园。呜呼!我只有一声叹息。我眼前浮现的分明是一片混乱、人相食、饿孵遍地、流离失所的情景,随时都可以发生,并且已经不可避免。还有比这更大的危机吗?没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3-12-31 08:52:06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雄起广州7万入库 |
发帖数:405 |
回帖数:2446 |
可用积分数:125170 |
注册日期:2012-08-24 |
最后登陆:2015-12-01 |
|
伊朗人口政策的启示
2011-11-16 13:03:48| 分类: 中国计划生育祸国 |字号 订阅 伊朗人口政策的启示 伊朗是穆斯林国家,穆斯林生育文化是当今世界最为顽强的生育文化。在当等发展水平的情况下,穆斯林国家生育率(可近似理解为妇女人均生育孩子数)全球最高(比如2001年新加坡华人生育率只有1.21,而穆斯林马来人的生育率却高达2.45)。1970年代伊朗生育率波动在5.9到7.0之间。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伊朗政府还一度鼓励多生育。1980年到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生育率居高不下,1989年还高达5.3。在1989年至1997年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担任总统期间,他说服宗教界领导人支持他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不是强制)每个家庭只生两个孩子,生育率迅速下降,从1990年的5.3降低到1995年的2.9,2000年的2.2,2006年的1.7。而邻国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的生育率却仍还有4.0左右。与周边高生育率的国家相比,伊朗降低生育率并没有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虽然目前伊朗在人口数量上与周边国家相比占有优势,但是由于其生育率远远低于周边国家,人口老化和人口萎缩将使得优势不再,今后中东的政治版图将大为改观。2005年总统选举中保守派德黑兰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击败开明派拉夫桑贾尼而成为总统。内贾德总统于2006年10月22日在议会发表演讲说:“我反对‘两个孩子就够了’的政策。西方国家目前生育率极低,因此担心伊朗如果人口增加过快会成为强大力量;而伊朗是一个拥有许多能力的国家,我们有能力抚养更多孩子,即使人口从目前的近7千万增加到1.2亿也没问题。
”虽然伊朗的计划生育仅仅只是提倡生育二胎,而伊朗总统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生育率却难以回升,2007年生育率又只有1.7左右(估计今后还将快速下降)。伊朗如此顽强的穆斯林生育文化在计划生育(还只是提倡二胎)就已经弱不经风,中国的情况可想而知。从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伊朗等国家和地区情况看,控制生育的思潮就像吸毒一样,一旦成瘾很难戒毒(连抗毒能力最强的穆斯林文化都不能幸免),生育率很难回升。伊朗停止计划生育后没有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中国还会出现高的生育高峰? 人类发展指数越高,生育率越低;2005年伊朗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59,比中国的0.777还要低,而伊朗在没有生育限制(甚至鼓励生育)的情况下2007年生育率只有1.7,中国在强制性的1.38的政策生育率的限制下生育率反而还有1.8?
