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中国联通携双4G战略杀入战局 资源直达末梢
11月8日 16:54【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4%】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5%。其中,出口11.7万亿元,增长4.4%;进口10万亿元,增长0.3%;贸易顺差1.7万亿元,扩大36.6%。http://url.cn/eyqS8j 更多 ] 张玉洁2014-11-08 01:20 □ 本报记者 张玉洁
面对中国移动在4G领域的先发优势,中国联通已开始调整战略。
11月5日,中国联通在“中国联通双4G领先计划产业链高端峰会”上正式发布4G战略并提出“双4G领先计划”。除继续加码移动宽带网络建设外,还表示将拿出50亿元重点补贴双4G终端,计划在2015年双4G终端销量达到1亿台,同时还将创新渠道与产业链进行合作。这表明,相较于年初3G/4G统一政策,中国联通4G战略和终端布局已发生明显变化。
4G发展超预期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熊昱在会上表示,随着4G牌照发放,国内手机市场正发生重大变化。今年前9个月国内2G手机持续萎缩,3G手机持续下滑,4G手机快速上升。而4G初期市场启动超出业内预期,今年9月4G终端销售较年初增长20倍,预计年内4G手机销售占比份额将达25%,与2009年3G首推时期年3%的占比出现明显提升。同时,调查数据显示,98%的国内用户希望购买下一部手机要支持4G。在终端售价方面,9月数据显示,国内4G手机销售均价比3G手机高出600元。
近期数据显示,具备牌照优势的中国移动在4G领域优势明显。截至9月,中国移到4G用户数达到4100万,其中7月、8月和9月分别净增650万,910万和1140万,显示出强劲的4G迁移势头。对比现有4G用户数量与前述数据发现,中国移动在4G新增用户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分析人士指出,由于FDD(全双工)牌照下发尚未明确,联通和电信在4G时代已落后于竞争对手。来自市场、用户等多方的压力,或是联通此次开启全新4G战略的主要原因。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中国联通将全面实施以4G为统领的移动宽带领先战略,同时,坚持基于集中运营的双4G领先市场策略,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全国集中统一运营。
从具体内容来看,加速TDD/FDD(双网)混合组网建设;推出双4G终端和进行渠道创新是中国联通4G战略的主要发展方向。
资源直达末梢
4G时代商业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在国资委“三年连续大幅降低终端补贴”要求下,运营商在3G时代普遍采用的终端补贴和渠道佣金模式将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改变补贴方式和进行渠道创新将成为运营商的新方向。
补贴方面,按照国资委要求,运营商对终端销售的现金直补下降是大势所趋。中国联通将根据渠道选择不同的补贴方式。其中,终端补贴将长期存在并主要用于联通自有渠道和核心战略渠道;合约惠机即话费和流量补贴将成为社会渠道合约发展的主流产品。据了解,联通将对全部双4G终端提供15亿元话费补贴(100亿通话分钟)、20亿元流量费(2000万GB国内流量)。分析人士指出,提高话费和流量补贴将有助于保证ARPU(每位用户平均收入)和用户不离网,减少运营商补贴流失。
渠道创新方面,削减中间环节、使资源直达末梢成为主要方向。中国联通此次提出产业链“1+1”合作模式,并与多家产业链合作伙伴签署了“1+1”合作备忘录。其中,第一个“1”是统一政策、分级合作,第二个“1”是唯一政策、一点合作。此次中国联通与酷派集团签署关于空中入网方面的“1+1”合作、与荣耀签署关于沃易购方面的“1+1”合作、与苏宁云商签署关于视频沃卡方面的“1+1”合作等等。其中,中国联通将与中兴、华为荣耀、酷派、联想、vivo、OPPO等多家厂商成立“双4G终端百万俱乐部”,在重点机型方面实现10款产品销量超过100万台的销售目标。
运营商B2B网站成为另一个渠道创新的方向。在此次大会上,中国联通与产业链各方代表启动了“沃易购”平台全国上线暨双4G终端首销仪式。据联通内部人士介绍,“沃易购”平台是主要面向终端合作伙伴的B2B电商平台。在此平台上,末端代理商伙伴与终端供应伙伴可以直接交易,消除中间环节,将利润最大程度让利给末端销售伙伴,实现终端在产业链上自由、高效的流动。截至目前,平台已有超过20万的渠道客户注册,累计销售额已突破30亿元。联通相关人士表示,“沃易购”将成为联通未来终端销售的主要渠道,计划在2015年注册零售门店60万个,终端交易8000万部,占比联通4G终端销售80%,交易金额达800亿元。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