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从三峡提水到堵河进汉江 “引江补汉”势在必行
2014-09-16 16:41:4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主题:从三峡提水到堵河进汉江 “引江补汉”势在必行

从三峡提水到堵河进汉江 “引江补汉”势在必行
2014年09月16日 06:55
来源:荆楚网

原标题:从三峡提水到堵河进汉江 “引江补汉”势在必行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黄中朝 通讯员 郑修鹏 王东

12日,在丹江口大坝上,水库建设管理部门竖有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示意图。图上从丹江口水库引出5条红色的实线或虚线。“这5条线,对丹江口水库来说,相当于一个装了水的碗周围开有5个豁口。”中线水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王立说。

三条粗细不一的实线,是指已建成通往北方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以及加坝之前已经存在的襄阳市清泉沟引丹灌区和河南省刁河灌区。虚线指正在建设的陕西省“引江济渭工程”和即将开工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远期调水130亿立方米。引江济渭工程近期从汉江调水5亿立方米,远期调水15亿立方米,即将开工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计划调水7.7亿立方米。一个水库有5个取水口,如何保证水资源统一调配?目前还是多头管水,九龙治水。”王立不无担忧地说。

丹江口水库以上多年产生的径流量为368亿立方米。如果调水超过30%,就会对流域生态及生产较大影响,如果调走60%,对流域影响是破坏性的。国家花几千亿元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又花巨资治污和建设生态环境,要提高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调水保证率,最根本办法就是建设“引江补汉工程”。


采访中,丹江口水库管理单位汉江集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的专家和丹江口市政府官员也都提出了这一建议。“引江补汉工程”不同于“引江济汉工程”。“引江济汉”从荆州市上游引长江水到潜江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下游,年引水量35亿立方米。主要解决丹江口水库向北方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带来的影响。月底,该工程将正式建成通水通航。“引江补汉”指从三峡水库提水进入汉江支流堵河后自流补充给丹江口水库。该工程年调水60亿立方米,远期调水100亿立方米,与长年向北方调水量基本持平。该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二期,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就有该项目规划。

前不久,该项目列入国务院批复的172个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计划于“十三五”的2019年动工。

汉江集团副总经理何晓东认为,世人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在即,尽快启动“引江补汉工程”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4-09-16 22:22:0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引江补汉”从神农溪取水
水利专家再赴巴东考察线路

--------------------------------------------------------------------------------
恩施新闻网 http://www.enshi.cn 2010年09月14日07:40


恩施日报讯(记者曾冰通讯员王克龙)9月11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总工程师汪洪,长江委主任蔡其华,湖北省副省长赵斌,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等领导率专家组再次来到巴东,实地考察“引江补汉”神农溪(沿渡河)路线。州委常委、副州长瞿赫之陪同考察。

专家组考察了巴东县沿渡河镇罗坪湖(神农溪旅游接待码头)线路,即在罗坪湖岸上的溪丘湾乡宋家垭村建1个大蓄水池和泵水站,从湖中取水,再从宋家垭打一条隧道直达沿渡河的两河口,再到神农架,将水补充到丹江口水库。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四项工程之一,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补偿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河道的内外需水要求,有利于增加北调水量。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和引江济渭工程的推进,从长江三峡水库向汉江丹江口水库补水的需求愈来愈迫切。

据了解,“引江补汉”工程从神农溪(沿渡河)向丹江口水库上游补水方案基本确定,但有3条线路可供选择。水利部确定线路后即动工建设,工期为3年,预计引水量达100亿立方米。

(网络编辑:阿炜)

来源:恩施日报
2014-09-16 22:25:2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巴东神农溪引江补汉重大民生工程规划上报水利部
2010年07月21日 09:36 来源:湖北新闻网

  湖北新闻网7月21日电 (张强)4月3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厅对神农溪引江补汉工程线路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对神农溪引江补汉工程事关湖北经济发展大局形成了共识。目前,由长江委设计院编制的引江补汉工程规划任务书已由长江委上报水利部,工作得到湖北省委的表扬。

