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传统与非传统业务“迁徙术”
|
2014-03-23 22:45:31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中国平安传统与非传统业务“迁徙术”
“现在保险已经不是卖一张保单,更多的是切入他的生活圈、生态圈,比如汽车保险,我们平安好车就是这样。”中国平安(行情,问诊)董事长、CEO马明哲近日表示。
事实上,马明哲所提及的传统金融业务向非传统业务渗透和跨越,正是中国平安8000万客户迁徙之综合金融核心战略中的一环。
年报显示,在2013年,平安寿险业绩亮点颇多,传统金融业务依然是平安的利润奶牛;而另一端,或许由于处于布局起步阶段,平安有的非传统业务尚处于亏损期。
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在2013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传统和非传统要齐头并进,促进非金融的用户和金融的客户相互迁徙和转化,最终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目标。”
据任汇川透露,2013年累计迁徙客户的人数达到510万人次。这意味着平安要实现8000万客户迁徙仍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4-03-23 22:46:10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传统金融:利润奶牛
2013年可谓平安传统与非传统业务切换、融入互联网金融的元年。这一年,平安实现净利润360.14亿元,同比增3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81.54亿元,同比增40.4%。其中,平安寿险再次成为利润增长利器,其为平安集团利润贡献占比由2012年的24.1%升至2013年的33.9%。
具体而言,平安寿险去年实现净利润122.19亿元,同比增加89%。“个险新单高增速、产品结构改善以及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是平安寿险盈利增加的主因。其中,保险资金净投资收益率5.1%,较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称,平安人寿在新业务价值(NBV)毛利率33.5%带动下,去年下半年NBV同比增19%,公司去年盈利同比增幅40%大致符合预期,预计平安人寿NBV增长前景强劲。
同时亮相的传统金融其他板块虽然给平安集团贡献利润占比较2012年有所下滑,如平安银行(行情,问诊)下降8个百分点至41.3%,但是整体表现也不俗。平安银行净利达149.04亿元,同比增长12.6%,为平安集团贡献利润78亿元。
与传统金融业务增势强劲形成反差的是,平安的非传统业务仍处于亏损期。数据显示,平安联营企业众安在线2013年的营业收入为1300万,净利润-2500万;平安付年收入7.26亿,净利润-2.24亿元。
任汇川解释,创新业务开始时会有很多战略性投入,相信任何业务在起步阶段都会有一些短暂亏损,这很正常。“平安会和其他股东一道帮助公司进行互联网、保险以及一些产品模式创新的探索。”
目前,平安已布局了陆金所、万里通、车市、支付、移动社交金融门户等非传统业务。p2p贷款平台陆金所的战略及组织架构进一步落地;平安好车完成网站建设及线上交易平台搭建,建立了11家线下门店;平安付已推出内测版移动社交支付工具“壹钱包”;平安科技推出的“天下通”移动社交金融门户已上线。
“6月份壹钱包正式版上线,下半年,医、食、住、行、玩五大门户的建立也将初见成效。”一位平安内部人士表示,自己更看好从互联网迁徙或带动客户至传统业务的模式。
平安管理层寄希望透过互联网提供开展房地产销售、二手车销售及医疗健康等相关服务而带动传统金融业务,如可望支持按揭贷款、汽车融资及健康险业务的长期增长。同时,也寄望利用互联网策略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吸引更多客户,并且利用大数据分析维持审慎的风险管理。对此,香港京华山一认为,“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加剧,该策略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产生回报。”
|
2014-03-23 22:46:50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客户迁徙:线上与线下并进
其实,在平安传统与非传统的切换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平安方面的说法,8000万客户迁徙是平安未来10~15年成为中国最大零售金融服务商的核心战略。而银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载体和落脚点,平安银行为此成立了零售业务大客户事业部。
就此,中国平安相关人士说,2014年平安银行启动了零售大事业部制改革项目,改革遵循“专业化经营、授权化管理”的核心原则。
零售大事业部设置了信用卡及消费金融事业部、私人银行事业部、财富管理事业部、零售网络金融事业部等四个事业部。其中,信用卡及消费金融事业部下设信用卡、汽车消费金融及消费金融三大中心。
平安银行零售大事业部制下“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是:建立“精品店”、“特色店”和“电商店”三类商业模式。
“说白了,以前平安银行对公业务较强,现在更多的考虑是通过大事业部做大做强个人业务,让平安银行成为平安综合金融的‘货架’与客户迁徙的载体。”上述中国平安内部人士说。
事实上,现在保险客户迁徙到银行、投资,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方法,通过地面及电话渠道。有数据显示,在银行网点设立比较早、比较多的深圳,寿险客户中购买其他金融产品系列的客户达68万人,占比达到37%。
但上述中国平安相关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平安正在探索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重新布局金融业务的开展,围绕消费者生态圈,从“医、食、住、行、玩”生活角度切入,打造平安的互联网各种入口,做大平台吸引大量客流,再将金融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和特点嵌入进去。
譬如,平安的想法是,通过五大门户平安可以进行“三留”,即留资产、留积分、留健康(档案),从而提高客户粘度,在生活、财富和健康领域创造价值。比如,健康险的“医健通”在做大用户流量后,可为传统业务保险、银行及投资带来“客户迁徙”资源,同时在健康管理的全流程中也涉及与保险、银行等业务的深度融合。
因此,不难看出,平安是从支付(金融)的领域来推进社交,要做社交金融。这与BAT(百度、阿里、腾讯)的通常做法——从社交角度来推支付(金融)截然不同。
上述平安人士坦言,平安主要盈利模式是向客户提供最好的综合金融服务的体验,从取得长期稳定的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
而平安发展非传统金融业务,或者说互联网金融业务,是按照“轻资产、重平台”的模式,集中资源放在人才引进培养、模式机制建立及必要的设备、技术投入等环节。
“相对于集团整体的盈利能力,平安目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投入比例是适当的,且富有前瞻性的。相信未来,非传统金融业务会成为平安业务和利润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平安人士说。
不过,上述描述只是听起来很美。目前平安的传统与非传统业务就像两条长短不一的“腿”,平安需要拿捏好平衡术,未来才能不偏不倚实现“中国领先的个人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平安梦。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