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伊朗都是在生育率刚低于1.7就开始调整生育政策,由于当初采纳的是比较宽松的人口政策,没有形成强势的利益集团,政策调整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中国生育率在1990年代中期就已经只有1.3左右,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只有1.22,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再次证实生育率只有1.2,但是人口政策却纹丝不动。一个关键原因是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势力庞大的利益集团(以计生委和人口学界为核心),他们每次都将生育率“修正”成1.8以阻止人口政策调整,使得人口政策调整的台阶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好下,代价也就越来越高。 人口政策是攸关民族长远发展的大事情,人口政策失误很容易导致民族萎缩。 萨满教不但使得蒙古剽悍,也使得人口增加较快,在元代鼎盛时期,蒙古族人口占中国人口比例曾接近1/10。但满清入关之后,为了保证北方退路的安全,对蒙古民族明拉拢实打压防范了两百年。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藏传佛教作为柔服蒙古的工具,实行“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国策,通过影响生育文化以减少蒙古民族的人口(乾隆帝认为:“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以为怀柔之道而已”)。通过物质刺激鼓励人们当喇嘛,喇嘛地位高,清政府在其《理藩院则例》中规定“喇嘛辖众者,令其治事如札萨克”,使掌权的喇嘛有了与旗长同等待遇和权力,上层喇嘛享有与蒙古王公同等的优厚待遇,人们愿意当喇嘛(类似于现在的“少生奖”、“丁克奖”)。为了尽快推广喇嘛教,不仅给喇嘛优厚待遇,而且清帝亲自从国库中拨出国帑修建寺庙。“修庙一座,胜用十万兵”,“家有二子者以一子当喇嘛,有三子者以二子当喇嘛”,喇嘛人口甚至占到了总人口数的1/3。经顺治至乾隆一个半世纪(数千年一遇的全球人口快速增加时期)的优礼,藏传佛教的地位日崇,影响很大,其势力已伸入漠北、漠南和西部额鲁特整个蒙古地区,拥有寺庙千余座,僧侣数十万人。喇嘛教的盛行,使得大量人口出家为僧而不事社会生产和人类生产,严重限制了人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民族人口快速增加几十倍的同时,蒙古族人口却不断减少。如鄂尔多斯地区,清初人口有40万,到清末下降到仅有8万左右。现在蒙古族人口只占中国的1/220。 法国长期是欧洲政治格局的主导者,17世纪中期法国人口与中国相当,但是由于法国后面采纳马尔萨斯理论控制人口,现在法国人口只有0.6亿,而中国却有13亿。随着人口比例的降低,法国也逐渐丧失了其在欧洲的传统霸主地位。而16世纪人口不到法国1/4的英国(人口400万),现在后裔人口(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英裔人口)却超过2亿,主导世界政治格局超过两个世纪,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主导世界格局。500年前英语还只是欧洲一个落后地区400万人口的方言,现在成为世界语言。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感叹说,人口就是命运。 自唐朝以来,中国人口一直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初全球人口达到10亿时,中国人口有4亿,占全球40%左右。但是近代中国人口增长缓慢,占全球比例不断下降,20世纪初降低为25%,1950年降低到21.9%。解放后中国人口增长与世界保持同步,1980年中国人口仍占全球的22.4%。但是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再度下降,2005年下降到19.3%,并且下降达到势头很难遏止。即使停止计划生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生育,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也很难维持在15%。以人为本,是历史的共识,没有足够的人丁,何来兴旺?随着人口占全球比例的减少,中国在国际上的发言权也将下降。如果拿中国与印度作对比,则中国人口的相对量减少得更快。1901年印度人口2.38亿,中国人口4.26亿;2005年印度人口是1901年的4.6倍(11亿),而中国人口只是1901年的2.95倍。现在中国每年出生女孩只有600万,印度却有1200万,意味着今后印度在人口再生产能力上是中国的两倍。考虑到中华生育文化破坏严重,而印度生育文化却相对保存的比较好,那么今后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可能不到印度的1/3。虽然中国目前比印度要富强,但是几十年之后中国将是有4亿老人的极端老化、人口不断萎缩的国家,而印度却朝气蓬勃,实力将远超中国。 人口政策是千年战略,政治制度是百年战略,经济政策是五年战略。人口政策失误后果不堪设想。不能为了五年战略而误了千年大事。比如现在抬高房地产,发展一些超前的高消费,虽然能够刺激经济,有利于“五年战略”;但是却让老百姓养不起孩子,误了“千年战略”。韩国、台湾、香港的低生育率很大程度是因为房地产等的畸形发展使得民生压力增大。