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大牛股 |
| 发帖数:112686 |
| 回帖数:21880 |
| 可用积分数:99901660 |
| 注册日期:2008-02-23 |
| 最后登陆:2025-11-07 |
|
主题:长安汽车7月为机构重点调研个股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7月29日讯,大智慧通讯社整理,根据深交所机构调研数据,近一个月以来,深市汽车股共获得20家机构调研,其中,长安汽车(000625.SZ)为机构重点关注个股,目前获得了包括浙商证券、兴业基金、前海人寿、高瓴资本、上海龙全投资、汇丰银行、法国巴黎资本、中信建投等8家机构调研。机构重点关注包括:国企改革,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战略、智能化汽车战略等方面。
国企改革:推动下属公司市场化改革及混改
长安汽车表示,目前公司密切关注国企改革的动向,正积极推动下属公司市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自主品牌:募资30亿元投入乘用车新工厂建设,化解产能不足
长安汽车向机构投资者介绍了公司自主品牌方面的具体情况:
经营现状:2015年6月,长安汽车销售21.55万辆,同比增长0.09%;上半年累计销售146.57 万辆,同比增长11.02%。其中,自主品牌6月销售汽车11.42万辆,同比增长10.18%,上半年累计销售84.04万辆,同比增长15.14%,表现优于行业。
研发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左右投入到自主创新领域。2014年,公司发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20.1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0%,占比较前年有所下降,绝对金额较前年有所增加,预计今年绝对金额仍会有所增加。据悉,长安汽车自主研发实力连续3届6年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新品规划:乘用车方面,预计明年会有全新的SUV车型发布。商用车方面,在之前重庆车展上正式发布的欧尚将于年底上市,未来三年也将会有5-6款全新产品投放市场。
产能布局:公司现有乘用车生产能力特别是重庆基地的产能从2015年开始将出现缺口,法满足市场需求,迫切需要进行乘用车产品扩能建设。公司已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30亿元人民币投入乘用车新工厂建设项目,完成后,公司的乘用车整车生产规模将有所扩大,产品结构将更加丰富和优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以下为公司现有的产能布局:
乘用车
轿车 SUV
重庆基地
设计产能为28万辆,主要生产致尚XT、CS35、逸动、悦翔V7等产品。
北京基地
设计产能为10万辆,在产车型主要有睿骋和CS75。考虑到CS75上市后的市场需求,目前正在做技术改造,完成后可达20万辆的年化产能。
合肥基地
2014年4月收购,已正式投产,可达15万辆的产能,主要生产奔奔mini和CX20。
商用车
微型客货车、轻型车、小型客车
重庆基地
行业20%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排名第二位。设计产能为86.5万辆。
河北基地
南京基地
**新能源汽车战略:10年内推出34款产品**
公司对机构表示,未来10年,长安汽车将加大投入,从研发、技术、供应、运营4个层面给予强力保障,以重庆、北京研发基地为中心,统筹美国和英国研发中心,聚集全球优势资源,打造新能源产品。
公司将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同步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两大技术平台,打造“动力强劲、节能环保、科技时尚”的经典产品,力争通过十年,推出34款产品,累积销量达到200万辆,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智能化汽车战略:分4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
据了解,长安汽车公司已制定面向2025的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规划,即“654”战略。内涵是要搭建6大平台,掌握5大核心应用技术,分4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
长安汽车将整合全球资源,形成“三国三地、各有侧重”的全球智能化汽车研发体系,计划加快资源投入。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加强与世界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合作;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加强与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开展三级智能驾驶技术& V2X技术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加入美国MTC(The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Center)组织,跟踪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最新国际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参加标准研讨和制定,利用MTC组织的智能网联试验资源,开展长安智能化汽车的测试和示范运行工作。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