  引江补汉,即引三峡库区水经巴东神农溪、堵河补充到湖北境内丹江口水库。规划任务把神农溪引水方案作为引江补汉的主要方案之一,与大宁河引水方案一起开展同等深度的规划工作,以减轻气候及上游调水导致水量减少的问题。规划任务从调水水量、水质、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输水线路及距离、提水扬程、与调水河流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结合的程度、规划梯级及其调节性能、开发条件、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条件、建设征地及移民等诸多因素进行方案比选,整个工程规划工作耗费时间拟用一年,与已经实施的“引江济汉”工程一起努力实现湖北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考察团专家组指出,该引水工程均在湖北省境内,与其他方案比,具有引水线路相对短、淹没占地和移民数量很少,建设协调难度相对小,施工难度相对小,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同时工程实施后,可提高堵河干流和汉江下游梯级电站枯水期的发电效益,且堵河干流可以考虑新建的水库按抽水蓄能方式运行,均有利于解决运行管理问题。

2014-09-16 22:55:4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关于将长江三峡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加快湖北省“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的建议
信息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北省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3-5-15 浏览次数:408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湖北省委主委、湖北省中华职教社主任仇小乐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进行水资源优化调配,解决北方,尤其是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跨世纪重大战略工程。湖北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在全国南水北调工程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湖北省坚持服务大局、科学发展,走经济与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之路,确保“一库清水北送”。

一、将长江三峡库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加快“引江补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在充分发挥中线工程系统综合效益的同时,要兼顾汉江中下游经济、社会和水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汉江流域经济社会总体格局是上游相对落后,中下游相对发达。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区、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汉江干流还是该地区重要的航运通道,江汉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在全省乃至全国总体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中下游地区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推进和汉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展开,中下游地区作为湖北省重要经济发展轴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升。预计到2030年,流域总人口将达到460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万亿元左右,经济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达到约200万hm2,比现状增加约20万hm2,该流域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跨流域调水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受水区、水源区和调水工程下游地区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实现南北双赢。有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从丹江口水库调水量将达95亿m3,到203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年平均年调水130亿m3(其中调出汉江流域120.5亿m3),引汉济渭工程调水15亿m3,引乾济石工程凋水0.49亿m3 ,引红济石工程调水0.92亿m3,共向外流域调出水量136.91亿m3,而汉江丹江口水库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约388亿m3,这对于汉江来说,远远超出其作为水源地的承载能力。届时汉江入境水量将减少35%,流量小于800m3/s的枯水期将由现在的2~3个月增加到7.7个月;800~1800m3/s流量的中水期将由现在的7~8个月缩短为3.2个月;水位平均下降0.31~0.51m。这些水文情势的变化将直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重汉江水体污染,尤其是面源污染的稀释能力,同时将加剧水华现象的发生,加剧中下游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甚至会影响到中线工程的调水量。

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长期存在洪旱灾害频发、河流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汉江中下游12%的水质断面只能达到Ⅳ类,甚至V类水质标准,并多次出现“水华”现象。加上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始供水后对汉江中下游流域造成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不堪设想,进而严重影响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眼下,客观条件已经成熟,纵观全国水资源分布格局,在三峡工程已经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投入使用之际,为有效解决丹江口水库以下汉水流量下降、汉江中下游现状水环境日益脆弱、水资源矛盾日益凸显,以及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的水源等问题,将长江三峡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加快启动湖北省“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二、对策建议

1、进一步统一思想,逐步达成共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应按照先易后难、与调水及受水区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相适应、工程由小到大逐步实施的原则,逐渐形成了“近期引汉、远期引江”之共识。既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不是长久之策,那么就应该未雨绸缪,尽快将长江三峡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加快湖北省“引江补汉”工程建设,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更好地实现南北方丰枯年份的水量调配,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2、将三峡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极水源地。三峡水库是流域性控制水库和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年过水量大约6000亿m3,水质较好。目前,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的最近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三峡库区左岸的诸多河流处于三峡水库与丹江口水库有利连接点的地理位置,三峡工程建成后,其水位的抬高和水库巨大的调蓄能力,将成为从长江向北方和汉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供水可靠而优质的水源,跨流域调水是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拓展与延伸,将使三峡工程的受益范围进一步拓展。

