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3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90008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9-09 |
|
主题:振华重工:乘风“一带一路”
“振华重工(600320)今年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并借助大股东中交建设大平台,把自身的业务量趁势做大。”中国交建(601800)副总裁兼振华重工董事长宋海良在近日召开的公司2014年度股东大会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如是表示。
靠码头装卸设备起家的振华重工自创建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港口机械的龙头老大,产品销往全世界约88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英国著名的world cargo news统计,2014年振华重工ZPM品牌岸桥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72%,标志着公司在港口机械市场连续17年占据世界第一。近几年来,该公司在确保港机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进军海洋工程装备、大型钢结构等新产品市场,拿下了不少海外订单;与此同时,近两年来它也加大了产品售后服务为主的后市场业务拓展,为今后走出去深耕国际市场进一步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振华重工是中国大陆为数不多的凭借着自主品牌,在海内外大型装备产品市场充分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的国际化企业之一。因此,参加股东大会并纷纷提问的中小股东所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振华重工如何走得更好?
对此,宋海良指出,推行“一带一路”是我们国家致力于长远发展的新战略,这对于振华重工与大股东中国交建同样是很实在利好,为此,我们与大股东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战略规划小组,积极研究如何主动出击,争取系统地成套化地对接好这样的战略目标,要把我们的拳头产品,譬如自动化码头、海工系列装备、大型钢构和电气配套产品等,捆绑起来打包后借势推出去,获得更大的增量。“我们要从自身的角度做好‘一带一路’这票大文章,争取吧这件事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宋海良强调道。
在解答售后服务如何增加效益问题时,振华重工新任总裁黄庆丰声称,公司售后服务原先是较为单一的维修保养业务,近些年来我们转变经营思路,提升到后市场一体化服务的高度,把它做成了一个开始逐步盈利的业务板块。据了解,目前振华重工一体化服务市场布局基本完成,已分别在德国、荷兰、斯里兰卡、南非、印度和澳洲等地建立了子公司或办事处,并在国内天津、浙江、山东和福建等地建立了办事处,初步进行后市场业务布局。据黄庆丰介绍,去年高盛后市场业务营业额为4亿元,利润即达5000万元。
振华重工2014年度面对在外部环境增长乏力、竞争更加激烈、内部四条主线全面展开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当年新签合同额51亿美元的同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69亿元、净利润1.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5%和42.59%。尤其是综合毛利率提高至13.43%,同比提高76%。黄庆丰在阐述2015年企业经营工作重点时表示,继续围绕改革创新主线,聚焦组织建设和结构调整。 其中包括围绕六大子集团规划,继续推进公司制、股份制、事业部、项目制的“四制”改革等,还要加强结构调整,通过业务的培育与扩展,用2到3年时间将港机业务调整到总量的40%左右、海工提高到30%左右、其他业务总体占30%左右,提高公司整体业务抗风险能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