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随便股民 |
发帖数:12604 |
回帖数:3292 |
可用积分数:1288022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5-08-18 |
|
主题:疯狂债市上演击鼓传花
8月28日,“06张江债”(120606.SH)以113.89元收盘,较前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涨幅超过24.23%。全天成交145万元。但到了8月29日,则是全天无成交。8月31日,“06张江债”大跌19.13%,报92.10元,列跌幅首位。
“应该不是机构投资者所为。”某券商交易员对记者表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不会接盘。可能是一些短线资金所为,例如一些从股市转来的私募资金。”数据显示,该券剩余期限4.7年,税后收益率仅有0.41%,完全没有投资价值。
疯狂的炒作风潮开始蔓延。最新的主力是私募资金,还有部分基金和券商等机构的短期投资资金。
某参与申购“08泰达债”(112003.SZ)的私募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他刚入债市小试牛刀,出30万元面值申购到泰达债,之后在101.9元的价位抛出。“炒作资金很猛,估计还能涨,不过还是先锁定利润。”
据记者了解,9月5日开始接受认购的万科,也已有不少机构资金和散户屯兵。一位券商债券交易员对记者表示,这两天很多资金在抛债准备打万科。他所知的一位新客户,就把手中的“08北辰债(122013)”悉数抛出,准备买万科债,资金大约在300万元左右。
而大批券商和基金的资金也在准备中。据他所知,深圳某基金就预备了近千万元资金买万科债。“基金打新债的很多是债基,但也有一部分是股票型基金,调整了债券投资比例。”
据悉,中国人寿也在计划投资无担保高收益企业债。这意味着规模巨大的保险资金有可能进入此领域。
从债市的走势来看,近期十分强劲,上证企业债指数最高探至119.61点。“以往有新债发行时债市往往会调整,这说明资金越来越多涌入债市。”上述交易员称。
“债市疯了。”张以南一边和债友们聊天,一边感叹。就在不到1月之前,记者采访刚进入债市不久的张,他还是一副兴奋的模样,但现在看着疯狂的债市,张一边摇头一边说:“搞不好又是一个A股”。
短短1个月,张又多了很多债友,而且资金实力越来越雄厚。“上周还有一个手里有200万元的老兄要入市。”
虽然在类似“08新湖债” (122009)等高收益的公司债发行中,中小散户占据了六成以上的比例,但在二级市场的不断炒作中,开始出现大资金的身影。“在有些交易日,可以看到几万单的挂单,这些不是中小散户的资金实力能支撑的。”张表示。
而某债券承销商对记者表示,银行,保险机构目前还没有大举投资这些无担保的高收益公司,但是基金,券商资金已经先行进入。“尤其是打新债的时候,这月以来,基金和券商资金多了很多。”而7月新湖债发行时,基本上都是散户在申购。
逐利的资金催生了疯狂的债市,套利手法也开始层出不穷。
以张为代表的散户,最多的手法就是打新债,然后频繁的换手,赚取差价。张的一位债友从“新湖”转到“北辰”,然后再转到“中联”,换手频率之频繁,但在上月单边上涨的债市中,他也赚到了。
而对于以券商和基金为代表的短线投资资金来说,除了频繁倒手,则另有渠道。
上述承销商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上市的间隙,大约有半月时间,就有颇多机构资金就开始询价进行场下交易。“目前的市况下,高收益债普遍可以溢价出售,例如100元面值的债券,在场下交易时可以卖101元。”在一券难求的市况下,即使机构资金没有打到新债,但也可以在场下交易中拿到债券,然后再在二级市场上抛售。“在这种市况下,基本是稳赚的。”
不过面对散户炒作热潮,市场人士则颇为忧虑。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何秀红对记者表示,目前高收益债的热潮已经过火,有些债已经被高估,高收益债的收益已经不足以抵补风险。
恒泰证券债券分析师汪夏如表示,在债券投资中,债券价格是否合理可以看两个指标,一个是理论价值,就是100块面值,加上发行至今所累计天数的利息;另外就是看同期发行同类债券,两者之间的利差有多少。综合评估这两个指标之后,就是债券较为合理的价值。
目前被热炒的多只高息公司债都是无担保债,不少集中在房地产行业。而即将发行的万科债,有可能成为无担保债券收益率新标杆。万科A(000002.SZ)将发行不超过59亿元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有担保品种票面利率询价区间为5.50%~6.00%,无担保品种票面利率询价区间为7.00%~7.50%。而万科的评级为目前房地产类公司的最高评级。
“按照目前房地产企业债的发行,目前新湖的利率9%还是最高的,但其价格106元上升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汪表示。
而一位国有银行债券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在资金不确定的情况下,很难预估债券价格到底能走到什么地步。“现在的情况是资金太多,大家都在建仓,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了。上月大家还说不看好长债,但现在长债的收益率也在下行,大家拿到钱连长债也在买了。”
债券分析师们也相信,利好债券的因素依然存在,CPI将回落,股市仍然会低迷,债市依然有走强的理由。
中银国际研究报告预计下半年公司债发行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债市将有更多的投资选择。扩容的债市是否会像扩容的股市一样一泻千里,这是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