3、湖北省引江补汉工程经济可行。湖北省推荐的神农溪“引江补汉”方案,以三峡水库为水源,按照抽水蓄能运行方式建设。工程建设条件好,取水地点(下库)位于库区支流神农溪回水段,利用抽水蓄能机组提水约407m入上库,然后经约60km输水隧洞入官渡河龙背湾水库库尾,沿途流经龙背湾、松树岭、鄱口、小漩、黄龙滩等水库,最后流入丹江口水库。因调水量直接进入龙背湾水库库区,除在调水时段可提高堵河干流(含官渡河)和汉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的发电效益外(汉江干流包括丹江口、王甫洲、新集、崔家营、雅口、碾盘山、兴隆等梯级),在非调水时段可充分利用三峡电站夜间廉价电量抽水蓄能,达到调峰目的。有关研究表明,2030年汉江中下游地区需调水26.2亿m3,相应引江补汉工程规模为200 m3/s,总装机容量1000MW。工程调水时可增加堵河干流和汉江干流梯级的发电量29亿kw·h。若计入电站的调峰效益,该工程用电和发电费用收支相抵或许还有节余。因此,该工程实施后,不仅可以将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调节水库,改善调水过程的不均匀性,提高调水保证率,还可以有效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且经济上可行。

4、加快湖北省引江补汉工程建设,使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节水库。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可以更好地发挥调节水库的作用。不仅是日调节,而且可以较好地发挥季调节的作用,实施三峡调水后,可以丰水多调,枯水少调,充分利用水资源,并尽量减少调水对下游的影响。丹江口水库的上游来水可以悉数下泄,以保证下游用水和恢复原有生态平衡。

(仇小乐,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六届民建湖北省委主委、湖北省中华职教社主任。)
2014-09-16 23:02:4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5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政协十堰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2013-03-14

