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海外抄底的代价
2008-10-20 19:56:2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14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7429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3
主题:中国平安海外抄底的代价

 高盛分析师预计,截至9月26日,平安对富通的投资已经累计损失了人民币175亿元。

  10月5日晚间,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政府联手制定计划,分别收购富通在本国境内银行子公司49%的股份;作为交换条件,三国政府将联合向富通金注资112亿欧元。

  信贷危机以来,富通一直在苦苦挣扎。三国政府之举让投资者此前的担忧成为现实。富通股票10月2日跌势惨重,3日再度下挫20%。

  富通集团是比利时最大的保险商,也是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市场最大的信用卡发行商。一直以来,市场质疑富通的偿债能力,因为富通收购了荷兰银行控股公司资产,投资者一直担忧此交易会削弱其资本基础,富通还冲减了大量的次债相关资产。

  这些担忧在平安的股价上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平安股在3日下挫9.7%,6日平安H股暴跌10.5%,A股因国庆休市未交易。

  平安与富通的渊源始自于去年11月,平安斥巨资21.5亿欧元购入富通资产管理业务半数股权即集团4.2%的股权,今年3月又进一步增持至4.9%,成为富通最大股东,也成为首批在欧美进行重大股权投资的亚洲上市金融服务公司之一。

  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曾经表示,将借此机会快速建立全球资产管理及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业务平台。现在看来,平安却不幸成了直接受到信贷危机猛烈冲击的第一个遭殃者。

  我们看到自2007年10月以来,平安股A股价已累计下跌逾70%,高盛分析师估算,截至9月26日,平安对富通的投资已经累计损失了人民币175亿元。虽然这与中国股市整体走低不无关联,但在富通的投资的确也难辞其咎。

  国庆过后,平安决定在第3季度财报中进行约人民币157亿元的减值准备会计处理,事实上抵消了平安前3季的利润。

  据分析,由于对富通的股权投资被计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这部分亏损只体现为资产净值的减少,不过如果平安进行的审计工作认定这部分资产发生永久性资产减值损失,则亏损将体现到下一次财报的损益表中。

  据高盛估计,即便全部冲销掉富通股权,平安剩余的资本金仍有46亿美元左右。看来,富通对平安的威胁不会是致命的,不过这也意味着其本土扩张的资金支持将减少。

  据悉,目前平安已经搁置了增持富通股权至7%的计划,未来更有可能放弃目前手头的持股以避免进一步的亏损。

  尽管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强调损失计提是一次性的,对利润的影响只在当期体现,希望投资者相信三国政府对富通的救助计划是目前情况下最好的结果。同时,平安表示将充分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检视海外投资的策略、程序和风险管控措施。并计划向其寿险分公司注入200亿人民币的新资金,以确保其达到偿付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但是,此试图安抚投资者之举,能够给投资者多少信心呢?据悉,富通也曾考虑过以大甩卖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荷兰国际集团或是法国巴黎银行,这意味着平安的股份几乎损失殆尽。

  平安发言人盛瑞生对三国政府针对富通的救助计划表示欢迎,他说,将提振富通的流动性、增强其偿付能力,相信这有助于稳定富通股价。

  瑞信的研究报告则从经营角度分析认为,鉴于对富通的投资结果,从中短期来看,平安在并购方面可能不会得到投资者的支持。考虑到利润率和资产质量压力,平安还是应专注于主业,以此来恢复投资者对其业务模式和管理团队的信心。

  平安持股富通是中国保险公司首次进行离岸投资,其灾难性的结果,让监管机构对金融企业海外并购行为变得更加谨慎,一度否决了若干大型海外收购。本刊特约理财师提醒投资者,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选择股票要熟悉其经营行为,去年中国金融公司和政府机构一系列的海外巨额投资到目前为止大都回报惨淡。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