中国于1990年开始生育率从2.2左右直线下降,降低到2000年的1.22,现在连生育意愿也只有1.73了,这很多程度是因为1990年代以来在分配制度、住房制度不断畸化以及教育、医疗等的产业化,使得老百姓的养育能力不断降低。 以“五年战略”标准评价,台湾、香港、新加坡、台湾都还算成功。但是以“千年战略”标准评价,这些地区是不成功的。韩国和台湾当年的计划生育是“受益于”美国的支持,韩国和台湾的经济崛起也受益于美国。但从长远看,韩国、台湾的这种崛起和过把瘾就死没什么区别。美国到时候还能帮韩国和台湾养老吗?韩国汉城大学社会学教授殷基洙说:“除非能把人口问题处理好,否则,韩国社会将会在20至30年内崩溃。” 从政治角度看,相对来说拉夫桑贾尼算是伊朗比较开明的领导人,但是伊朗的生育率下降(现在只有1.7左右,)就是因为拉夫桑贾尼的"两个孩子就够了"的人口政策。一些伊朗有识之士认为拉夫桑贾尼总统的人口政策毁了伊朗的前途。当年铁托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开明派领导人,但是他的民族政策导致后面南斯拉夫的分裂。 台湾、韩国有“民主”,香港、新加坡有“自由”,但是台湾、韩国的生育率只有1.1,香港只有0.95,新加坡只有1.2(还是因为马来人的高生育率)。可见光是“民主”、“自由”并不能真正解决人口问题的。韩国、台湾的政治制度其实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政治制度,是自杀的制度。不能脱离“人”来谈民主和自由。中国今后政治制度需要站在更高的境界,政治制度成功的标准不光是“民主”、“自由”,“主流家庭愿意生、养得起三个孩子,人口能够持续发展”将是政治制度成功的更为重要的铁标准。
该贴内容于 [2013-12-31 08:56:02] 最后编辑
|
2013-12-31 08:54:52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雄起广州7万入库 |
发帖数:405 |
回帖数:2446 |
可用积分数:125170 |
注册日期:2012-08-24 |
最后登陆:2015-12-01 |
|
三十年前: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二十年前:‘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 十年前:‘养老不能靠政府’, 现在:适时推迟养老计划!
|
2013-12-31 09:23:39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雄起广州7万入库 |
发帖数:405 |
回帖数:2446 |
可用积分数:125170 |
注册日期:2012-08-24 |
最后登陆:2015-12-01 |
|
易富贤: 【中国耕地越来越多】1980年说只14亿多亩耕地,必须实行一胎化。后经卫星遥测发现为19.51亿亩;又据此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这次之所以没有停止计划生育而是只单独二胎,也是用18亿耕地红线为依据。但刚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全国耕地13538.5万公顷(20.31亿亩)。http://url.cn/NBYpxE
评: 数据信口开河,决策随心所欲,那怕视人命如草芥!
|
2013-12-31 09:24:48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雄起广州7万入库 |
发帖数:405 |
回帖数:2446 |
可用积分数:125170 |
注册日期:2012-08-24 |
最后登陆:2015-12-01 |
|
茅于轼: 今年全球人口增加八千万。中国人口占全球的20%,按此比例中国应该增加1600万。但事实上我国近年来每年人口只增加650万,而且逐年减少。八年之后中国人口的增长率降低到零。人口不再增加,总数开始减少。那时候人口总数不到13.8亿。制定人口政策的诸君要尊重事实,万万不可为了自身利益而不尊重事实。
|
2013-12-31 09:26:45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雄起广州7万入库 |
发帖数:405 |
回帖数:2446 |
可用积分数:125170 |
注册日期:2012-08-24 |
最后登陆:2015-12-01 |
|
中国城镇化其实已近尾声 而非序幕 2013年12月25日 08:19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 作者:罗天昊 1663人参与 230评论 理想的确很丰满。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尘埃落定,虽然正式的城镇化规划尚未出炉,不过已基本定调。本次会议,亮点众多,特别是将“记得住乡愁”作为任务之一,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在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上,城镇化战略的最终期望,恐怕与中国现实存在巨大差别。
就城镇化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而言,主要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而最大的变数,则被寄托在进城农民身上,已经进城的农民,其消费需求,将是巨大的内需,据测算光公共服务的投资就可达数十万亿,同时,还有一种期待,就是没有进城的农民,国家层面的预期,是每年能够有1000万农民进城,既振兴内需,亦充实城市劳动力。
不过,后者,恐怕要失望,未来中国将无足够的劳动力继续转移到城市,如从就业而非户籍衡量,中国的城镇化其实已接近尾声,而非序幕。
到底有多少人在城市?
