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小女子 |
发帖数:13443 |
回帖数:1878 |
可用积分数:5913365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24-11-07 |
|
主题:万科未来一年要解决255亿资金缺口
国内某投资杂志用“短期风险头寸”的概念来解释万科可能遇到的资金问题:根据万科2008年中报数据,万科的短期风险头寸为-23%,这意味着万科在2008年7月-2009年7月间,有相当于资产价值23%的资金缺口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短期风险头寸公式:短期风险头寸=存量资产周转率-净流动负债率=销售年收入/年总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年末总资产]
据此,万科2008中期报表中显示的资产总额达1111.01亿元人民币,按相当于资产价值23%的资金缺口需要融资解决来计算,这就意味着万科在未来一年内需要解决的资金缺口可能高达255亿。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中报公布的总资产中已经包含了万科此前一直向外界强调的150亿的现金。也即是说,在2008年7月-2009年6月期间,如果万科不进行贷款并运用其他融资手段的话,就必须实现利润255亿元方能满足其对现金的需求。而万科在2007年的利润总额仅为76.41亿元,净利润则为48.44亿元。
即便是按2007年房地产高峰时期万科公布的利润增长122.50%来计算,万科在2008年可能的利润总额也仅为93.6亿元,而可能的净利润还不到60亿元。
如果万科在2008年可能的利润总额就是为93.6亿元,那万科2008年也需要不计税项通过融资到超过160亿元的现金方能满足企业一年的运作需要。也许万科公司债的发行和市场的降价促销只是一个开始。虽然此前郁亮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万科未来一年到期债务为147亿元,而万科持有现金量已达212亿元,即万科有着足够的现金流量。
但郁亮所言的212亿现金已包含了计算在中期报告之内的150亿。实际上万科中期报告后所新增的现金仅为62亿元(含公司债)。如果以万科在2008年7月-2009年6月间可能实现的利润总额为93.6亿元计算的话,加上万科在中期报告后新增的现金62亿元,那么万科依然有100亿元左右的资金缺口。
公司债
万科一方面是强调拥有足够的现金流,而另一方面则是不断的融资及通过市场降价促销回款,万科似乎自身也无法解释这样所谓的“安全”。鉴于万科的风险头寸为负值,因而万科解决资金缺口的方式唯有不断进行多渠道融资及加快资金周转方能实现对现实资金的需求。
事实上万科此次发行公司债将有效的改善万科负债结构,同样作为债权融资,万科的实际负债率并未如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通过发行公司债之后将下降。
万科的解释是:万科的短期偿债能力增强,而实际负债率将有所上升。万科9月18日公布的《公开发行公司债上市公告书》显示,发行公司债后,万科的负债率将由2007年年末的66.11%上升至67.54%,长期占款的负债比上升6.72个百分点,至33.02%。
万科将用发行公司债其中的15亿元偿还将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万科强调此次公司债将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利息)。万科发行公司债有担保品种的票面利率为5.50%,无担保品种的票面利率为7.00%,均为五年期固定利率,并采用每年付息、到期还本的方式:即万科每年支付公司债利息,五年到期之后一次性偿清59亿本金。但万科并未在公告书中说明剩余44亿元的资金用途。
而央行最新贷款利率调整的数据显示,五年期贷款利率为7.74%。万科确实在融资成本上有优势,但无论如何,万科每年要为此项公司债支付至少3.5亿元的利息。
同样,万科与其他房地产公司能够通过公司债发行的核准,似乎依然有困惑之处。一方面,公司债适合于那些流动性好,负债率低,但同时资金需求量大的行业。其首要原则就是发行公司债的公司必须具有好的现金流,例如航空、交通运输等行业。
有分析人士就认为,房地产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是流动性差,现金流量少,尤其在今天的市场条件下,万科等房地产公司的公司债能够得以发行实在是出人意料。
但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巴曙松博客|巴曙松新闻)在回答观点地产网就万科发行公司债的风险,及能否解决其可能面临的资金压力等相关问题时认为:房地产行业本身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作为几乎唯一的融资渠道,无疑会严重限制房地产行业的整合重组。
因而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万科等房地产公司获准发行公司债的价值就在于市场化融资工具的拓展。
“我希望,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的拓展可以从公司债的发行起步,未来会有更多适应企业金融需求的更多的融资渠道选择。”巴曙松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