提 案
案由: 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
委员姓名: 陈建伟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联名提案人:
委员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罗春竹
提案内容:
南水北调是继三峡水利枢纽建设之后,我国水利史上又一旷世伟业,尤其是中线工程举世瞩目,倍受关注。该工程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郑州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团城湖。输水干渠全长1277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年调水规模近期95亿立方米,后期2030年达130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内河航运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为确保中线工程调水安全和汉江中下游流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引江补汉”。
一、主要规划方案
(一)大宁河调水方案
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清华大学谷兆祺教授组织科研团队经过数十年潜心勘察和科学比选,提出了引江补汉从根本上保障南水北调中线调水量的“大宁河二级提水设想”,即从重庆大宁河提取三峡库水到剪刀峡水库(扬程185米),引流至汉江最大支流堵河龙背湾水库(在建),注入丹江口水库,设计引江流量250立方米/秒,年调水量55-100亿立方米,工程静态投资400亿元。该方案得到中国投资咨询委员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王心丰教授以及长江科学院资深专家黄伯明、刘崇熙和国家水利专家委员会施熙灿、马吉明、陈立德等专家的极力推荐。2007年8月12日,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副董事长、原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在京主持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工程可行性研讨会,会议认为,大宁河补水注入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连动效益明显,社会意义重大,政治影响深远。目前大宁河调水方案已上报至国家水利部。
(二)神农溪调水方案
近年来,湖北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对引江补汉工程方案进行论证比选,提出了神农溪(沿渡河)补水方案。该方案设计从巴东县沿渡河取三峡水,建2-3级泵站,配套开挖40千米引水隧洞,自流进入堵河龙背湾水库后注入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引水流量200立方米/秒,年调水量约55-63亿立方米。该方案出水高程530米左右,从取水口至丹江口库区沿线,均在湖北省境内,无需跨省衔接,同时避开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向堵河调水直线距离相对较短,技术实施难度相对较小。
经初步测算,神农溪(沿渡河)调水方案如按三级规划实施,工程项目投资约160亿元,其中补水工程投资约101亿元,堵河流域梯级电站增容扩机投资约59亿元。神农溪(沿渡河)补水方案以施工技术简单、生态环境许可、经济效益明显、无过多移民任务等比较优势深得有关方面专家推荐。目前,由长江委设计院编制的引江补汉工程规划任务书已由上报水利部,规划任务把神农溪引水方案作为引江补汉的主要方案之一,与大宁河引水方案一起开展同等深度的规划工作,省水利厅已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项目建议书。
二、引江补汉工程的重大影响
堵河是汉江最大支流,也是引江补汉工程最优势、最便捷、最经济的黄金通道。无论采用大宁河调水方案,还是采取神农溪调水方案,堵河都是调水的必经之地。该工程项目实施,将对竹山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引江补汉工程是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后期和远期后续水源的可靠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京津华北平原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问题,兼顾生态和农业,主要供水涉及京津冀3个省及直辖市、6个省辖市、115个县城。根据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中线工程受水区主要城市2010年缺水78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128亿立方米。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调水量规划,丹江口水库近期年均有效供水量为95亿立方米,远期将达130-145亿立方米。专家指出,调水后,使汉江中下游平均水量减少20%-30%,对丹江口库区以及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航运、灌溉、供水、电力、水产养殖以及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近期调水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低要求,必须从远期考虑补充汉江水量不足的问题。而引江补汉工程,直接从三峡库区年调55-100亿立方米水量,仅占三峡水库总体水量4500亿立方米的1/50,对三峡水力发电及经济生态基本没有影响,是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后期和远期调水任务的可靠保证。
(二)引江补汉工程是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质安全的战略需要。堵河沿线无工业污染,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少,是一条“绿色生态长廊”。根据水利部有关专家测算,如果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130亿立方米,调水量约占丹江口坝址断面来水量的43%,占汉江流域径流量的25%,超过国际上公认的河道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合理上限40%的标准,势必引起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流速减缓,水体稀释自净能力降低,水体自身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降低,产生“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增加,控制污染的投资和难度将增大,同时对保持汉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也将产生不利影响。而引江补汉工程,通过长江、汉江联合调水,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既能保障华北平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又能改善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并且多种水源、组合水源、不加规模水源联合供水,组成强大丰富的水源网络,加上堵河五大梯级电站级级“过滤”,对于保障水质安全是最为经济、最为环保的现实选择。
(三)引江补汉工程是水源区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现实选择。引水工程将牵涉到重庆的巫溪、巫山或湖北省巴东、房县、竹山县,这些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调水后,按中线工程测算的水价为0.27~1.27元/立方米,年可为水源区群众带来100亿元以上现金收入,不仅可平衡区域间发展不均等,也在用水户可承受的范围内,又刺激了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建设期间通过提高水价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基金,有利于水权的合理分配。
(四)引江补汉工程将有效提升堵河梯级电能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调水补水和堵河梯级开发规划中的一系列工程的调蓄补偿,按年调水量55-100亿立方米计算,将显著提升堵河流域在建已建的潘口、小漩、龙背湾、松树岭、黄龙滩五级水电站的发电效益,五级电站将直接增加水电装机容量130万千瓦,其中龙背湾电站增加装机约52万千瓦、松树岭电站约增加装机10万千瓦、潘口电站增加装机约25万千瓦、小漩电站增加装机约10万千瓦、黄龙滩电站增加装机约34万千瓦,年新增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新增电力收入20亿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相当再造一条堵河和汉江,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崛起。
三、建议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积极争取省政府成立湖北省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省政府办公厅、发改委、南水北调办、水利厅、财政厅、国土厅、建设厅、环保厅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方案,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使其上升到国家层面开展前期工作;协调解决前期工作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或省南水北调办。全面负责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的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积极主动配合做好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并努力争取国家对口部门的支持。
(二)不等不靠,深化论证。2002年国务院审批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提出:引江补汉工程可在中线一期工程运行后,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需求的增加情况,确定从长江补水的时间和规模,具体方案尚需通过一定的前期工作科学论证后确定。随着2014年通水目标的临近,各种补水方案都在深化论证,而湖北神农溪补水方案提出较晚,更需要加快加大论证力度,尤其要从调水水量、水质、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输水线路及距离、提水扬程、与调水河流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结合的程度、规划梯级及其调节性能、开发条件、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条件、建设征地及移民等诸多方面进行方案比选,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积极争取,加快决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得到水利部及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无论是大宁河调水方案,还是神农溪调水方案,都是将引汉和引江相结合,调水与水资源开发相结合,调水与电网调枯调峰优化电网结构相结合,组成多水源调水网络,实现安全供水,南北双赢之目的。项目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由于方案的采用涉及重大决策,建议充分考虑调水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积极争取国家水利部,会同湖北省、重庆市综合比选,在审慎研究的前提下加快决策,以利下一步前期工作的开展。
(四)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建议每年从市级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并由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为前期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