目前是一笔糊涂账。官方统计,已经有超过7亿人居住在城市,由此,得出中国的城市化率是52.6%,如以户籍人口统计,更不到40%。由此,似乎中国的城镇化空间巨大。不过,现实很残酷。换一种算法,看看农村还剩下多少有效劳动力,得出的结论则截然不同。
如果以就业为主要统计标准,只要是非农就业,同时不常住农村,就算已经完成事实上的城镇化的话,则中国城镇化率被严重低估。
从历史角度看,城镇化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居功至伟。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有了稳步提高。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尤素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有10%可以归因于城镇化的进程。而国家的城镇化战略中,有一个很大的期待,就是未来能够继续吸引农民进入城市。
可惜,由于中国即将出现人口逆转,遍地空城的危局,将重创城镇化战略,这一趋势,国内多数学者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均跟风鼓吹,盲目乐观。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推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为2.66亿,这其中,还包含东北,新疆、海南等地的国营农场,他们其实是城市户籍,总人数接近400万,由此,真正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实际只有约2.62亿。农民没有退休金,也没有退休制度,活到老就得干到死,就是活到100岁,也没有人替你干农活,所以,农业就业人口,基本就等于农村留下的除去婴儿以外的实际人口。
国内一些学者如李迅雷等,曾提议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的另外一种算法,应该是:城镇化率=1—农村化率,则中国真实城镇化率,早超过60%。根本不再需要二十年。我们所期望的未来农村仍然大规模转移劳动力到城市的景象,可能不会再出现了。
不以数据统计,就以实证调查,笔者走访了湖北,重庆,河南、江西等中西部省份,亦可印证,中国农村,除少数东部省份外,绝大部分已衰败不堪,农村大片耕地抛荒,荒芜千里,精壮劳力早转移殆尽,留下老弱。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尚有近2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几年,中国一些城市却出现了“民工荒”,劳动力市场出现“刘易斯拐点”。经过30年的劳动力转移,已经基本无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了[请做下详细的说明]。到底转移了多少人口,现在是一笔有争议的账,但是,可以从两个维度看未来农村人口转移潜力。一是如刚才所说,留下搞第一产业的人口,只有不到3亿。二是,从前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力军是青壮年,而现在,在城市的各个小区的门卫,一些园林工,清洁工,不少就来自农村的中老年人。中国城乡收入差高达三倍,连中老年人,都会用脚投票,只要有机会,而且还干得动。
更为严峻的是,长期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致使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即,年轻人少,老年人多,而推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死亡高峰期的到来,将使中国成为空城之国。
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占当时总人口的30%以上。比例非常惊人,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同时,中国的青少年人口,亦即将步入全球最低行列。
依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14岁人口占16.60%,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0-14岁人口占人口总量的33.6%,不到三十年,降低一半以上。未来形势非常严峻。
少年人口的增长直线下降,老年人口的直线上升,这种对比,意味着将来中国人口达到峰值之后,将急剧下降。据《大国空巢》一书作者,中国湖南籍美国科学家易富贤研究,今后五年,20至60岁的总劳动力将达到顶峰,此后将出现大规模下降。甚至最早在2014年就可能发生逆转,而在中国的体制下,一项战略的周期,大约为十年左右,由此,在本届政府和下届政府任期内,城镇化即将因人口逆转而遭遇挑战。
