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汇之巅 |
发帖数:1779 |
回帖数:212 |
可用积分数:729667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14-04-23 |
|
主题:强麦期货出现秋季攻势潜力不大
伴随着周边粮油品种的大幅下跌,7月中旬以后,强麦期货走出了振荡下跌行情,在8月底初步企稳,并有所反弹。小麦(资讯,行情)现货市场则因各种收购主体收购目标大致完成,收购进度放慢,抢购情绪缓解,现货价格稳中小幅回落。随着天气转凉,时令进入秋季,小麦消费传统旺季逐渐来临,后收购期的小麦现货市场因大量粮源被政府按最低价收购,农民售粮活动日趋减少而出现了相对的断供期,从而导致2006、2007年10月份的小麦现货价格短时间大幅度上扬,成为市场津津乐道的小麦期现货市场的“秋季攻势”。今年是开展最低价小麦收购的第三年,市场总体情况和前两年大致相似,今年小麦市场的“秋季攻势”是否能重现呢?这要具体分析往年小麦秋季攻势产生的原因在今年是不是还存在,以及今年又有哪些新的市场变化。
2006和2007年10月份小麦期现货价格上涨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后收购期小麦货源减少。2006年是政府实施最低价小麦收购的第一年,为保障农民种粮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在2006年开始实施小麦最低价收购,以远高于当时市场价的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这吸引了农民积极向中储粮收储点出售小麦,甚至交售了过头粮。政府当年收购了4200万吨小麦,农民小麦库存急剧下降,在收购后期,农民已经没有多少余粮供应市场,而一直观望的面粉加工企业也没有维持较大库存。2007年,政府按照2006年的价格水平进行小麦最低价收购,鉴于上年的先低后高的小麦价格走势,农民产生了严重的惜售心理,更多的小麦被农民存贮待涨。当年政府仅仅收购了2900万吨小麦,但面粉加工企业限于资金、仓储等条件,加之收购后期高走的小麦价格,也没有保持较大库存。与此同时,最低价小麦竞价销售工作没有及时大量开展,这就导致了在9月、10月份后,小麦现货市场货源出现暂时的供给不足。
二是小麦需求短时间内增加。在每年的9月、10月份,气温逐渐转凉,节日也逐渐增多,学生开学、农民工返城等使短期面粉消费量增加,面粉加工企业为消费旺季来临集中备货,导致短期需求剧增,而前期自己收购的小麦库存也基本消耗完毕,这使得面粉加工企业不得不追高抢购小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9月、10月份,面粉厂不惜成本地抢购小麦,同当时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也有很大关系。当时,政府还未对面粉出口实行取消出口退税、征收出口税甚至配额管理办法。国际粮价暴涨,使得面粉出口利润非常丰厚,许多厂家为获取出口利润,增加了小麦市场的抢购。据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10月份我国出口面粉86978吨,较上月增长32.5%。
三是秋粮价格反季节上涨,带动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扬。由于同为传统口粮以及现在在饲料用途上的替代性,小麦和玉米(资讯,行情)价格有极强的相关性和相对稳定的比价关系,2006、2007年由于出口商、深加工业、贸易商的抢购,玉米价格出现了反季节上涨,而大豆(资讯,行情)、豆油(资讯,行情)以及其他植物油期现货价格更是由于美国减产、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原因出现了反季节大幅度上涨,玉米、大豆以及植物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带动了小麦期现货价格在2006、2007年第三季度出现大幅度上涨。
除了以上阶段性原因之外,持续性带动小麦价格上涨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不断提高小麦最低价水平。今年在麦收前两次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混麦、红麦和白小麦分别提高0.03元/斤和0.05元/斤。二是农民小麦种植成本增加,造成农民一定程度的惜售心理。三是不断上涨的周边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甚至不断上涨的CPI指数,都造成了我国小麦价格自2006年起出现底部不断抬高、高点不断刷新的持续上涨趋势。这点在小麦现货和强麦期货价格趋势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