未来,因为人口减少带来的消费市场的大幅萎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足,将重创中国经济,未富先老的现状,亦将严重制约中国的民族生机与活力,劳动力不足,更为直接的是,无数的城市目前所指定的“国家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届时将成为空口承诺,今日已经逐步出现的部分黑灯城市,未来将在中国蔓延,可能才是中国未来的真实写照。
在推行城镇化战略时,其实国家高层有一个假设和类比,即,全球各发达国家,其城镇化高峰期,也就是工业化高峰期,亦是国力完成飞跃的时期。此言不假,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被忽视,即,多数国家的上升期,均是人口增长期,人口增长曲线,基本与国家经济增长曲线,与城市化曲线同步。
在二战以后,日本启动了工业化进程,自50年代至1973年,是日本工业化高潮时期,日本年均增长接近10%,进入发达工业化国家行列。至197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78.6%,基本达到高潮。虽然至2011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达90%以上,但是自70年代之后逐步趋缓。而日本的人口增长,亦于1972年达到高峰。由此,其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发展的三大高峰期,基本同步。
不仅是日本,多数现代国家,城市化高峰、工业化高峰与人口发展高峰,基本都是三位一体。
而中国未来将出现严重的脱节:我们仍然寄希望于经济会保持高速增长,仍然寄希望于城市化率会继续提高,但是,我们的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却开始萎缩,人口发展曲线,与城市化发展曲线,将严重不同步。在人口萎缩的大局之下,却对城镇化寄望太高,恐怕有负重托。
事实上,中国不仅农村衰败,多剩老弱,城市化进程,已将逐步终结。农业现代化,和城市新居民的工业化,将是一个挑战。同时,纵使未来农村城市再向城市转移,转移来的也是负担,而非动力。即,转移到城市来养老的老人,将多过转移到城市来的儿童,青壮年则几乎没有,因为他们早就来了,只是有的没有常住,无法统计而已。这些中老年人对于城市来说,其消耗远远大于其劳动力贡献,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新的城镇化浪潮,再也不象过去三十年那样,坐吃精锐劳动力带来的财富,而付出低福利成本, 相反,未来的城镇化,福利成本将越来越高,而精锐劳动力则越来越少。
纵使现在全面开放计划生育,人的成长期尚有20年左右,仍不足弥补中国劳动力的缺口。未来中国可能将不得不大规模开放移民,今天国人因为高房价而无法享受的住房,在大批老人死亡之后,或者将不得不留给国外青年居住。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已经涌入大批亚非青年,在北京街头,也已经日益多见。
或者这将是最大的讽刺。用计划生育节制本国人民的活力与生机,用高房价迫使本民族的青年不得不为生计奔走而丧失朝气,原来最后是为他国人做嫁衣裳。
中国目前尚未完成产业转型,在全球产业链中也无法短期内升级,由此,中国仍然需要大批产业工人,但是,随着青少年人口的减少,以及高校升学率超过80%,国内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开放移民,并非良谋,但却不失为救急之策。为长久计,中国的计生政策,需要彻底调整,不是开放单独二胎生育,而是彻底开放。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源自FT中文网
|
2013-12-31 10:04:37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四圈 |
发帖数:53 |
回帖数:104 |
可用积分数:44685 |
注册日期:2013-07-31 |
最后登陆:2019-04-10 |
|
你这美狗。天天在这里叫,你的用心别人很清楚。
|
2013-12-31 10:27:38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雄起广州7万入库 |
发帖数:405 |
回帖数:2446 |
可用积分数:125170 |
注册日期:2012-08-24 |
最后登陆:2015-12-01 |
|
人民日报:安倍是国际政坛上一朵语无伦次的“奇葩 央视:万科未交土地增值税超40亿元 沈阳卫生局长与妇婴医院院长开房被责令辞职(图) 韩媒:金正恩令高官现场观看张成泽被处决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